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愛情真的很矛盾,不然她為何經受不是背叛的背叛后,瀟灑轉身卻致死也不肯原諒;或許愛情真的很重要,不然她她兜兜轉轉,幾經分離后卻仍苦苦追尋。讀完《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一書,我把呂碧城和蕭紅放在一起,一是因為她們都是當時轟動一時的才女,二是她們截然不同的愛情際遇和結局。
(一)呂碧城
作者說:人生種種相遇,要么是冥冥中的天意,要么是塵世中的歷劫,直到渡盡劫波,去往彼岸,才能明了,過往的人與自己的因緣種種。
秋涼夜定,月明風清,她一手執筆,一手托腮,時而低頭奮筆疾書,時而仰頭對月眉皺。悠悠歲月綺羅香,荏苒年華揉盡芬芳,她依舊做自己的女王。
她是那個新舊思想沖擊時代里寫古體詩詞的新女性;她是天下知名,淮南三呂中的老三;她亦是二十世紀整個文壇、女界乃至整個社會的一大景觀。她叫碧城,蒼蒼郁郁,一筆傾城,記住她,不為她驚世才貌,而是她在人生苦難洪流里不避不退的果敢機智,還有那浪蝶狂風般愛情里一如既往的灑脫肆意!
生命的前半段讓她飽經滄桑,卻教會她勇敢堅強,不懼,不傷。父親的過逝,所謂同宗族人不僅沒有雪中送炭,反而落井下石,占家霸產,那時她才十二歲。此后寄人籬下,倍受欺凌的日子不僅沒有讓她軟弱妥協,反而更讓她意志更堅定。
千里之外救母救妹,北上求學,苦難并沒有阻擋她前進的步伐。作者在文中說到“人生的苦難往往是個定數,前半生承受太多,后半生便豁然開朗;上半場優渥閑適,下半場便難免寒荒局促。”愿景固然美好,然而于碧城而言,往后的日子并不全是春暖花開!初相遇驚喜萬分、相見恨晚;分離時形同陌路、互不相干。呂碧城和英斂之的愛情是她后半生優渥閑適生活里的一道疤,雖不疼痛也不影響生活,卻依舊是一種傷害。這個男人家庭美滿,事業日上,卻和她“相視黯然”,對她發乎情止乎禮的曖昧讓她在他和自己二姐反目。
后來她辦女學當校長,給總統府當秘書,做生意,事業得心應手生活艷麗多姿。寫作,跳舞,旅游,慈善,她把日子過得豐富多彩,美不勝收。也許是上半生太苦,命運讓她后半生恣意妄為且風光無限!
好的愛情讓人容光煥發,壞的愛情也未必就摧毀人生,有時候受過傷的心,流過淚的情在生命里成了一種養分,雖再養不活一見傾心的愛情,卻能滋養一顆本就勇敢的心,有了她,世上再無難事,有了她,生命里只剩下綺麗風光。
許是生命太精彩,人事已通透,青燈古佛處是她最后的歸宿。六十一歲的她手持佛珠在香港過逝,精彩傳奇一生的她,或許明白靈魂已逝,身無所依的道理,走得干干凈凈。“骨灰和面粉為小丸,拋入海中”她連死后都是與眾不同的桀驁不馴。
是否,歷經過人事百態,心就會淡定從容;是否,看透了名利欲望,人就會七竅玲瓏;是否,千山萬水走過,無藏心之所時,我也會祈求佛祖收容?
若有愛情常伴,她是否還會選擇青燈古佛?
若有愛人相伴,她是否死前也會眷戀這紛紛紅塵?
(二)蕭紅
她折騰了三十一年,不知是否明白:遇到一個好男人,從此過上幸福的日子,很好。遇不到,一個人,善待自己,也很好。
魯迅曾評價她是“中國當代最又前途的女作家”!她是與石評梅,張愛玲還有呂碧城齊名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她是我們熟悉的《生死場》和《呼蘭河傳》的作者;她是蕭紅有著不可撼動的文學地位,也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旅程!
童年她的記憶中最美的該是那位慈祥的祖父吧,我們從《生死場》里可以讀到很多關于那時候的場景,她從小母親過世,父親鮮少關心,繼母就更不用說了,雖沒短衣少食,那年少的心卻早早被愛辜負了,只有孤獨,寂寞,和不安。
她最大的不幸是從父親將她許配給汪恩甲開始,從此她便踏上一條不歸的感情路,回不了頭,一回頭就是滿目蒼痍,心有不甘。
為反抗父親,“她與有家室的表哥陸哲舜一起出走,在北京求學、同居,被家族不容,斷絕經濟支持。表哥退卻后,她便去找汪恩甲,與他同居,同抽鴉片。”她像個不懂事的孩子,不管不顧,不計后果的玩弄愛情,我想這種不負責任的愛情觀,注定她的愛情是條坎坷崎嶇路!
果不其然,她懷孕五個月,汪姓男人落荒而逃!山窮水盡之際遇到了蕭軍,亦是初戀驚嘆,再見美好,那些窮困潦倒里的詩篇就是最好的證明。相愛時,甜如蜜,雖偶有吵鬧也無傷大雅。
后來她《生死場》、他《八月的鄉村》發表,聲名鵲起,終于迎來名利雙收時期。或許相愛的人總是共得了苦,卻同不起甘,她把愛情看成是全部,他卻把愛情看成“不愛便丟開”的部分。面對他愛鳥兒似的姑娘,面對他說“再罵我揍你”,她在轉身之后,懷孕嫁給了比自己小一歲的端木蕻良,這個男人膽小,勢力,裝腔作勢,連她自己都這樣說,她卻還是依靠著。再后來還有一個小她六歲的駱賓基……
“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死前絕筆,可不甘又如何,不甘又能怪誰。
“情最難久,故多情之人必至寡情”用在她身上許是最合適。一個從小得不到愛的孩子,在成年后千方百計的尋愛,卻再無力守護愛。她以深情的姿態出現在愛情里,卻總是遇人不淑,或許是怕了吧,后來愛情里一旦發現不對,她便馬上開始抽身離去,另覓他人,她該是多沒有安全感,以致使人總覺得她寡情。在親情里,就更不用說了,兩個孩子,他毫不回頭,無半絲猶豫的送給別人!“性自有常,故任性之人終不失性”也許在那寡情的幼年,她已不知道愛是什么。一生尋愛,一生無果。
愛情是一道道不清的難題,可以好可以壞,你不知道生命里會遇上誰,但若能把握愛情的尺度,至少能少讓自己受苦。
愛情是生命里最珍貴的情感之一,遇上一個人,情投意合,兩情相悅固然好,若無緣也請學會善待自己。
愛情總是開始容易,守護難,一定要帶上責任再愛。你若花心,何苦怪他人薄情!想愛上一個對的人,先得自己做個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