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了。
再見了,那本被初中班主任收走的《射雕英雄傳》。再見了,我最喜歡的令狐沖。您虛構(gòu)的每一個人物似乎真的在歷史上出現(xiàn)過一般。
今后不會再有可以與您比肩的人物出現(xiàn)了。一個時代結(jié)束了,屬于我們的青春結(jié)束了,沒有您的江湖,索然無味 。
人生終將歸去,人生遲早會離別。雖然知道離別的這一天終會來到,可我希望明天醒來,有人跟我說,這是一個謠言。
我們的童年沒有微博、沒有微信,但我們很快樂。我們的童年沒有抖音,但我們不覺得寂寞,我們在金老的武俠世界里,任憑想象力縱橫馳騁。
那些江湖恩怨,那些赤膽忠心的大俠,那些蕩氣回腸、百轉(zhuǎn)千回的愛情,是我們童年的安慰,是我們少年的夢。
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在親戚家無意間翻到一本沒頭沒尾的小說。我是從張無忌去蝴蝶谷找胡青牛治病開始看的。看完之后,我傻掉了,那些人物,他們就在我的腦海里扎根了,我把所有的劇情在我的腦海里一遍遍地演繹,到現(xiàn)在還能栩栩如生。
上初中的時候,我才從同學的手中看到這本書,原來它叫《倚天屠龍記》。能想象我當時的激動嗎,那時候流行換書看,我把家里珍藏的小人書都拿去,換了這本書。
看《平凡的世界》,有一段曉霞借書給孫少平看,孫少平“點亮蠟燭,就躺在墻角麥秸草上的那一堆破被褥里,馬上開始讀這本小說。周圍一片寂靜,人們都已經(jīng)沉沉地入睡了。帶著涼意的晚風從洞開的窗戶中吹進來,搖曳著豆粒般的燭光。”
“淚水已經(jīng)模糊了他的眼睛;他用哽咽的音調(diào)喃喃地念完了作者在最后所說的那些沉痛而感人肺腑的話……這時,天已經(jīng)微微地亮出了白色。他吹滅蠟燭,出了這個沒安門窗的房子。
他站在院子里一堆亂七八糟的建筑材料上,腫脹的眼睛張望著依然在熟睡中的城市。各種建筑物模糊的輪廓隱匿在一片廣漠的寂寥之中。
他突然感到了一片荒涼的孤獨;他希望天能快些大亮,太陽快快從古塔山后面露出少女般的笑臉;大街上重新擠滿了人群……他很想立刻能找到田曉霞,和她說些什么。
總之,他澎湃的心潮一時難以平靜下來……本來,這本書他準備在一個星期內(nèi)看完,想不到一個晚上就看完了。”
雖然每個時代閱讀的經(jīng)典不一樣,但是這樣的感受卻如此相似。我忘記了天黑,忘記了吃飯。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我看完整本《倚天屠龍記》之后,跟孫少平一樣如醉如癡的樣子。那些人物在我腦海里廝殺,我渾然忘卻了現(xiàn)實世界。
感謝金庸,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力。它不可或缺,和其它事物一起構(gòu)成、成全了我。
我的心中,從此永遠都有了一個武俠夢。在那個世界里,我白衣翩翩,和一群俠客一起,喝酒吃肉,除暴安良,浪跡天涯,快意恩仇。
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有愛而不得的遺憾——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有巋然不動的從容——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有人生無常的嘆息——你瞧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后來,我才知道,金庸的江湖,何嘗不是真正的江湖,這些虛擬世界里的悲哀和遺憾,生離和死別,我們都要一一嘗過。
后來,我也才知道,我不是楊過,這個世界也沒有小龍女。
兒時的大俠們長大成人,收拾起自己的倔強與輕狂,把紙箱馬雜草冠柳條鞭扔進垃圾箱,不再傻不拉幾地大笑,明白了自己并非天賦異稟,沒有掉落懸崖不死撿到秘籍的主角光環(huán),也沒有一路奇遇和絕世美女。
我們梳好飄在風中的亂發(fā),在塵世中摸爬滾打,過平凡到平淡的生活,學會遵守規(guī)矩和法則,打碎牙齒和血吞,跪在谷底像狗一樣茍延殘喘。沒有灑脫不羈,沒有坦蕩磊落,沒有飛揚跋扈。
也許偶爾夢回,我們會夢見那個持劍對著石子劈來砍去的身影。那個少年自言自語地傻樂,毫無畏懼地走在斜陽中。
江湖夢猶在,只是少年遠。
《神雕俠侶》里,小龍女對楊過說:“這些雪花落下來,多么白,多么好看。過幾天太陽出來,每一片雪花都變得無影無蹤.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許許多多雪花,只不過已不是今年這些雪花罷了。”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我始終相信,老爺子是早就勘破生死的了: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活過。我鬧過。如今,我歸去了。
我寧可相信,金庸如同楊過一樣,是要去做他的神仙去了。——
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雕并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啊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射雕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雕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最愛的那個武俠時代,離我而去了。
作者簡介:李砍柴,一個混跡于90后圈的暖心大叔。從新華社記者到有書副總編,從百萬+爆款文作者到砍柴書院創(chuàng)始人,身份在變理想不變,立志帶熱愛讀書寫作的人一起成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