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你,老師想到了一個詞——脫胎換骨。剛來星韻那個調(diào)皮搗亂、愛做惡作劇的小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按時完成、課后友愛同學的小星。祝賀你,也為你取得這么多的進步驕傲!更希望你能再接再厲,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掌聲!相信終有一天,你會成為父母、老師、同學心中的驕傲!”
這是這學期我給小星同學的評語,重讀這份評語,心中升騰起的是對教師這份職業(yè)的幸福感。剛進入小學時候的小星,用“混世魔王”來形容他都不為過。上課時習慣差,幾乎不聽課,一分鐘不能停,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在宿舍,當自己的零食沒有了就偷別人的;還會在別人已經(jīng)睡著時故意大叫,影響舍友休息……多次和其家長溝通,家長并沒有重視起孩子的問題,有時甚至覺得老師在故意針對她的孩子。直到有幾周小星在教室脫我們班級女生的褲子,這不僅僅是惡作劇了,這次欺負同學的性質(zhì)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我思慮再三,找其家長溝通。在詳細描述了小星在校的情況之后,他媽媽不再避重就輕,終于肯放下面子正視孩子的問題。小星媽媽和我聊起了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軌跡,我不禁替這個孩子揪心起來。他爸爸常年不在家,每年見面的時間不超過五天,他們在一起的時間爸爸也不會和孩子溝通,給他買了玩具后就不再管他。小星媽媽工作也忙,基本都是保姆帶。常年的親情缺失讓孩子感受不到愛的聯(lián)結(jié),他沒有與人溝通的能力、處理矛盾的能力。
當老師和家長合力重視起來,小星的問題開始有了答案。作為他的班主任,我不再一味去找他的缺點,而是用放大鏡去尋找他的優(yōu)點,當他有一點進步便大大表揚,肯定他的改變,這也是他繼續(xù)進步的動力。我知道,對小星這樣的孩子,從小所受的關(guān)注很少,其實他特別缺少關(guān)愛,當他能直接感受到老師的愛,他會特別珍惜,從而變成他進步的動力。他的媽媽也輾轉(zhuǎn)南京、杭州求醫(yī),希望能從醫(yī)學的角度去剖析他的問題,從源頭上改變他。我們雙管齊下,但有一點是共通的——我們都在用愛去感染他,改變他,促進他進步。漸漸地,小星的惡作劇變少了,他臉上的微笑變多了;他搗亂的次數(shù)變少了,對老師、家長的依戀變多了。我和小星媽媽都松了口氣——我們選對了教育方法。
干旱時節(jié),小樹把葉子蜷縮起來。園丁A視而不見,小樹渴的無法存活;園丁B很愛控制,不辭勞苦地把葉子一片片扳開,結(jié)果小樹失水過多旱死了;園丁C通過表象看到了小樹的需要,及時澆水,小樹得以存活,葉子一天天茂密。作為祖國花朵的園丁——老師,我們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該選擇做哪種園丁?我們選擇有方法的愛,這是孩子進步的動力,這也是我們職業(yè)幸福感的來源。愛+方法=成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