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社會,瞬息萬變,快到讓人應接不暇,招架不住。然而社會總是在發展,固化了幾千幾萬年的人腦卻不一定跟得上節奏。
人腦都是有惰性的,喜歡安逸,喜歡享受,社會在發展中,來不及告訴人腦要與之共進退。
領悟了其中道理的,發奮圖強,逆流而上,終成天之驕子,人中龍鳳;但我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卻注定在平庸無奇中度過一生。
你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上班時間刷刷微信,聊聊天,逛逛淘寶,集中在工作上的精力和時間很少,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
工作中你人云亦云,偷懶抹滑,能稍作一點決不多做,對領導安排的額外任務牢騷滿腹,抱怨不斷;
晚上回到家,晚飯后就賴在房間里刷國產劇,刷韓劇,鼻涕眼淚哈喇流一堆,一晚上又過去了;
你在微信公眾號里搜羅了一堆書單,也已經買來準備看,可你前年買的書今年都不一定翻過;
你也想變得更好看,讓男神青睞自己,可你常常妝都懶得化,面膜也不做一個,每天頂著張油光滿面的臉就出門了;
你也看不慣自己身上旁逸斜出來的肥肉,下決心要減肥,可堅持不了兩天就再也不想堅持了;
你想攢錢買只奢侈品包包犒勞自己,又覺得要辛苦幾個月才能攢下這些錢,漸漸地又將這事拋之腦后;
你也想躋身上流社會,光芒萬丈,可總覺得前途渺茫,生活艱辛,你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或努力才能達到,于是你又很快放棄了。
你想創業,可前途未卜,你一直瞻前顧后,最后被別人搶得先機,別人做起來了你又悔不當初;
你想辭職去尋找更好的發展空間,可你沒勇氣,你怕周遭人說你心性不穩,跳槽不斷;
你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你害怕跟別人不一樣,新生活也沒有以前的環境舒適,待遇好,思前想后,你又開始了溫水煮青蛙的生活,逐漸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
你明知自己再努力一點,會比現在過得好,或者你也可以創造奇跡,可是你怕吃苦,怕所有未知的東西,你擺脫不了自己的安樂窩,舒適區;你每天看似奔忙,其實一直都是在停滯不前。
比爾蓋茨說,他一周無論多忙,都會抽出一天時間來思考,到一個無人的小島上,自己靜靜地思考,做總結,做自省。
我們每個人看起來似乎都挺忙碌,可是也極少有人愿意停下來想想,自己在做什么,或者自己怎樣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們在活著,我們活成了眾人的模樣,平淡無奇,庸碌無為。沒人規定我們要活得平庸,可大多數人在潛意識里,并不認為自己能做出什么驚天大事,一番偉業。
可是我們就只能這樣平庸下去了嗎?那自然不是。
馬云當年若是選擇做杭州師范的一名優秀教師而不是去創業,我們也看不到今天的阿里巴巴帝國;
劉強東若不是舍得下名牌大學生的面子到中關村賣碟片,也看不到今天日益雄起的京東;
任正非若不是當年破釜沉舟,下海經商還債,我們也看不到如今當之無愧的企業家和得到全世界認可的華為。
重要時刻,一定要對自己下狠手,狠逼自己一把。
我以前一朋友,將近30歲的年紀創業失敗,背了90多萬的巨債,家中情況又糟糕,父親癱瘓,母親仍以務農為主,家里常常捉襟見肘,入不敷支,家里本來常常靠他支撐,而今情況愈加困難。談了10年的女朋友此時也跟自己分手了。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重新回公司上班。每天從城區的公司坐車回自己在鄉下租住的小屋時,他都忍不住掉淚。他不知生活怎就成了這般模樣,一身債務要何時還清。
于是他拼命工作,拼命加班,幾乎不休息,把公司的銷售資料看了不下20遍,然后每天不停地約見客戶,拜訪客戶。一年的時間里,他賺了70多萬,還清了大部分債務,如今仍是公司遙遙領先的 top sales。
當然,他能這么努力,自然和當時環境有關,但如若自身心理素質不好,怨天尤人,恐怕早也被債務壓垮,無從翻身了。
還有一朋友,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他來自農村底層,家境同樣不如人意。他想多賺錢,想在這個城市立住腳。他開始時每天騎自行車整個城市跑客戶,一年騎破四輛自行車;第二年,公司給他配了車,他輕松了些也更快了些;他干了幾年積累了一筆錢,于是決定自己出來單干。五年的時間內,幾千萬的別墅,百來萬的車,都有了。
所以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那如何讓自己也可以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呢?
