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孩子睡著了。
清明小長假的三天,盡量把孩子帶出去,曬曬太陽,看看世界。
這幾天過得很放松,沒有逼迫自己一定要打什么卡。
前些時間弄得自己很疲憊和有壓力,因為逼迫自己每天必須要完成什么,一旦發生個突發狀況,就會很難受。之前每天給自己安排了很多事,比如晨起日志、每日關鍵詞、每天要覺察、夢想早讀會聽課和分享以及作業......常常因為自己還有很多工作,還要上課,還要顧孩子等等經常會完不成,于是內在又有很大的自責感,指責自己不夠努力。我不斷向內看,不斷覺察自己,問自己為什么?
我到底想成長什么樣的人?我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我想做自己,我想做一個表里如一真實的人。
之前,我也有想過要成為一個奉獻的人,一個對他人而言有用的人,但后來我不這么想了,我只想做自己。人一旦對自己誠實了、寬容了、友好了,他(她)才會對世界如此,因為外在的一切都是內在的映射。
我想過什么樣的生活?之前我經常會去羨慕,會想,“噢,如果我能跟她那樣就好了。”慚慚地,我不這么想了,越來越專注于我的當下,驚醒地發現,我如此的幸運和幸福,我追求的一切就在我的身邊,我并沒有什么需要去羨慕他人的,我只要去發現就好了。
這幾天,我常常提醒自己活在當下。當我開始放下頭腦中雜亂的想法,關注當下孩子對我的微笑,當下美好的陽光、微風、花的芬芳......覺得我的生活好美,我真的好幸福。
這幾天,我沒有按時聽課,沒有逼自己一定要寫多少篇文章,一定要完成作業,一定要完成怎樣的分享...雖然我的頭腦一直在計劃,也動不動就提醒自己要完成這個了,要完成那個了。但我有意識的讓自己放松下來,沒有聽頭腦的安排。
我為什么要報這么多課?我為什么要變“優秀”?什么是“優秀”?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報了好些線上的課,很多都還沒有聽和消化。而且,我也有很多書囤著還沒有看。雖然看了《斷舍離》,也看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也還看了《極簡主義》,然而我依然還是在囤,依然讓我的生活堆積了并不讓我怦然心動的物品和消息。
為什么會如此呢?
我覺察到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如此,所以想變更好,更優秀。于是不斷報各種課,繼續買書,明明課都沒上完,明明書也還沒有讀完。
我不禁問自己,為什么會這樣?什么是優秀,為什么要變優秀?
好像自己陷入了一種迷思。
每天都會無意識去做一些本來沒有計劃的事情,經常會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看到誰發送了個什么,覺得挺棒的,還沒反應過來自己就在跟著去做了,并沒有問自己“這是不是我想要的?我在這個地方花時間和精力對于我的終極目標幫助有多大?”
我需要更了解自己,我需要確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對于我而言,“了解自己然后做自己”才是“優秀”。
我不自覺就去“比較”,不自覺就覺得自己不夠好,想變優秀。
這是一個怪圈,這是一個大陷阱。
我不應把自己圈在別人的評價體系里,這樣的話我就永遠在“比”,永遠沒辦法真正去做自己。
了解自己,跟著內心的想法走。
感恩日志
1.謝謝發生的一切事,幫助我覺察自己,幫助我了解自己。
2.謝謝這個清明小長假,跟孩子、家人聯結得挺好。
成功日志
1.堅持UPA瑜伽第六天。
2.堅持覺察。
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