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醫院的病床上,珍姨奄奄一息。嘴里不時發出一聲微弱而又痛苦的呻吟。
床邊凳子上坐著一位年近古稀的男人,他是權叔。是珍姨的前夫,確切的說,是頭任丈夫。
望著病床上的女人,權叔低低的哀嘆一聲。那張滄桑的臉上,疲態盡顯,混濁的眼里,不盡已是沁滿淚水。誰也不知道此時權叔的眼淚,是為自己這幾十年的不易而傷感,還是為病床上的珍姨而感傷。
看著眼前的這個女人,幾十年前,那個漂亮的,刁鉆刻薄的女人,如今就這樣躺在這里,面黃肌瘦,已經是病入膏肓,沒有幾天活頭了。想到這些年的種種,不盡感慨萬千!
(二)
四十多年前,珍姨剛滿十八歲。那會兒珍姨家境貧寒,姐妹仨,大姐已經結婚,嫁給了本村的雷三哥,雷家也是一窮二白。再加上父母都體弱多病。一家人的生活過的是一團糟。當時珍姨的父母本著家里少一個人吃飯就少一個負擔,就給她托人找對象。也想著找個條件好點的人家好幫著點自家。
那時候,大集體勞動,家里勞動力多的人家,自然日子就好過。正好那時權叔一家,就光棍爺仨。都是男勞力。所以相對來說,生活就過得很滋潤。權叔比珍姨大六歲,媒人介紹后,珍姨一看到權叔,心中是一百個不愿意。看權叔,要長相沒長相,要身高沒身高。珍姨雖說家里窮吧,可長得十分漂亮。在十里八村的也算是漂亮人物。說什么也看不上權叔。可家里父母卻不管這個,就看上了權叔家的條件,說什么都得讓女兒嫁過去。
就這樣,珍姨拗不過家里,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嫁給了權叔。
結婚后,權叔一家拿著珍姨當寶似的供著,珍姨說什么是什么,爺仨從不反對。可珍姨總是看不上這一家人。不管權叔做什么,在珍姨眼里都是錯誤的。
結婚幾年,珍姨都不和權叔住一屋,每次權叔想和她親熱時,她都會特別的反感,總有一種自己被強的感覺。完事之后,她都會立刻把權叔攆出去,讓他去別的屋睡覺。
即使這樣,權叔還是樂呵呵的。在外人眼里,珍姨嫁給權叔,就是鮮花插在牛糞里。可在權叔心中,他能娶到珍姨,也是前世修來的福。不管珍姨怎么對他,他都毫無怨言。
可越是這樣,珍姨就越看不上他,覺得他沒有男人氣概,純粹就是一個窩囊廢。于是她罵他,他不言語。她氣大了,伸手打他,他也不還手。任她耍橫撒潑,他都一如既往的慣著她。
日子就這樣一年一年的過去了。珍姨先后生下了兩個兒子。
就在小兒子兩歲的那年,全國都實行了包產到戶。這下子人們的生活狀態就更加自由了。于是,權叔就一心撲在了自家的那幾畝薄田里。而珍姨就更自由了,三天一趕集,兩天一上街,總之是有事兒沒事兒就往外跑。
越是往外跑,接觸的人一多,回到家里,就更加看不上自家那個窩囊廢男人。再有別有用心的人一忽悠,慢慢地珍姨的心開始活絡起來。
就在小兒子四歲的那一年,珍姨離家出走了。走時是說和別人出去做生意,最多半個月就回來。結果這一走,就是一年都杳無音訊。
家里的孩子,沒人管,大兒子剛上小學,小兒子還沒上學,從此這個家就亂了套,權叔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兒外,還得照顧兩個兒子。
只要有空,還到處打聽珍姨的消息。可珍姨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沒有人知道她究竟去了哪兒。
(三)
一年之后,一天權叔收到了一封來至河北的信。心想自己也沒有認識的人在河北呀,再說家里親戚朋友們都在這大巴山里。到底是誰呢?
