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思維
一、定義:找到一個結構,將所有碎片化信息都放進去,進行歸類,問題就會更容易解決
二、作用:
1、復雜問題簡單化
2、方便溝通, 表達的時候思維清晰
3、將碎片化信息建立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4、提高做事效率
三、結構化思維的方法
1、自上而下地找結構
? ? ? 先思考一個框架,然后將信息和解決方案填充進去
2、自下而上地歸納提煉結構
? ? ? 當不清楚框架時可使用
? ? ? 四個步驟
第一步:頭腦風暴。將所有想到的關于這個問題的碎片想法都并列記錄下來,并且思考的盡可能的全
第二步:連線分組。把類似的想法進行連線分組
第三步:結構提煉。根據分的組,尋找他們相似的規律。根據MECE(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法則調整分組以及進行相應補充
第四部:觀點補充。確定結構后,對每個結構的信息進行補充完善
四、找結構的技巧
1、與一些常見的結構類似
A、二維矩陣類:任務分析矩陣(緊急性、重要性)、波士頓矩陣(市占率、增長率)、安索夫矩陣(新/老產品、新/舊市場)
B、流程類:產品價值鏈、客戶生命周期
C、三要素類:3C戰略三角(公司、顧客、競爭對手)、愛情三元論
D、利益相關方類:波特五力模型
2、通過學習知識,來內化能力:學到的知識要學會應用到核實的場合
五、日常訓練方法
1、累結構:看到有意思的理論,思考出他的三個應用,并記錄下來,作為自己的題材。之后需要把記錄的信息整理歸類
2、寫文章:一周一篇文章,也可以只搭好文章的結構,寫出關鍵點
3、講義題:每天給自己一個議題,花15-20分鐘,用結構化思維的方法來解決,可以自己說給自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