第一,克服恐懼,樹立自信。
博恩.崔西在《自信的力量》中說過:你恐懼的都是一些不存在的事物,這些恐懼讓你裹足不前。把那些恐懼剔除掉,你要相信你自身就具有巨大的能力與天賦,這些能力和天賦將伴隨你一生,助你取得成就,過上富足的生活。
有項調查顯示,獲得巨大成功的人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他們有異于常人的自信。當你的自信心強大到你認為可以做成任何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你的未來將不可限量。你的身上散發著巨大的能量,生活將不會是漫無目的。你會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自己,對待其他人。
擁有堅定的自信,你必將成為人中翹楚。
第二,自我分析和自我發現,找出自己真正擅長或喜歡的事。
美國前幾年有本暢銷書叫《做事順心,財富自來》。書中提到,幾乎所有快樂的成功的男女都會說他們的成功是因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生活中之所以有很多人每天混天寥日,皆是因為他們所做的工作并非自己的心頭之好,多數人工作都是為了生存,只有少數人從事了自己的愛好,從而更容易獲得成功。
所以,想要成功,沒有什么比做你擅長和喜歡的事更快了。
因為喜歡做,你不會太計較付出,甚至無薪無酬也愿意去做。所以你無意間也會把事情做好,真正做好了,自然會有人認可賞識你,剩下的財富,名譽什么的,都是一并附加贈予你的。
但是也有人會說,我并不知自己擅長什么,也不知自己喜歡什么。那好,先找張紙,自己分析下:工作中我比較擅長做什么?或者是,做什么的時候我最開心?
第三,集中精力,專注于某件事。
奧里森.斯威特.馬登在他的書中曾說:人類中的偉人都是注意力相當集中的人,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目標。
一個普通人在擁有普通能力的條件下,把自身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單一的目標中,將會獲得巨大成功。這也是我們常常所說的“1萬小時法則。”相比而言,那些目標分散,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根本沒有機會或少有人能獲得成功。
你若為實現夢想,實現目標而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會讓自己的情感更加濃郁,渴望更加強烈。這種關注度也會不知不覺幫我們吸引來所有可用之人,所有可用之源。
對目標的渴望愈強烈,行動力越強,不自覺便會拉近你和目標之間的距離。
第四,要擁有強大的自控力。
首先,如何學會自控?斯坦福大學麥格尼格爾教授在《自控力》一書中提到,提高自控力的兩種最有效的辦法是鍛煉和充足的睡眠。
因為心理上的自控力是和生理上的自控力相連接的,生理上自控力強了,久而久之,你做事情的時候,身體也會調到相對應的狀態,使你心緒更平穩,更有利于事情的開展。這也就不奇怪,為什么許多優秀的人都是喜歡鍛煉,并能控制自己身材的人。
其次便是睡眠,研究也發現,若你一天睡眠不超過5個小時,你第二天就會無精打采,疲憊不堪,暴躁易怒,從而做事的效率降低。而你睡眠充足,頭腦清晰,運轉靈活,做事的效率自然也高很多。所以想要每天有個好狀態,充足的睡眠不可少。
最后,循序漸進采取行動。
每一天都保持清晰的視野,循序漸進的采取積極行動。你先要思考,策劃,而后再在行動上推動。快節奏是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行動越快,感覺越好;行動越快,你就越有活力;行動越快,你的自尊和自信程度就越高。最終,你的成功無人可以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