打開來信,字寫得很好。可內容卻讓權叔傻了眼。信是珍姨找人代筆寫的。因為珍姨自己不認識幾個字,所以不會寫信。
信中說,珍姨被別人騙了,說是出去做生意,結果就被人騙到了離家好幾千里的河北。然后被賣給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光棍。珍姨知道真相以后,說什么也不愿意,可無奈那個男人把她鎖在屋里,不放她走。于是,珍姨每天就在屋里哭。哭的死去活來。
過了一個多月,村里人都知道男人買了一個漂亮的媳婦,可媳婦不愿跟他。于是,這村里的支書知道了,正好支書的弟弟當時也沒取媳婦,而且也相對年輕。當時二十八歲。珍姨當時才三十歲。于是支書一合計。找到了那個買下珍姨的老男人,恩威并施,就把珍姨從老男人手里又買了出來。條件是得讓她嫁給他弟弟。
于是珍姨就又被套住了。可好歹這次這個男人還算過得去。人高馬大的,挺實誠的一個人。在珍姨看來,和家里的權叔比起來,這個男人也順眼多了。于是,珍姨也不再糾結,就和男人結了婚。
之所以都一年多了才往回寫信,原因就是一來自己不會寫,二是這家人也怕珍姨和老家人通了信后,老家人找了去,到時候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一直到珍姨再一次懷孕了。而且也時不時想家里的兩個兒子。這才給權叔寫了這封信。主要內容就是讓權叔不要再找她了,她現在生活的很好。希望權叔照顧好兩個兒子。說以后有條件會給孩子們寄生活費的。
看完信后,權叔如遭雷擊。可事情已然如此,也沒有什么辦法。內心雖是痛苦,可生活還得繼續,兩個兒子還小,還得打起精神,日子該怎么過還得怎么過。
(四)
珍姨和第二個丈夫生活得還算幸福,男人挺疼她的。小日子一天天的過得挺紅火。珍姨覺得自己這回算是找到真正的幸福,可算是不和以前一樣,沒有人再會說自己嫁給了一個窩囊廢了。再說,這里的條件也比老家強多了,一馬平川的平原。出門再也不用步行,再也不用過那種肩挑背磨的生活了。她對現在的日子非常滿意。
盡管一開始還常常想念老家的兒子,可時間長了,再加上她又生了小孩,慢慢地就開始淡忘了那兩個孩子。別說寄生活費了,后來干脆連信也不寫了。
珍姨沉沁在自己的幸福生活中。時間晃眼即逝。一晃在這里已經生活了十七年了,本以為能和這個自己心怡的人生活一輩子。可往往事與愿違。
一天,男人開著拖拉機出門拉沙子,(農閑時他就會開著拖拉機拉沙子賣)沒想到下午就傳來噩耗!男人出了車禍。當場就死了。
這下子珍姨可慌了神。哭哭啼啼也無濟于事。在家人的幫助下,安葬了男人。生活的負擔一下子壓在了珍姨的肩上。大的孩子初中剛畢業,小女兒還在上小學。往后的日子該怎么過啊!這下可愁壞了珍姨。
(五)
兩個月后,有人給珍姨介紹外村的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光棍。為了生活不至于太苦,珍姨決定嫁過去。
可兒子說什么也不和她一起改嫁,再說大伯哥,就是村支書也不讓她帶著兒子走,兒子于是跟著大伯過。珍姨就帶著小女兒改嫁了。
這個男人對珍姨也還算可以,也出錢供珍姨的女兒上學。畢竟沒有取過媳婦。老了老了能取到個寡婦也算一輩子沒白活。
日子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了十多年。女兒高中畢業后,沒考上大學,出去打工去了。然而從此也不再回珍姨那兒。每次放假都回老家大伯的家。
十年里,留在大伯家的兒子也取了媳婦。女兒也不再找她。偶爾珍姨去看兒子女兒,哥倆對她都愛搭不理的。這讓珍姨感覺十分傷心。
