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北極,小時候就知道,東極卻是隨著韓寒的《后會無期》漸入視線。南北兩極非一般人力、物力、財力所能達,東極離我們如此之近,如此之便,不如到彼一游?
極,有盡、最之意。確實,東極島幾乎在東海的最東端,離公海只有12海里。因地處偏遠,四面環海,海水清澈湛藍,空曠遼遠,對身處鋼筋混凝土中的我們有著特別的誘惑。也因為偏遠,除了島東南坡家家戶戶開起了旅店、客棧,有了點現代的商業氣息,島上仍保留著濃郁古樸的漁港特色。
一大早佇立海邊,任由太平洋最新鮮的風兒輕輕吹拂,衣袂飄飄,黑發飛揚;聽憑海水一遍遍涌動來漫過腳踝,撲打礁石,嘩嘩歌唱;瞅著東邊海天交際之處由一片昏暗漸漸泛起光亮,有了溫暖,一線陽光緩緩刺破天際,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猛一跳躍出海面,給大海披上一層金色的霞光。粼粼的波光閃動著,你的心兒也跟著蕩漾著......
帶著體驗太平洋第一絲晨風,沐浴第一縷陽光的夢幻,我們開啟了東極之旅。
東極列島遠離舟山本島,與上海、杭州、寧波幾乎正好呈等腰三角形。距沈家門(渡口半升洞碼頭所在地)45公里。主要有四個住人島——廟子湖、東福山、青浜島、 黃興島。廟子湖是東極鎮鎮政府所在地,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也是去東極諸島的必經之地;東福山風景最美,景點最多;青浜島被譽為海上的布達拉宮;黃興島居民最少,最原生態。
上海去東極島可以從洋山港坐船到嵊泗再到東極,中轉多、要趕船期且海上飄浮時間長。我們選擇的是從上海坐大巴到舟山普陀旅游集散中心,從沈家門半升洞碼頭直達東極島。
冰冰大美女為我們安排好一切,7月28日晚6點由南浦大橋長途旅游客運站出發,歷時四個半小時抵達舟山普陀旅游集散中心。打車到預定的離半升洞碼頭步行7、8分鐘的旅社。
抵御不了海鮮的誘惑,一群人也不嚷著減肥了,十一點出去吃了宵夜才回房休息。因為訂的是8:45的船票,不趕,第二天早晨睡到自然醒,收拾行李,簡單吃了早餐步行到半升洞碼頭取票候船。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選了東福山和廟子湖兩個島。周六先到東福山,周日一早看日出,稍事休整后,7點返回廟子湖,在廟子湖玩3、4小時,再返回沈家門坐大巴回上海。
沈家門到廟子湖2小時的船程,到廟子湖后,去東福山的游客要換到去東福山的船上。船行10分鐘到青浜島,再繼續行駛50分鐘到達東福山。
話說這高溫天真不適合出來旅行,正當大中午,我們到達東福山碼頭。一走出船艙,明晃晃的太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睛。小島空無一樹,無一遮蔽物,我們被大太陽一覽無遺地“愛撫”著,汗蹭蹭往外冒。除了近處密密麻麻的人群,遠處簇擁著一家家沿山勢而建的旅店、客棧,石頭房,石頭路,石頭臺階......驕陽似火,見焦干的石頭更冒火。
與預訂的東福山莊的老板接上頭,除了問路抬下頭,一路撇過路邊熱情攬客的大排檔小老板,悶頭匆匆往前奔,只想盡快趕到山莊。
好在島不大,近的走十多米,最遠的就是我們——預訂的東福山莊在島的最高、最東處(燈塔左邊白色小樓,外墻依稀可辨“東福山莊”四個大字),也不過是多走了兩道“之”字。
因吃住行全權交給了冰冰,一抬頭看到“東福山莊”還有點詫異,扭頭問老板:“東福山,東福山莊,你家能冠這名,你是大村長吧!”老板連搖頭:“不是,不是。”“那你最早?”只見老板眼睛一亮,笑容堆起,邊“嗯!嗯!”點頭,邊向我舉起大拇指。淳樸的老板相當木訥,對我看出他家名號的非同尋常很是高興,哈哈。
走進大廳,四張餐桌已經擺好了預訂的菜。貌似老板女兒的前臺,一邊辦著手續,一邊不緊不慢地交待:已經持續三十多天沒下雨了,島上電力不足,不能用空調,開空調的話最后怕是連電風扇都不能用了......晃蕩......我們一下子癱軟了下來。
好在海島就是海島,口福不會因酷暑而打折扣,相反,海鮮仿佛跟內地的味道也兩樣,一碗簡簡單單的紫菜湯,都沒下鍋煮(后面上的發現還有沒沖開的紫菜),小伙伴們也喝出了別樣的新鮮,不客氣地請老板又上了兩大碗。
閑話不多說,這毒日頭下出去是要老命的,小伙伴們商議確定三點鐘集合出去轉。吃罷回房,身處“海景房”中(依山而建,幾乎都是海景房),卻感受不到半點愜意,洗漱后躺下就是“木板燒”。在小伙伴“心靜自然涼,心靜自然涼”的念叨聲中,竟然也迷糊著了!
