? ? ? 晚上猝不及防接到了通知,單位接手了隔離點的工作,本想著可以逃離平日里煩人的一堆工作,沒想到與我想的有很大的差別。
3月20日:
? ? ? ?到達隔離酒店的第一晚,清點并收拾物資,接入了五名入境人員,接到通知比較急,沒有任何時間準備,也沒有大概的流程,也都是第一次開始這項工作,硬著頭皮就開始干活了。入住完畢,物資收整完畢后已經是半夜三點半,躺下休息了一小會,六點多就起來繼續進入了工作狀態。
ps: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收集信息,報表,作為中控臺,及時提供所需信息讓大家更有效率的進行工作。(我個人認為這項工作還是很重要的。)
3月21日:
? ? ? ?要給入住人員準備溫度計、消毒片、噴壺、垃圾袋、手套,送到門口。送早中晚三餐。下午到晚上開始收住一波留觀人員,之后整理物資到深夜。因為我們只有四個人,收住留觀人員需要有一人去和大巴司機對接,一個人幫忙運送行李,一個引導,一個登記。(運送行李和引導真的很費力氣和時間,所以我也在幫忙引導和運送行李。)我的報表都是在22:00以后進行,前一段時間真的是沒有辦法及時報表,因為實在是忙不過來。
ps:在房間沒有住滿的時候,航班也大多都是半夜到達的,我們并不知道會不會半夜或者凌晨就會接到任務,所以我們幾乎都是備戰狀態,時刻緊繃神經,隨時準備。
3月21日半夜-3月22日——最黑暗的日子:
? ? ? ?陸陸續續開始在酒店里進駐入境人員,只來了四個人,人完全不夠還需要協商很多問題,辦公區里已經沒有人在留守,開始集中進行入住人員的登記、引導,由于酒店內部結構問題,只能幫助他們搬運箱子,(有些態度并不友好,拿我們當成小工使喚),有的人對于分開一人一間房居住并不理解和滿意,我們還要進行勸導和解說,(這里我很想吐槽一句:集中隔離就是為了讓大家有條件分開居住,每個人在一個屋子里不會交叉感染,這里也提供餐食,房間設施也都全,有什么不能分開住的,你的孩子已經16歲 17歲了,就算沒有自理能力,吃飯洗臉總會吧?又不是讓你們孩子在屋里做家務。為什么就是想不明白這些事呢。)我們已經忙到不知道是幾點了,等到我再路過辦公區的時候,領導們已經在里面很久了,應該也在商討再派來幾個幫手。可能已經有六七個小時沒有脫防護裝備,也沒有覺得餓或者想上廁所,只是覺得呼吸有點困難,稍做休整之后,就繼續搬運工作。一直到深夜入住了大概有30多個人。
ps:由于酒店方面有些準備不足,可能也是因為臨時征用,收拾房間制作房卡也浪費了很多時間。大家都處于一種忙碌狀態,幸好大家都住進去了。
3月23日:
? ? ? ?今天也是忙碌的一天,又接收了一批入住人員。剛剛忙碌完,轉眼已經到了下午五點多,到現在為止已經住滿員了。匆匆吃過晚飯,我準備整理報表資料了,剛整理了幾個,就收到了六個密接人員轉移的任務,還有申請居家隔離的三個人也要一起送出隔離點。一時間這么多任務,大家不免有些慌亂,整理了一下思緒,首先打電話通知密接的人員,向他們詢問航班信息一些資料,然后告訴他們不要緊張不要擔心,現在要去另一個隔離點進行觀察,大家都很配合,收集完資料之后,我便開始填寫轉運單,負責人向上級匯報聯系120進行轉運。120車數量也緊缺,有的需要等待送完上一個人再送下一個人,耗費時間很長。這期間就讓其他密接人員收拾行李,一個人上樓引導他們下樓幫助他們搬運行李,一個人引導120到指定的位置停車,我作為中控室在其中調節,到了快十二點才把密接人員轉運完畢。期間街道辦事處的人員來接居家隔離的三個人,我們工作人員與街道對接完畢,居家隔離人員也順利回家。
ps:由于密接人員剛送走,其他新入住人員還沒有體溫計消毒設備這些用具,我們連夜分好東西,放到了他們的門口,以便大家及時測量及時消毒,在群里報體溫及癥狀。大家真的很辛苦!
