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華農擼過牛,下午依然是牛,不過牛的不是我,是奶。
燕塘有四個主要生產基地,分別是廣州開發區、澳新奶源基地,陽江奶源基地,陸豐奶源基地。每個奶源基地都會有2000到4000頭奶牛的一個養殖規模。
牛奶品質對各項環節均有較高要求,一步錯則步步錯。燕塘是一體化全產業鏈運營的上市公司,從生產到運輸,都進行了嚴格把控,以保障牛乳到達消費者餐桌上的品質。
公司的長期規劃是:深耕廣東、聚焦灣區、覆蓋華南,邁向全國。協調全產業鏈的發展,種植養殖、食品加工、營銷網絡、物流運輸、資本運作五大板塊,建成現代化乳業產品集團,到2030年實現營業收入50億元。
企業文化
大股東農墾集團的介紹
燕塘的歷史故事。燕塘成立于1956年,在劉少奇、周恩來、陶鑄、朱德到燕塘指導工作的時候,你們可能還沒出生。
曾經的憑票購買、空運奶牛、到原奶供港、六運會和九運會,燕塘融入了廣東走向開放和富裕歷史的一部分。
生產線,牛奶一盒盒像機關槍噠噠噠噠冒出來。從生產場景看,基本實現全自動化,沒有員工在操作。
三條生產線各有特點,來自德國和瑞典的灌裝生產線生產200Ml磚型無菌奶,中國生產線生產巴氏杯裝奶。
鮮奶生產線處于休息狀態,等到傍晚才會開足馬力生產,然后像晨報一樣投遞出去,令訂購鮮奶的用戶每天早晨獲得更新鮮的營養補給。
凈化空間,“抽廢風”和“無菌風”,一系列操作,里面不會滋生細菌。從奶源地運輸過來的原奶經殺菌加工后灌裝。
看完盒裝杯裝生產線,我們再看看把它們打包成整箱的包裝線,庫卡機器人機械臂助力自動化生產,大幅節省人力。庫卡機械臂會把一箱箱牛奶像拼圖一樣拼好、取下、收納,進倉庫。我同時也是庫卡母公司—美的集團的股東。
倉庫,牛奶自動裝進里面分層擺好,等待被喝,這倉庫能擺154萬箱牛奶!
牧場直播,擠奶廳的奶牛們不住轉圈,機器自動擠奶,不用人擠,圣母們可能會想,是不是不“人道”?制造業這樣很好,但牛可能和人一樣有情緒,農業工業化,兼具衛生與效率的同時又會不會影響口味?我不得而知,反正我們喝的奶就是這么來的。經濟環境和牛奶行業價格戰也在倒逼企業改善效率。
牧草方面,燕塘會種植玉米等,混合苜蓿草,燕麥草和其他幾種打碎喂牛,全產業鏈,夠不夠全?
產品展覽,樂比奶是面向兒童推出的新款,量也相對小,120毫升。
牛奶知識知多D,手把手教你怎么喝、喝多少、什么時候喝。
最后是檢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室,燕塘擁有的設備一覽,相當先進,辦公氛圍也很好。
公司準備了產品品嘗和進一步交流,我因故耽誤,時間不夠,能看到華南最好的牛奶生產線已經滿足,下次有機會再仔細看看牧場,看牛奶的源頭。
燕塘牛奶我從小喝到大!
走出燕塘,鄰居是皇上皇和黃振龍,可口可樂大灣區生產基地正在建設,看來這塊是發展食品飲料產業集群的地兒了。
圖片無法復制顯示,請點擊原文:我從小喝到大:燕塘乳業參觀調研
微信公眾號:小修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