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館進了一套法國繪本界的“造夢大師”——旁帝的作品,其中很多本號稱入選法國教育部重點推薦童書,并獲法國國家圖書館聯盟頒發的“最佳圖畫書獎”。艾薇蠢蠢欲動,就拿開面最小的一本先和小寶讀起來吧,結果真心被旁帝天馬行空的內容構思和率真不羈的畫風給驚到了。
繪本名字就叫《大滴大滴的眼淚》,講的是:
麥羅羅的爸爸是一輛出租車,他用自己的肩膀載客送客,而麥羅羅的媽媽則負責照看十字路口那些用來當作紅綠燈的小鳥們;工作越來越辛苦,爸爸媽媽的個子變得越來越矮,直到有一天,爸爸媽媽不見了,傷心的麥羅羅流出一滴大眼淚。意外就此出現了:從那滴大眼淚里跑出一對雙胞胎姐妹——眼淚仙女和歡笑仙女,她們開始幫助麥羅羅,給了他一些目標任務,只要完成了就能跟爸爸媽媽重聚,并擁有一個新家。于是,麥羅羅踏上了他“帶著眼淚重建幸福”的旅程。
也許,單從簡介還看不出旁帝的造夢水平,但是配合上繪本畫面中的各種細節,艾薇終于理解了“天馬行空”在旁蒂這里是如何被實現的——訴諸于萬物的生命力、平等的愛、自然激起的情緒以及回歸孩子視角的繪畫技巧,旁蒂張開了他想象力的翅膀,為我們呈現了一則正視悲傷與困境、鼓勵勇氣和信心的童話。
首先,天馬行空表現在旁蒂故事對象的絕對生命力上,所有物品似乎都有生命,都在傳達情緒,都有喜怒哀樂。在早教中,我們常說,一個因為怕踢疼桌椅、即便自己不開心也不會將情緒發泄到物品上的孩子,你還擔心他以后會傷害別人、危害社會么。所以,旁蒂在繪本中賦予大量物品以生命力,與其說是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不如說是他想傳達給孩子們的普世同理心發揮了作用。
比如,故事第一頁,這樣寫道:
墻壁、屋頂和窗戶都離開家,到其他地方生活去了,只有門留了下來。
而在描述麥羅羅媽媽工作對象——紅綠燈的時候,旁蒂用了紅綠燈鳥來表現這個充滿生機的世界。
再看在麥羅羅尋找爸爸媽媽的旅途中,還有紙巾化作了鳥,飛來擦干麥羅羅的眼淚。
其次,“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藝術表現離不開繪者對“情緒”因素的把控。這種把控一方面是將繪本主人公的情緒通過繪本傳達出來,另一方面也包括用畫面來激發讀者小朋友的情緒。從這個層面上講,旁蒂實在是表現情緒的高手。
看看下面這張圖,像不像電影《盜夢空間》中的畫面,這是麥羅羅發現爸爸媽媽不見了之后走上馬路看到的景象——橫道線似乎都變成了陷阱,失去家人的迷茫讓再平常不過的馬路都顯得充滿混亂與險阻。
再看下面這間用眼淚做成的房子,有導讀說這本繪本是要引導孩子們去認識眼淚——它既是憂傷的產物,幫助人們宣泄心頭的難過,又是重新出發的開端,人們哭完了就可以滿懷希望地走向人生的下一個目標。旁蒂構建的傷心屋正是用一個小女孩的眼淚建成的,眼淚訴說了她的憂傷,它蔚藍、溫柔、深邃,但同時它也含著堅強,就像磚瓦一樣可以堆造起一件屋子,承載人們心里的難過。房子造好了,傷心事就訴說完了,小女孩就離開了。麥羅羅也是一樣,他離開傷心屋去尋找一片魚鱗,而建造一個新房子需要一滴眼淚和一片魚鱗。
當麥羅羅找到魚鱗的時候,畫面充斥著可以令孩子們安全、歡樂的內容,都是巧克力雪糕、蛋糕、餅干、糖果等一切甜蜜的食物,花啊魚啊小動物啊都開心地品嘗了起來,畫面下方還有兩只小熊擁抱在一起,慶祝這個美好的時刻。小讀者看到這里,快樂的情緒被再次帶入,這個安排是象征著淚水之后的快樂吧。
最后,想象力大師們的共性——把一切回歸到孩子的視角。還記得大衛.威斯納畫的《三只小豬》里,那些從天上掉下來的文字么?旁蒂也用了同樣的方法,賦予文字以生命力,從坐著眼淚氣球慢慢下降的麥羅羅的視角,展現給我們神奇的轉機——
這幢新房子是麥羅羅歷經艱辛,有所感悟后的產物,它必須在視覺上就有沖擊力,它高大、漂亮,讓孩子們覺得一切都值得,覺得淚水之后等待我們的將是無比的美好。于是,旁蒂用跨頁的開面展示了這幢新屋。而麥羅羅意味深長地說到:“我以前不知道原來房子是這樣造起來的。”
這就是旁蒂天馬行空又飽含意味的繪本,畫面細節豐富、人物表現生動。艾薇初次和小寶共讀,大概只窺到了作品的一兩個特點,我們會繼續讀旁蒂的繪本系列,領略造夢大師的無限想象。
關于作者:克勞德?旁帝(Claude Ponti),1948年生于法國Lunéville(洛林地區),曾在斯特拉斯堡學習文學和考古,后在AIX-EN-PROVENC美術學院學習。1969年來到巴黎。他學過繪畫、雕刻,曾為快報、世界報等雜志社畫插畫。集畫家、雜志插畫家、繪本作畫家于一身,他于1985年創作了他的第一本兒童繪本《阿黛拉的圖畫書》,這本無字書原本是他專為這一年出生的女兒所作的“獨一無二”的書,并沒有打算發表。 1986年,被Gallimard出版社出版,獲得巨大成功。此后,他不斷給大小讀者帶來驚喜。他的每一本書,都充滿詩意、幽默,并包含有趣的文字游戲。?旁帝被稱為能和《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的作者卡羅爾相媲美的作家,曾獲法國童書界最高榮譽獎項“魔法師特殊成就獎”、法國國家文化圖書館聯盟頒發的最佳圖畫書獎、意大利撒丁島首屆兒童文學獎、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等。旁帝曾說:“喜歡。我喜歡。我喜歡孩子。喜歡自然的那種,不加糖,不加鹽,不加水果,沒有攪拌過,沒有打磨過的孩子。”????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微信訂閱號IPBHshanghai,或簡書留言、供稿,一起交流分享繪本閱讀體驗;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