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歷代帝王圖》又名《列帝圖》、《十三帝圖》,傳為唐代閻立本所畫,現存后人摹本。
? ? ? ?畫面從右至左畫著從漢至隋的十三位帝王形象:西漢昭帝劉弗陵、東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宣帝陳頊、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后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各帝王圖前均楷書榜題文字,有的還記述其在位年代及對佛道的態度,且均有隨侍,人數不等,形成全畫卷相對獨立的十三組人物,共計四十六人。
? ? ? ?我們現在看到的《歷代帝王圖》并非真跡,而是北宋之前的摹本,真跡早在北宋的時候就不知所蹤了。
? ? ? ?作者閻立本在唐太宗、唐高宗時的仕途比較順利,一直做到了右丞相,他可能是當時最有名、最能代表官方主流意識的畫家。此畫還有一說是唐代另一位畫家郎余令所作。
? ? ? ?當時作者可能是通過文獻對于這13位帝王的形貌以及人物性格、政治作為、不同的境遇命運來推想每個人的面相特征,然后在身邊找模特來作畫。我們現在看起來覺得好幾位帝王的服裝和面貌都極為相似,但若細細觀看,都能看出每位帝王的不同。每個人都試圖通過外貌細節,比如說表情、眼睛的形狀、胡須的長短軟硬、目光的不同視角,以及各自不同的姿態,或者一些簡單的配景來表現他們的不同個性。像在畫中相對而立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陳后主陳叔寶,后主似乎被北周武帝嚇得掩面聳肩,與北周武帝在一起,個頭矮了半截,看起來軟弱無力,毫無帝王的氣勢。
? ? ? 我們也不清楚是否原畫就只有13位皇帝,也不知道對于歷代帝王選擇的標準是什么,比如說秦始皇就沒有出現。這些帝王中既有雄才武略之輩,也有軟弱無能之人,選擇各類帝王畫成一卷,將這些歷史中的人物作為政治和歷史的例證,讓統治者“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起到維護統治的作用。
? ? ? ?原來《歷代帝王圖》從北宋末年開始一直都為歷代名人大家收藏,可謂傳承有序,但是到了清末民初的梁鴻志手中卻出現了變故。梁鴻志是《歷代帝王圖》最后一位中國收藏者,據記載此畫是從此人手中流落海外,現藏于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歷代帝王圖》作為國家的瑰寶,流落到海外,令人惋惜。在抗戰勝利后,梁鴻志以漢奸賣國罪被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