為此珍姨常常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最近一年多時間,還老是感覺胃部疼通,身體也一天天不如從前。
后來去醫院檢查,結果沒想到,珍姨居然得了肝癌。這下老頭著了急。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冤的那個冤大頭。給別人辛辛苦苦養了十年的女兒,到頭來不認他了,老了老了,取個后老婆本指望能照顧他,這下倒好,反過來還得照顧她,還得花錢給她瞧病。再說這個病也瞧不好,到頭來,錢花光了,人也死了,豈不是鬧個人財兩空。
老頭越想越氣。一氣之下,給了珍姨一萬塊錢,把她從家里攆了出去。說什么好聚好散。珍姨苦苦哀求,老頭硬是不再讓她進門。
再說倆人雖在一起過了十多年,可沒有領證,也不算真正的夫妻。無奈之下,珍姨只好回去找兒子,可兒子也不接受,兒媳更是破口大罵。連門都不讓進。
珍姨此時真是走投無路了,想想自己這一輩子。過的這叫啥日子啊!
還好老頭給了她一萬塊錢,再加平時自己偷著攢了點兒,手里總共有兩萬多塊錢。不行回老家投奔姐妹去吧。這些年,雖說沒管過自己的兩個兒子,可有錢的時候,自己也沒少接濟兩個姐妹。如今自己沒地方去了。回到老家,兩個姐妹總會善待自己的。
(五)
珍姨懷著復雜心情,拖著病痛的身體回到了自己闊別已久的故鄉。先是去了姐姐家,姐姐家的日子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好過,再加上年紀大了,吃喝都是兒子管,即使有心留下自己的妹妹。可天天還得看兒子媳婦的臉。
一開始,珍姨手里有點錢,買個菜啥的都她出,可自己有病還得吃藥。眼看錢越花越少,珍姨就不怎么出錢了。這下外甥媳婦不干了。天天指桑罵槐。弄得珍姨也不好意思老待在姐姐家了。
轉臉去了妹妹家。這也算是娘家,因為家里沒男孩,妹妹就招了個上門女婿。可畢竟父母早就不在了。妹妹家好過點兒,可妹夫也是個二楞子。說話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每每說話,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讓珍姨倍感憋屈。再加上自己的病越來越重。半年后終于倒下了。
(六)
妹妹趕緊找了車把珍姨送去了醫院。用珍姨手里僅剩的五千塊錢交了住院費。讓珍姨住進了醫院。然后就不打算再管了。
權叔知道珍姨住院了,隔天就去醫院看望她。得知她現在的情況后,權叔沒有猶豫,決定留在醫院照顧珍姨。并通知了兩個在外打工的兒子。
兩個兒子沒有回來看望他們的母親,對于這個媽媽,兩個兒子是陌生的,她除了給予了他們生命之外,可說沒有盡到過一點點做母親的義務。
在兩個兒子的成長過程中,經受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難。小時候上學,孩子們有意無意的會取笑他們,常常說他們的媽媽跟人跑了,說他們是有娘生沒娘養的野孩子。他們會被一群孩子欺負。常常會和別的孩子打架。就因為他們的媽媽拋棄了他們。讓他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還好,權叔對他們有著正能量的教育。雖說兩個孩子都沒上過多少學。初中畢業就輟學了,為了給權叔減輕負擔,兩個孩子都老早的出去打工了。
