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峰、郭靖、令狐沖重出江湖,金庸卻怒了

喬峰、郭靖、令狐沖等大俠重出江湖,進入了“汴京大學”,開始了另一種現代校園生活。他們早上要跑圈兒,初進校門的時候要掃舞盲,有睡不完的懶覺,站在遠處默默注視自己心愛的姑娘……

還沒等愉快的玩耍完,他們的爸爸金庸就來喊他們回家吃飯。

金庸告江南侵權

其實,這是一本暢銷書《此間的少年》,他的作者江南憑借這本書在文學影視圈混得風生水起。孰料,武俠小說宗師金庸近日將一紙狀書遞交到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將江南及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精典博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廣州購書中心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起訴后者侵犯其著作權。《此間的少年》涉嫌侵權,消息一出,引起業界極大關注,同人小說的尷尬處境也被推到了前臺。該案將于2017年2月16日開庭審理。

江南對此時感到非常意外,并對由此給金庸造成的困擾感到非常自責。沒想到與自己喜歡的作家第一次見面是在法庭上。目前,他已將相關法律事務交給律師進行處理。

對此事,出現兩種不同看法,有些人認為,這本同人小說只是借鑒金庸人物,并不算侵權。但也有人認為作品出于商業化的目的,出版發行、影視拍攝,必須要征得原作者的同意,畢竟這些人物都是原作者獨創的。

那么什么是同人小說呢?

同人小說這個概念在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的實施條例、司法解釋中還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對于同人作品在我國處于什么法律地位這個問題,無論是學界還是實務中都是存在爭議的。

同人小說一般是指原著愛好者借助暢銷書、電影、游戲等作品中的人物、背景、世界觀等,對作品的故事情節、作品類型、作品風格等進行一定的創新,從而創造出新的作品。

同人作品一般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 具有依賴性。同人作品往往是以他人的原作或原型為基礎,然后創造出新的作品。比如,之前網絡上十分流行的《悟空傳》就是《西游記》的同人作品。因為這個作品主要還是利用原作《西游記》里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這個情節進行再創作。

第二, 具有創造性。雖然同人作品是以他人的原作或原型為基礎,但內容和原作大不相同,是獨立創作完成,是作者的創造性表達。

第三, 具有非盈利性。最初,同人作品的產生是源自于讀者或者觀眾的興趣愛好,然后通過同樣的愛好群體進行傳播,而在現代的網絡社會中,同人作品大部分是通過網絡傳播。在江南的《此間的少年》剛發表的時候,就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

所以說同人小說有比較大的法律風險,存在灰色地帶。一方面可能會因侵權被原作者起訴,另一方面也的確有一些作者借機寫一些打擦邊球、違背公共道德的東西。

無論怎樣,這個案子對網絡同人作者是一個提醒,甚至是警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