3月24日:
? ? ? ?上午進行著日常工作,報表終于整理的差不多了,但是偶爾還會新增需要的信息條目,所以還需要打電話聯系核實信息。可能這期間入住人員也接到過不少需要收集信息的電話,如何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也是一件難事。下午醫生接到一個電話,有一位留觀人員發熱了,是一個14歲的男生,他們入住酒店的時候我們分析了情況,最后讓他們一家三口分開居住,讓母親和孩子住相鄰的房間,便于關注。他的母親打來電話說孩子發燒了37.6,醫生詢問了一下癥狀和情況之后,決定和護士長一起做好防護上樓進行體溫復測,復測體溫37.4度,仔細詢問了發病過程及航班信息,向醫政處上報,聯系了120轉運到五中心發熱門診進行鑒別。期間有一個可以居家隔離的人員,我們和街道進行了對接。晚間的時候,我們收到了消息發燒的男孩確診了,一時間,大家可能都有些緊張,我都有些害怕,但還是在各司其職,做著應該做的工作。護士長也再三叮囑我們要自己做好防護,日常工作也在有序進行著。深夜,疾控中心的人員來做終末消毒工作,當晚值班的人員和疾控人員介紹了情況進行了對接,做完了終末消毒工作,忙到了5點多。
ps:聽到有確診人員的時候,說不害怕都是假的,雖然做了防護、沒有上去近距離接觸,內心還是咯噔一下,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距離一線會這樣近。
3月25-26日:
? ? ? ?發病的潛伏期是3-7天,這幾天應該不會消停。果不其然,又有兩個不舒服的,都發燒了。大夫穿好防護服上樓詢問航班信息及發病過程,這次的人員一開始不同意轉運到醫院,經過勸說,最終同意了。我們在辦公區聯系120轉運。沒休息多長時間,又接到任務有密接者轉運,這次轉運10個人,大家各自分好打電話通知。我就開始填寫轉運單。說到這個通知轉運人員,我真的非常想吐槽,我們是給本人打電話告知本人,你們父母擔心我也能理解,但是你們不依不饒的逼問我們他是怎么被感染,在哪被誰傳上的,怎么成為密接者的,我們真的是不知道,我們只是在隔離點工作的人員,說白了就是個干活的,具體的信息只有上面或者說是疾控中心才會知道,你孩子本人都同意轉運了,你們在這不同意轉運干什么,我們會害你們嗎?在醫院做檢測做治療不比在隔離酒店條件更好嗎?再說了,醫院怎么可能不給你的孩子安排一個一人間的病房。為什么不動腦子想一想啊!無法理解。
ps:基層工作壓力真的很重,不能給上面找麻煩就得自行解決,有的時候政府公開透明表面上是很好,但是我們干活的人不知道具體情況,居民大眾就會反問質問我們,這真的是有利有弊,不過也不能怪大家,畢竟當下是信息時代,謠言總會有,如何能夠讓老百姓知道真正的情況讓他們信服并且消滅謠言才是值得探尋的問題。
3月27日:
? ? ? ?繼續報表,有兩個轉到發熱門診。上午一名外籍人士不太舒服,聯系了我們,自行量體溫是37.3,自述是因為昨晚工作到很晚沒有關窗戶導致的,而且之前在其他省市入境的時候做過了核酸檢測是陰性,我們大夫讓他過半小時自行復測一下體溫,測量是37.1度,大夫囑其休息一下,繼續觀察。等到快12點的時候,外籍人士發來消息說自己現在是37.6度了,大夫就換好了防護服,聯系了一個隔壁的隔離人員,讓他在自己的房間和外籍人士翻譯一下,這個人很配合很好,真的非常感激他。復測體溫還是37.6度,我們提出了120轉運到了發熱門診。下午一位老太太沒有發燒,但是有呼吸道癥狀,她的老伴已經是密接者被轉到別的觀察點了,她也覺得不舒服我們就向上級請示,120轉運到發熱門診。晚上接到了外籍人士被確診的消息。
ps:連續兩個被確診的真的讓我感受到了集中隔離的重要性,尤其是完全的單人居住隔離,這對防止疫情擴散傳播有著很大的作用。
3月28日:
? ? ? ?收集整理信息,報表。如果家里有條件個人居住,并且身體狀況或者說現實條件不適合集中隔離的,可以申請居家隔離,這位居家隔離人員有消化道疾病,集中隔離都是統一配餐,對她個人身體狀況而言不是很適合,通過申請層層審批就可以回家隔離了。下午又接到有兩個密接者轉運的消息,有的隔離人員沒有國內手機號,通過酒店內線和微信聯系到了他們,經過溝通勸導,他們同意了。