兩個兒子都很自立。而且都混得挺不錯的。在外打拼多年,如今都小有成就。大兒子有了自己的建筑工程隊。小兒子在深圳一家制鞋廠當技術員。而且都結婚生子。家里蓋上了三層小樓房。兒子們都開著奧迪車。而且不讓權叔再干活兒,讓他在家好好的安度晚年。
可權叔閑不住,還是在家種點菜,養點豬。老說過年兒子們回來,好有肉有菜吃。曾經的苦日子,總算過去了。如今權叔一家的生活是越過越紅火。老頭也算是苦盡甘來。
如今,看見珍姨這個樣子。權叔實在是不忍心不管。在權叔的心里,他一直都沒有忘記珍姨。盡管珍姨拋棄了他和孩子們。可他還是始終拿珍姨當他的妻子。就好像她只是出門辦事兒去了,早晚會回來的。幾十年了,她終于是回來了。雖然她回來并沒有去找他。可當他知道她生病住院后,第一時間就去看望她。
在權叔心里,他始終是感激珍姨的。珍姨給他生了兩個兒子。雖然這些年過的不易。但現在他老了,能和兒孫們在一起過上天倫之樂的日子。能讓他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他感激珍姨。
現在珍姨沒人管,他得管。兩個兒子沒有反對他,并給他寄回了錢。雖什么也沒說,但權叔知道,兒子們已經從內心原諒了他們的母親。不再和過去一樣恨她了。不然兒子們又怎會寄錢給他。其用意不言而喻了。
一個多月了,珍姨的病每天都在加重,這幾天老是處于昏迷狀態。醫生告訴他,珍姨沒幾天活頭了。這些日子里,珍姨的姐妹偶爾來看看她,也是來去匆匆。沒有人主動提出要照顧珍姨。
權叔一直在醫院里照顧她。一開始,珍姨還有些難為情。覺得很別扭。可一看自己平時極為照顧的姐妹,到了關鍵時刻,卻沒人念舊情。手足之情也僅僅是靠金錢來維系。真是悲哀。
反到是自己曾經傷害過的人,不計前嫌。在自最需要人的時候,以德報怨,不離不棄。這讓一向心高氣傲的珍姨,內心百感交集。且又羞愧難當。
一個多月來,珍姨總想對權叔說點什么,可又不知道怎么說。今天,珍姨的精神狀態有所好轉,她知道這不是什么好兆頭。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回光返照吧。
她緩緩地睜開眼睛,看見權叔滿臉疲憊的樣子。她的心真的痛了。她有千言萬語想對權叔說。可說再多又能改變什么。想想自己這一輩子,東跑西顛,到頭來落了個無家可歸的結局。是自己最對不起的人,在關鍵時刻,照顧她,關心她。說實在的,真有些無地自容。
她動了動嘴,半晌才又開口:“權哥,謝謝你。這些年,我早就知道自己錯了。可我沒臉回來見你們,我知道,孩子們都恨我。是我活該。我對不起你,對不起兩個孩子。我知道,我現在說什么都晚了。可我還是要對你說一句,我真的對不起你。不求你能原諒。我知道,我沒幾天活頭了。我就想說。我哪天要走了。你要不嫌棄,就把我帶到你家附近。讓我在那邊離你近點,也算了卻我的遺憾吧!”說完又合上了雙眼。兩行淚水順著臉頰淌下!
(七)
半個月后。權叔家的菜地邊上,一座新墳頭上還堆放著幾個嶄新的花圈。一陣風吹過,花圈上的鉑紙發出了嘩嘩啦啦的響聲。好似珍姨幾十年前無休無止的牢騷和謾罵。
菜地里,權叔正在拔蘿卜。站直身子,瞇起那雙本就不大的眼,天邊升起一輪圓月,好似今晚格外的明亮。權叔看了看那個新墳頭,他無奈的搖了搖頭。他笑了。
門口,小孫子在喊他:“爺爺,快點回來,我小叔等著你的蘿卜燉排骨呢”。“呃呃,這就來!”
看看近處的墳頭,再看看遠處的山巒。兜兜轉轉,幾十年。明亮的月光灑在新墳上,灑在山坡上,灑在了小樓頂上。嗯,地球是圓的,轉了一圈還是得回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