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xiàn)在還能背誦: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殘,
蓼茸高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著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 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贊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
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是愛極了后面這一句,因為試吃野菜的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清歡”是什么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 ,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 在路邊的石頭里看 出了比鉆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