ps:隔離人員大多都是留學生,但是留學生的家長真的令人無語,我們好心相勸,轉運去其他隔離點觀察是更好的為了孩子,也可能直接就核酸檢測了,家長居然跟我們說:要不是因為國外的學校封了,宿舍不讓住了,他們才不讓孩子回來了。這個真的是我聽過的最無語的一句話。
3月29日:
? ? ? ?官方消息發布了在這里的確診人員的信息,群內的隔離人員就炸開了鍋,要求我們說更詳盡的消息,讓我們說出確診人員的房間號,還問我們為什么不給他們做核酸檢測,一連串的詢問讓我們一時無所適從。對于我們來說,我們知道的消息也僅僅就是官方發布的這些,再多的消息我們也不清楚,畢竟每個人的工作都不相同,我們在隔離點只是隔離點的工作,做檢測治療后續發展那是醫院的工作了,總不能問一個木匠相對論的由來和解釋吧?我們最多就只是知道房間號,但是房間號屬于個人隱私,我們不能提供,能做的就是告訴大家不要隨意走出房間,取餐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至于做檢測相關問題,我相信后面會有政策和措施的。
ps:大家其實都不用恐慌,每天都會有消殺人員消毒,我們也會巡視消毒,只要每個人都減少接觸,戴好口罩過完隔離的14天,就沒有問題的。
3月30日:
? ? ? ?繼續報表整理信息。偶爾我也會幫忙清運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工作人員通道的消毒,隔離區的檢查巡視,下午又接到轉運三個密接者的任務。現在的工作已經按部就班,沒有剛來的時候的一團亂麻了。我們一行10個人(后來又來了6名同事)每個人各司其職,沒有緊急的任務可以輪班稍做休整。前幾日的神經緊繃讓大家疲憊不堪,休整一下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我就繼續報表,堅守在辦公區。
ps:我個人也有疲憊,有好幾次我都趴在電腦前睡著了。但是現在換人報表,給大家提供房間號及個人的聯系電話其他信息,新的人還需要再熟悉,肯定又會亂,我也有過崩潰和害怕,每天報表都會有新的條目,或者又有新的報表,每天六點到晚上十一點我都處于一種緊繃狀態,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力、疲憊真的有點受不了,可能還是自我調節抗壓能力太差,發泄了哭過之后,我還是得咬咬牙挺過去。
3月31日:
? ? ? ?報表繼續,幫忙清運垃圾及其他事項。下午接到一個密接者轉運的任務。每個人體質不同,發病的潛伏期有長有短,所以被定為密接者的時間也有長有短。
? ? ? ?下午去巡視的時候,發現有一個房間開著門,但屋里沒有人,問了一下入住的人員,原來是一家人,他們都聚集到了一間房里,還沒有戴口罩,我們馬上進行勸導工作,但是那家人很激動,因為是一家四口,孩子很小,說那間屋子有味道住不了人,還說如果我們被感染的話,肯定一家人都被感染了以此之類的話,說那個屋子根本就住不了人,他們的情緒很激動,我馬上進行安撫,告訴他們在屋里帶上口罩,我們馬上去協調解決這件事。我們匆匆下樓跟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跟酒店進行協調,最終是:有一間員工住的,跟這一家人在同一層樓,里面的東西都不要了,我們得清理出來。我和同事馬上上樓,一進屋子里奇怪的味道撲面而來,我們戴著兩層口罩都能聞到可想而知,里面的特別臟亂,我們馬上開始收拾,把垃圾趕緊清理,廁所的地上都是頭發和一些污漬,水池很臟還有其他的污物,我真的很難想象怎么會有人把房間住成這樣,還有煙頭,我覺得這樣不行,如果把東西拿出去,簡單清理肯定不行,得做一遍衛生,于是同事下樓拿來了兩個噴壺里面都是消毒水,拿來了抹布,我們開始了清理。我們用消毒水把整間屋子都噴了一遍開始擦拭,擦拭到冰箱的時候,一打開冰箱,里面還有剩下的飯菜,都已經長毛了,我差點吐了出來,(心里一直在***)清理完畢后,我們倆跪著擦地。這樣整理完之后,同事問我要是他不來住怎么辦,我心里想的是他不住我也得用我的嘴皮子把他全勸過來住,否則我們就白費這番功夫了。我們就過去把他帶進來這件屋子看了看,很幸運,他們同意過來住了。
