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國產青春電影的三寶準則來看,電影《閃光少女》無疑是獨樹一幟了:
沒有初吻早戀閨蜜撕逼,沒有墮胎車禍,有的只是“二次元+民樂”這兩個小眾領域的跨界沖擊。
竟出人意料地讓人驚喜。
------我是劇透分割線------
故事發生在一個以西洋樂出名的音樂高中學校。
在這所學校里,民樂是不受重視甚至被忽視被鄙視的小眾。
而“奇裝異服”的二次元代表們,則成了這個學校的異類。
他們,都遭受著不公。
民樂被人認定為老土過時,連穿著都是最難看的那種校服;而西洋樂這邊就時髦很多了,全是日系校服,再加上鋼琴、小提琴……
這比起嗩吶和揚琴,確實吸引人。
于是,報考民樂的孩子越來越少。校長宣布新學期民樂班,將不再繼續招生。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女主卻自信滿滿戀上了校草學長。然后戲劇就來了。
女主恰好是學民樂中揚琴的少女,學長恰好是學西洋樂彈鋼琴的帥哥(也沒多帥)。很自然,彈鋼琴的學長嫌棄學揚琴的女主。女主自然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
對此,咱們的女主角,當然氣不過。她站出來,要同西洋樂決一勝負。于是,校園兩大院系之間的大混戰故事,就這么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女主為了向學長證明自己,聯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組成2.5次元樂團,挑戰權威、破除成見。
從“神經女孩”逆襲成為“閃光少女”。
這個主線故事,簡單、直接,單純而不復雜,更不狗血。
就算是初戀,也很明了爽快。
女主角向學長男神告白,失敗了就痛快的承認失敗,然后大踏步的向前進。
如果其他青春片故事一樣,有執著的少女,有高不可攀的男神(女神),《閃光少女》里也有著一個在背后支持著女主角的備胎:
他就是男主角彭昱暢飾演的油渣。
一開始,油渣就是典型的宅男。他,話不多,還支支吾吾地說不明白,很明顯是屬于膽小懦弱的典型備胎形象。
可到了電影的后半段,他的勇敢、善良和熱血中二的本質也凸顯出來了。面對女主,不再是過去那個唯唯諾諾的備胎。
他開始跟女主角一起,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努力,甚至有的時候會反過來發飆說出真心話。
故事的最后,男主成功從四眼鋼牙暗戀女主的小透明,變身帥出屏幕的夜禮服假面君。
這才是青春成長的模樣。
------我是無劇透分割線------
《閃光少女》,絕對是一部讓人感覺到不一樣的青春電影。
如果你看過編劇鮑鯨鯨之前的《失戀33天》和《等風來》,那么以此類推,《閃光少女》絕對不是那種都市輕喜劇和文藝青年的作狀。
相反它是一部更率性更直接的青春電影。
這幾年,內地大銀幕上,從未出現過的這么干凈的青春片。青春片止于青春,砍掉中老年的意淫青春,就瞬間回血一半。《閃光少女》做到了。
PS:感謝《閃光少女》,讓你我看到了一個發量驚人的陳奕迅~比心~
話說,我太笨,一直都沒琢磨明白——陳奕迅演的角色,官方說是教導主任,我感覺是教育局局長:
最后來送孩子上學又感覺像是個權貴人士……
So,Eason究竟演的是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