好不容易挨到三點,雖然外面太陽依舊毒辣,呆在屋里也并不好過,于是,我們拿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決定出發。
我們這群小伙伴出來就是為了拍美片的,自然都多帶了“行頭”,你的帽子,她的裙子,她的絲巾......再一照面,一個個退去利落的短打,套起長裙,裊裊婷婷,彼此倍感驚艷。再高的溫度也阻擋不了一顆顆臭美的心!哈哈哈......
東福山風景最美,美在遠可眺海上布達拉宮青浜島、海上臥佛西福山,近可觀大樹灣石屋群(有個小浴場)、白云廟、東海第一哨、象鼻峰、隕石瀑布、福如東海等或自然或人文的景點。
東福山島面積僅有2.95平方公里,環島一周需要3-4小時。一出門,就象走進了效力更高的桑拿房,我們決定還是到大樹灣浴場,感覺與海水親密接觸比較靠譜。
從碼頭走到大樹灣,大約要走20、30分鐘。一路沿著石階走走停停拍拍,仿佛太陽也不那么曬了,溫度也沒那么高了。
上幾張清涼的照片。
再來兩張行進途中的小伙伴。這個僅有兩人寬的小草棚下是碼頭到大樹灣途中唯一的純天然的陰涼地。
除此之外都是行進在這樣的“光天化日”之下,如果能陰涼一點,沿著海邊順著這種原始的石階、石欄桿而上,真是不要太美好。
東極島是礁石島,沒有沙灘。大樹灣(沒見到大樹,不知道為啥叫大樹灣,熱暈了也忘記打聽了)有一塊淺灘,大約只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鵝卵石,赤腳踩在上邊腳被咯得生疼,但海水還是冰涼冰涼的。走進海水里,仿佛通了管子,原本蒸騰著的暑熱,一下子順著管子泄到水里,剎時感到透心涼。
大樹灣浴場背靠著石屋群,除了路邊浴場的配套設施(管理人員住房、更衣室、廁所),山上的石屋已經空無一人。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很難想象這一釬一釬鑿出來的石頭,再蓋成石屋,要花多少功夫?用多少年?
沿途也有許多這種廢棄的老屋掩映在茅草中。隨著東極島的名氣越來越大,游客越涌越多,島上居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他們集中遷移到碼頭附近的南坡,蓋起了客棧。旺季船票一票難求,生意不要太好。
大樹灣浴場管理員,是位頗英俊的中年漢子,國字臉,古銅色的皮膚,勻稱偏高的身材,說話中氣十足,令人一下就想到退伍軍人。
自己帶的水早已喝完,他這農夫山泉也要7塊一瓶,自己煮的綠豆湯中杯也是7塊。要了一杯綠豆湯,坐在石欄桿邊看下邊浴場里嬉戲的人們,沒覺著,一杯就見底了。扭頭看看大鍋,雖然7塊自己在家能煮一大鍋了,還是又要了一杯。
已經到了飯點,管理員吃起了晚飯。一盆新鮮的淡菜擺在桌上,我們都定定地盯著。他嚷道:你們嘗嘗。我是賣水的,你們討水喝肯定不行,這隨便吃。我們咽著口水不客氣地下手了。
似乎看我們不會吃,他拿起一只,把貝殼掰開,拿起沒肉的那片,對著有肉的那片,從邊邊往里使勁一挖,一整塊肉全掉了下來。他邊挖邊對我們說:要這樣,那塊肉才能下來。我以前吃,總有一小疙瘩的“筋”肉牢牢地粘在殼上,用筷頭拔、用牙齒啃都不是那么容易弄下來,原來要這樣!我恍然大悟。
拿起他挖好的那片,倒嘴巴里,鮮味還沒品夠,就象豬八戒吃人參果,咕嚕一下進了肚里。愣了一小會,看看盆里還有小半盆,忍不住說:我再吃一只。他又拿起一只挖好給我,很是豪爽。
一晃已經五點多了,想趕著回去看夕陽,于是我們原路折返。石板路如九曲回廊,先人就是在這亂石堆中歷盡艱辛開辟出這么一條蜿蜒曲折的路。
東福山莊位于島的東邊,出門的時候就向老板打聽看夕陽的位置,老板自豪地說,就我家這就行。果不其然,回到他家,餐桌已經架到了天臺上,海風也起了一絲涼意。
一邊吹著海風,一邊喝著冰啤,一邊憑欄遠眺夕陽西下。這種空蒙浩渺,總是讓人的思緒飄遠......
晚餐后,就接到了雙臺風“納沙”和“海棠”來襲,島上游客周日一早6點鐘直接送往沈家門的消息。
我們的東極日出看不成了,東福山只走了四分之一,廟子湖也只是途經,東極之行遺憾結束。但是,沒有遺憾,又怎會念念不忘?沒有念念不忘,又怎會后會有期?
東極島,后會有期......
PS:一些照片發朋友圈,朋友問,這是韓寒《后會無期》的那個東極島么?怎么那么美?影片里好破爛。確實是東極島,我們選取的位置、想表現的不一樣吧!
再附幾張……地偏人稀,沒有人頭攢動,沒有人搶位置、搶鏡頭,隨便一站一坐就是最佳留念點……
推薦閱讀:
東極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