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最多的就是朋友這個詞,很多文章說交這樣那樣的朋友,也有的人說遠離這樣那樣的朋友,后來留在身邊的大概也沒幾個朋友了吧!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近半個月來總是無所事事,也不完全是吧,忙忙碌碌的卻總是碌碌無為,沒有看到任何成績,原先打算的每個周末都出去走走,然而運氣總是與我過不去,每逢周末基本都是下雨天,近半個月的梅雨季節,也沒有一個玩伴,不是打打游戲就是看看小說,周末的假期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的流逝了,如手上握不住的沙......
在幾周前,在一個地攤上買了兩本書,剛剛買的時候是打算花點時間看完的,奈何第一天看了一半,就再沒有想起過這回事了,直到今天,又翻出這兩本書,翻看起來,接著之前的繼續看,這本書是盧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當初選擇這本書的時候就是被他的書名吸引了才買的這本書,還有一本是俞敏洪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本書是我領路老師介紹的,當時買來的時候還曾想一兩天就看完的,卻拖到現在都還沒有看完,實在是愧對老師的期望。
“總之,有些人后來就再也沒見過了......”這是《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書中的一個標題,看完這章我感觸很多,雖然我至今只經歷了二十個年頭,但這二十年中還是有太多太多的人沒了聯系,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我們每個人都在趕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自己的生活。他們有的曾經和我有著一致的目標,愿意停下腳步,愿意在那荒唐的歲月里陪我一起認真的走過,最終大多數人都離去了,到最后這路上所寥寥無幾,我經歷過,我知道他們會不可避免的離去,也不會去強行挽留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去走,能在某一段路同行已經是我的榮幸了,我還有什么可以去強求的呢?
我不喜歡說再見,因為真的害怕說了再見就真的再也不見了。
在我的同學錄里面有很多都留有“友誼常在”之類的字眼,那時候很流行同學錄這樣的東西,現在應該都是互留企鵝和微博了吧。但有的人還是莫名的失聯了,曾經熱鬧的群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默。
“倒不是不想去聯系,是怕聯系的時候只剩下一句‘好幾不見’一句‘最近還不錯’便無話可說了”這是盧思浩的原文,我們都會害怕友誼變得似是而非。也因為漸漸的走向各自的軌跡,偶爾想起,只是害怕打擾,所以不再聯系了。最后卻是真的再也不見了。
有那么一些人,萍水相逢,卻又一見如故,就連認識的方式都變的莫名其妙,一起聊天,一起吃飯,一起唱歌,但又在某一天這些突然的全部消失不見了,就算在一個城市的都很難再見一面,那些失去緣分的人至今再也沒見過了。
有些人如果一天不去聯系,兩天不去聯系,三天不去聯系,慢慢的,彼此就成了生命中可有可無的角色,想想卻是無奈,也只能無奈。
那些戀人未滿的人,走在一起的時候總感覺那么自然,最后卻還是杳無音訊。那些愛過恨過的人,總是在經歷很多過后分開,仿佛分開好似命運路上注定的結果。
世界沒有公平,有些人拼了命想要進你的世界,而你記得的只是匆匆路過的一個陌生人的側影,有的人愛了你很多年,你卻愛上了一個只見過幾面的另一個人,世界就是如此的殘酷,我們只能去適應這個世界。
不過還好,有那么多人的離去,當然也會有人停留,他們人不多,也沒有經常見面,但從未疏遠,偶爾的消息,就能把我們緊緊的聯系在一起,有你們一起回味那些年,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總之有些人后來真的再也沒見過了。杳無音訊的沒有任何消息。”
對于那些陪伴至今的人,萬分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