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可復(fù)制,但成事人人可學。”——馮唐
打拼十幾年,你可能會覺得成功很難。
但至少,我們得學會“成事”!
所謂“成事”,就是剝離運氣等因素,單純地把一件事做成。至于是否成功,別人是否認可,都不重要。
那怎么才能做到“事事都成”呢?
高人馮唐的指點,值得借鑒。
2013年,馮唐以年版稅收入295萬,登上了作家富豪排行榜。
可馮老板的頭銜,絕不僅僅是暢銷書作家。
他的厲害之處在于,干一行、愛一行。每次都能從零起步,做到杰出。
25歲,拿下醫(yī)學博士;
37歲,又成為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
作家、詩人、廚師、攝影師、投資人、古器物愛好者……
樣樣都做到了頂尖專家的水平。
每個開掛的牛人背后,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底層能力。
對于馮唐而言,這個底層能力,就是他的成事心法!
在《馮唐成事心法》一書中,心眼兒發(fā)現(xiàn),馮唐把自己的心得總結(jié)成“九字箴言”,看似很普通,但如果能都做到,絕對是了不起的人!
你可用這9個字來自查,從而逐漸實現(xiàn)“成事、持續(xù)成事、持續(xù)成大事”,讓自己的人生開掛!
01 不要臉
所謂“不要臉”,說的是盡最大可能忽略“他人的評價”。
人這一輩子,很多人都毀在了“臉”上:為了所謂的臉面,放棄了很多,甚至包括值得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情。
比如說,一個想法活躍、性格開朗的年輕人,因為父母說“去國企上班有面子”,就放棄了大展宏圖的好機會,而到“按部就班”的國企里,心甘情愿地做了“螺絲釘”。
等若干年后,終于想明白自己根本不喜歡這份工作。再想離開時,已經(jīng)上有老下有小,跳槽的難度乘以了n倍。
所以說,一個人要想成事,首先就不能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這話說起來容易,具體怎么做才能“不要臉”呢?
首先你得明白一個道理:成事的人往往不被人理解,成大事的人往往不被大多數(shù)人理解。
一個要成大事的人,剛開始有了想法,有所行動,周圍人大是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干的。
人人都能理解的事,肯定不是什么大事。
所以說,孤獨是成事者的必修課。
2015年,馮唐因翻譯出版《飛鳥集》被罵慘,作品也不得不下架。
擱別人,也許就從此偃旗息鼓了,但馮唐不管這套,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意那些評價。
?“我干嘛管這些人是夸我還是罵我?繼續(xù)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更重要。”
一個成事者,要有“世事無常,臉面只是過眼云煙”的境界。
畢竟——
你失敗了,會有人嘲笑;
你成功了,會有人嫉妒;
實在找不到把柄,還會有人編出莫須有的東西,來打壓你。
而你要做的,就是忽略那些無關(guān)緊要的聲音,抓住不因時間和空間而改變的東西。
當你放下面子安心賺自己的錢時,當你不因別人的眼神而停止自己的選擇時,當你堅持為自己的事業(yè)而奮斗時,你的事,就可以成!
02 不害怕?
“人生無所畏,方能有所為。”——馮唐
害怕這,害怕那,做事顧慮太多,畏手畏腳,人生就會失去很多機會。
不在意“事情的結(jié)果”,你反而更容易成事。
馮唐是曾國藩的鐵桿粉絲,在書中,他講到了一個曾公的觀點。
生而為人,就像進了賭場。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下注。
賭注越大,心理負擔就會越重——
用瓦片下注,心里會很輕松;
用玉石下注,就會非常擔心;
用黃金下注,則一定會心慌意亂,坐臥不寧。
越是想贏怕輸,就越會手忙腳亂,成不了大事。
很多聰明能干的人,都過不了這個坎。
那我們普通人又該怎么做,才能把黃金看成瓦片,放下得失呢?
其實,答案也不復(fù)雜,就是:別瞎猜,別多想,別糾結(jié)。
盡人事,聽天命。把你該做的做好了,其他就交給老天去安排。
思前想后只會讓你失去斗志,迷失自我,從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與精力。
人生一世,想干的事馬上去干,想愛的人馬上去愛,很多事情錯過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正如馮唐所說:
“實在放不下的時候,去趟重癥病房或者墓地,你就明白了,自己已經(jīng)得到夠多的了!”
03 不著急
“不慌不忙,盈科后進,向后必有一番回甘滋味出來。”——曾國藩
最后一點說的是,你要能忍耐那些讓人煩心的瑣事,扎扎實實地把事情做好。
想成事,就要做事。
做事哪有不煩的??
你想搞創(chuàng)新,必然會出現(xiàn)各種不匹配,需要磨合的問題;
你想干副業(yè),又會出現(xiàn)時間沖突,壓力增大等問題;
甚至,你想結(jié)婚,還會有家庭與事業(yè)的平衡問題……
既然要做事,就要學會“耐煩”。
但,人的天性就是不喜歡麻煩,很難耐得住煩躁。
那該怎么辦呢?
馮唐又給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列清單。
當你覺得腦袋中有各種事情擠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的時候,就不妨找張紙,把這些事情都列出來。
然后勾畫出你最需要做的3件事。
每天晚上復(fù)盤一次,你做的事情,是否是這3件中的,是否有進展。
慢慢地,你的心就平靜下來了,時間與精力也更容易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自然也就更容易成事了。
而且,在事情告一段落后,也不要再浪費時間,糾結(jié)結(jié)果如何了。
把判斷的權(quán)利,留給時間。
“一個人做完該做的努力之后,就該放下,手里放下,心里放下,等。”——馮唐
04 寫在最后
這9個字,其實是一個人精神變成熟的標志。
不糾結(jié)小事,不沉浸在情緒中,不浪費時間在無聊的人和事上,才能將心思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然后,成事。
你之前有過哪些成事的經(jīng)驗?zāi)兀?/p>
又走過哪些彎路,導(dǎo)致自己沒有成事呢?
歡迎留言,我們討論區(qū)繼續(x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