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7年9月16日,赤峰是個和風煦日的日子,我們一行四人與眾教育同仁齊聚匯鑫賓館,有幸參與“中國好老師――全國中小學班主任研討會”,聆聽了堪稱當代大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歷時一天的精彩講座,一整天我們都深深地沉浸在李老師那充滿磁性,充滿智慧的語言中,李老師那饒有高度的教育情懷是我們這些早已安于現狀、不思飛躍的所謂的教育者無法企及的。一整天,我們就那樣靜靜的坐著;一整天,我們就這樣直直的盯著;一整天,我們就這樣不由自主的拍擊著手掌;一整天,我們就這樣情不自禁的與教育家共鳴……
? ? ? 是呀,第一次與李老師這樣面對面,李老師的每一個音容笑貌都似乎印刻在了我的心里,我的思緒肆意翻滾……
? ? ? 請原諒我這樣稱呼,只因李老師始終這樣自稱,一種極接地氣的稱呼,更讓我們在場所以人感到“大家”的風范,絕對的沒有距離,然而,李老師的講座,更是讓我們全場肅然起敬,全神貫注,場內座無虛席,掌聲此起彼伏,贊嘆之聲不絕于耳。李老師用愛詮釋了教育的真諦,用心體會著教育的幸福。喜歡李老師極賦幽默感的語言、喜歡李老師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有太多太多留給我們的是思考:
? ? ? 教育為誰?
? ? ? 我們走了很遠,卻忘了為何出發?
? ? ?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
? ? ? 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眼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大腦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
? ? ? 試想我們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該怎樣去踐行呢?
? ? ? 李老師語:教育的真境界之“真”在何處?堅守教育的良知,保持教育的樸素,遵循教育的常識。
? ? ? 叩問教育良知:
? ? ? 1.我們真的把孩子放在心上嗎?
? ? ? 2.給學生講的,我們信嗎?
? ? ? 3.我們讓學生做的,我們做嗎?
? ? 4.自己一灘污泥,有什么理由和資格說“恨鐵不成鋼”?
? ? ?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缺少了思考,缺少了對真教育的思考,如果我們足夠熱愛、如果我們足夠細心、如果我們足夠努力、如果我們足夠勤奮,再加上時時的反思,你一定發現一個新的自己,一個令過去的自己感到驚訝的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現在的自己無法估量的,我們有多少能量你自己根本不知道,那么是什么讓我們如此平庸?如此安于現狀?
? ? ? 李老師語:我不領先,但我在行進,我并不優秀,但我很幸福。
? ? ? 我個人認為,如果你還沒有體驗到做教師的幸福感,那么就不是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如果你一天下來只覺得累,那么你需要改變心態了。有時候我們會感嘆教育體制,有時候我們會抱怨教育現狀,然后心里便有了職業倦怠,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其實改變一種心態,改變一種思維方式,我們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堅持下去, 你會驚訝自己的改變。
? ? ? 然而更多時候,我們只關注了我們與教育家們時空的差距,只主觀臆斷自己不會、不能、不行……所以每一次聆聽,就只會心潮澎湃一時,曇花一現間歸于平靜,殊不知我們缺少的是自我,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丟失了屬于自己的那份精彩。
? ? ? ? 李老師講,在他這半生教育生涯中,沒有一個學科帶頭人稱號,沒有一個特級教師獎勵,甚至于沒有一個一等獎,那么是什么讓他最終成為一個“中國式蘇霍姆林斯基”呢?筆者認為,是那份執著于教育的情懷,是那份滿是責任的愛,是那份不懈追求的平凡之心。
? ? ? 之前,我多次聽到很多人談過:做教育首先要摒棄功利心,我并不明白何為功利心,至此,在這么多教育前輩的指引下,我終于明白何為此?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也便釋然了,真正摒棄了功利心,你才會真正體會到教育的幸福,才會讓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動起來,才不會為了完成敘事而去網絡敷衍,才能潛心去追求屬于你自己的精彩。
? ? ? 如果我們摒棄了功利心依然不能有絲毫的改變,那么我覺得真該換換職業了,正如李老師所言,如果你對自己的職業不滿,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改變職業,要么改變職業心態。
? ? ? 伙伴們,我們沒有理由懷疑,我們就是一名教師;我們沒有理由躊躇,我們就是一名教師;我們有理由追求,因為我們是一名教師;我們有理由幸福,因為我們是一名教師。
? ? ? 如果仍然沒有找到讓自己發揮潛力的方法,那么讀書吧、思考吧、反思吧、寫作吧!一段時間之后,你會為自己的改變而感到驚奇。
? ? ? 我們可以平凡,但我們絕不可以平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