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這幾年越來越火了,最近看到很多在線課程甚至都不再做PPT,而直接以腦圖的形式一一展現。2014年,我通過一本書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從16年開始經常使用,并愛上它。在5年多的學習和使用中,思維導圖成為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思考路徑和決策系統。思維導圖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對于寫作而言,更是有著如魚得水、如虎添翼般的功用。
思維導圖有助于提升寫作思維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腦子里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卻不知從何下筆,或者寫到一半就卡住了,怎么都寫不下去了,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以寫作的主題為中心,進行水平思考,隨意發散自己的思維,想到什么就把什么寫下來,這樣拓展思考的廣度,從而找到你想寫的點。同時,就中心主題的某一個角度,我們可以進行垂直思考,層層推進,深入挖掘,從而使透徹解析這一角度背后的問題、價值等等。在這個思考和畫腦圖的過程中,我們對主題進行了橫向和縱向全方位的考量,而且還將其呈現出來了,就基本不會遺忘和遺漏了。通過一次又一次頭腦風暴,寫作思維自然而然也提升了。
思維導圖有助于獲取寫作靈感
思維導圖既能增強邏輯又能強化創意,是寫作靈感的源泉。如何捕捉我們腦中一閃而過的亮光呢?利用思維導圖!將其寫下來,再次進行橫向拓展和縱向深挖。思維發散后,你會發現總有幾個點是特別閃亮奪目的,還有一些點是新奇有趣的,而這些點就是我們接下來寫作的方向和題眼。我寫到可以試著寫這篇文章時,就馬上打開了手機上的思維導圖軟件,畫了個腦圖,看看都有哪些點。
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寫作效率
當我們準備進行創作時,我們需要尋找寫作素材。在這個信息爆炸的5G時代,我們不怕找不到素材,而是怕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思維導圖就是指引方向的燈塔,讓你快速找到方向,理清思緒,作出取舍。一是利用腦圖找素材,比如針對某一觀點,我需要找案例素材,將其作為中心,畫出“古今中外”四個分支,再找相應的案例去延伸各分支。二是利用腦圖整理素材。在還沒有清晰的思路要找哪些方面的素材的情況下,我會將所找到的素材都先放到腦圖里,然后找素材的一些共同點,進行歸類和取舍。當我們的寫作素材,包括觀點、案例、數據等都很充分,而且整理的很高效的時候,寫作效率的提升也就隨之而來了。
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寫作水平
猶記得當年語文老師們,一個個都在強調,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寫作文一定要先列提綱。因為只有把文章的骨架立起來了,它才站得穩、立得住。思維導圖在搭建文章框架時,也是非常好用的。可以按著“起承轉合”,也可以按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各種“套路”,通過思維導圖建立自己的框架。而且因為都是圍繞中心呈現在一張圖上了,我們還能進行全局把控,離題這種事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標題黨橫行,有其必然性,畢竟大家現在都忙得很,連標題都吸引不了讀者的注意,人家連點都不會點開。點開后,接著很可能就是看小標題,就這樣就判定了這篇文章好不好、值不值得細看。所以我們得花相當大的精力放在標題的制定上,需要反復琢磨,反復推敲,反復修改。我個人的習慣是“框架即標題“,即在用腦圖定框架的時候,標題的主體內容也定了,我只是在這個基礎上做用詞的優化、結構的統一等。
遣詞造句的水平,跟寫作水平息息相關,決定了你的文筆和文風。除了多練筆,讓文字更有活力和美感有哪些技巧呢?這里引用《思維導圖:快速提升寫作力》中提到了三點,即(1)善用形容詞和副詞;(2)拿捏舉例有分寸;(3)活用各種修辭。
思維導圖可以讓我們獲取寫作的靈感,提高效率和水平,也可以讓我們的文章更具邏輯性和新意,活用這個工具,為我們的寫作添磚加瓦、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