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十點半就和同事騎車逃回家了,原因是不走的話又要被拉去“充人頭”,為自己的不想做找個合理的理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學校有時候因為某一個學科老師沒來,就讓我們這些班主任去頂替上課。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難免讓人反感。今天又是因為走了一個老師美術課沒有人上,又想到了班主任。
說“不”,有這么難嗎?以后,不管是誰,我不愿意做,我會大聲的說出“不”。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我不能因為你總是有事我就舍棄我的時間替你無回報的辦事。
我需要大把大把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時間,我可以看看書,寫寫字,完成工作任務,我有很多事可以做。
生活中不少人會遇到這種情況,或是領導找你辦事,或是同事請你幫忙,或是朋友求你件事。有些事情是我們順手就可以辦好的,我們可以答應,但是面對一些棘手的事,或者不在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或者不想做的事,請你不要為了面子強行應承下來。幫助別人也是有底線有原則的。
總會有一些人喜歡充當“老好人”的角色??墒?,你的“老好人”換來了什么呢?別人對你的認可?還是變本加厲的去找你幫忙?為何心里想說“不”嘴上卻說出“行”?
不敢拒絕別人的要求的人,其心理狀態無非有這幾種:
1.面子心理。中國人的面子觀點深入人心,對我們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身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是不可避免的帶有面子心理。當別人找你幫忙時,不管事大事小,總拉不開面子去拒絕。
2.怕拒絕后得罪人。同事之間的相處是門學問,這之間的關系也很微妙,處理不好就容易使同事之間關系僵化,影響心情影響上班。同事找你幫忙,即便有些事情不想做,也不得不答應,怕影響同事關系。試想,你一再的答應,總有一件事是你能力之外的,難道要打腫臉充胖子?
3.不知道怎么拒絕別人?;蛟S你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推脫,就勉強答應了?;蚴悄阌X得答應比拒絕更容易,或是一直充當“老好人”,覺得一直找你是信任你,那你就一直當“老好人”吧。
這樣類似的事情我想有人感同身受過。丟掉你的面子心理吧,說出你心里真實的想法也未必會得罪人,如果只因為你的一次拒絕而得罪了別人,那他心胸狹窄也不值得你去幫助。
當然在拒絕別人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小方法可以避免尷尬或者得罪對方。
1.真誠的傾聽對方遇到的問題,表達出共情。
2.做不到的事告訴對方心中的真實想法,沒有時間或精力做這件事,或者是自己的能力達不到,求得對方的理解。
3.自己做不到可以向對方提供一點建議,誰可以幫助他。這樣避免了尷尬又側面的幫助了對方。
不論是職場上還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有這類事情發生。你一邊在抱怨一邊還是幫助了他,甚至有時會打亂自己的計劃。
你一再的幫忙,或許有人真的會感激你,你遇到困難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幫助你。
也會有另一類人,會習慣于你的幫助,認為你的幫助是應該的,你突然拒絕了,立馬翻臉不認人。
對于不愿做的事,何必勉強自己,只需要大聲的說“No” 。
(個人淺見,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或建議可以提出來互相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