ps: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月1日:
? ? ? ?從今天開始有解除隔離人員了。今天解除隔離一個人。給解除隔離告知書,以及防護裝備: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引導他們出酒店就可以自行離開了。
ps:有需要換床單的隔離人員,我們會把新的床單被罩放在他們門口,他們自己換成干凈的即可。等到他們走后會統一進行消毒清洗。密接者離開酒店空出的房間和隔離人員解除隔離空出的房間,在他們離開后的第二天都會有專業消殺人員來進行終末消毒,之后酒店會提供新的被罩床單,我們醫護人員幫忙換成新的。
4月2日:
? ? ? ?凌晨解除隔離一個人,同時也收到新的消息由第三方給做檢測,(這項工作真的滯后性太嚴重,而且不適用于在發文日期之前已經開始隔離的人員,無力吐槽,但工作還是要做。)晚上報表又追加了內容,真累。群內又開始炸鍋,之前問我們為什么不做檢測,在群里說了很多,現在做檢測了又有不滿意的,要求我們公開文件,(現實就是有些文件不能公開,我們也只是收到了上級的通知干活。)給你們做檢測這不是一件好事嗎?為什么會不想做呢,如果真的是無癥狀感染者就要去外面禍害別人嗎?那些被判定為密接者的人以前也在群里吐槽,現在也一句話不說了,真是事情沒有到自己的頭上,就是什么都敢說。
ps:吐槽:公開透明就真的是好的嗎?給了公眾一種公開透明的形象,但是不能讓文件公開,基層干活的人如何解釋,兩頭都不是人,只是一味的追求透明強制收集信息不會讓別人反感嗎?讓我們必須做好,我們做不好又要追責,這些zf真的有考慮過嗎?
4月3日:
? ? ? ?平日的工作繼續進行,今日做了46個核酸檢測采樣,晚7:30,00:05共解除隔離4人。可能是14天閉關的有點久了,大家到了解除隔離的時間都想第一時間出去,我們理解,全力配合大家,讓大家都在解除隔離的第一時間內回家。
4月4日:
? ? ? ?往常工作繼續進行。今日采樣21人。早晨群里有留觀人員發來了一段感謝的話,讓我覺得:其實這幾天的辛苦也沒有白白浪費。10:00防空警報,默哀三分鐘,我起身站在窗口,站了三分鐘,這三分鐘讓我體會到了生命之重,也體會到了生命之脆弱。看到樓下忙忙碌碌的人也有沒有在默哀的人,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吧,也可能其他人體會不到這種感傷,覺得這些事情離自己很遠,殊不知,其實,很近。
? ? ? ?下午到晚上一共解除隔離30多個,每個人發了解除隔離告知書和檢測結果。來接隔離人員回家的十個里面有八個開奔馳的(我確實很酸),我不禁感嘆有錢人真的是想象不到多。
4月5日:
? ? ? ?7點多解除隔離8人,9:00迎接了領導們的獻花問候,照了很多照片(擺拍),下午挪動庫房,晚上又開始了解除隔離人員的離開任務,前一陣根本沒有胃口吃不下去東西,這兩天可能是因為快要出關了,所以我覺得餓了,有胃口吃東西了。
4月6日:
? ? ? ? 早上五點多又接到了新的更改的報表,匆匆更改完,送走了最后一波隔離人員,接到通知需要挪動物品,我們開始整理所有物資,運送到另一個地方,然后收拾各自的行李準備回家。走的時候看見安靜空蕩的樓道,看著留觀人員都安全回家,真的為他們高興。這期間有過抱怨有過崩潰也有過害怕有過后悔有過不甘,但回過頭來我也覺得也算值得了,真的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再聯想到湖北、武漢那陣的醫護人員,他們經受的精神與身體的壓力肯定比我們要大得多,做好心理的疏導,及時發泄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真的很敬佩他們。
生活不易,疫情一時半會也不會消散。我們唯有做好防護做好自己,抱著期待把日子過下去。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