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貳拾肆
書影音210+
快門3500+
行程1728KM+
▼
本命年,無房無車無證的第24年,
認真生活,時常潦草,偶爾瀟灑。
2018年1月
一月初的什剎海,平日的周末,一輛小時候的冰上自行車,一群長不大的成年人,小時候不能盡的興,長大了可勁兒造,正午溫暖的陽光下,邊緣看得見暗流涌動的冰層,承載著百來人瘋狂的少年心。
2018年2月
這張照片是過年的時候在家拍的,過年這個事,對于我們這個年紀來說,是個很尷尬的事,小時候心心念念的年夜飯鞭炮紅包,如今換了一個身份,收不得,給得,過年是個“勞民傷財“的體力活。
而小時候不愿做的家務活,現在,還是不愿意做(不不,當做欣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看,一個陶瓷碗,一盆餃子餡都可以是景致。)
2018年3月
等了一個冬天的北京,始終沒有等到一場雪,三月中旬,臨近開春的某個周末,躺在床上就被電話吵醒:“下雪了!北京終于下雪了,我么要不要去故宮?”
這是這張照片的拍攝背景,ps:今年北京也還沒下雪!
中午十二點多趕到天安門廣場,等待進故宮的人群已經排到了地鐵口,原來只要這么一小點雪花就足夠吊起大家的胃口。那天出奇的冷,站在我前面的人,每隔五人一臺相機,是必要把這落地即化的冰凌,拍出雪落深宮的肅穆。
久居深宮的御貓在角落靜靜看著這一切。
2018年4月
四月,離開京城來到長安城,約見一年未見的朋友,選的青旅同舍遇到一個泰國小姐姐(我確定她是小姐姐),短暫的24小時同游,一起吃了網紅毛筆酥,介紹了國內適合學漢語的家庭電視劇,分享了“好看的男生都有男朋友了”的共同認知,以后去泰國玩,有了一個可以聯系的對象。
旅途最美的,除了大江大河,就是美麗的陌生人。
2018年5月
被一張網上瘋傳的畢業作品吸引,這張照片本以為是從背面拍攝,實際是360無死角“背面”,現在的藝術生都這么難以捉摸了嗎,腦回路已經不能get。
最終,因為難以理解藝術的奧秘,選擇了館外拍照,拍照這么簡單快樂的自嗨式娛樂,什么時候都不會讓人失望。
2018年6月
某個中午,公司樓下,當日北京城被藍天刷屏了,去吃飯的路中,停下來看天空,恰好拍下這個“鉆石”形狀的天空。我發現這個角度很久了,就差一縷陽光。
有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會有意外的驚喜。
2018年7月
兩個人,7天6晚的大西北之行。終于來到了我心心念念的青海,央視廣告里喊得“大美青海”,永遠比不上我腳踩在青海湖邊的油菜花田,在祁連山腳下奔跑,小心的在高原上轉圈的缺氧感來的真實,原來高原反應是如此恐怖又真切。
除了云南,這是第二個我來過還想一來再來的地方。
我看過沙漠下雨,
看過無人區的荒原風沙四起,
也看過層山間牛羊如織。
海拔4800m的純凈,你若是沒有來到這里,憑想象,是無能無力的。
這不是你以為的西北——青甘大環線2400公里 6天5夜的追隨,美skr人!
2018年8月
參加的第一場婚禮
8月,回家參加高中同學的婚禮,這是我參加的第一場“邀請我”的婚禮,新娘是高中舍友,17年的春節我見她時,她還在“曖昧期”,再見已在婚禮。
我們這個年紀,
不是感情穩定默默待嫁,
就是長期單身自我滿足,
瞎矯情。
2018年9月
有的等待是值得的,比如落霞,而有的等待是搞笑的,拍攝這張照片時,整個天壇祈年殿都空蕩無幾,人群密集區就在眼前這方最佳取景地,突然前方出現一對夫妻,眾人喊他們靠邊,那位男士倒退著行走一個趔趄摔倒在地,可能因為眾人面前出了洋相,又感到受到了驅趕,順勢盤腿一坐,不愿離開。
這倒算是今日出門最大的一場“笑話”。
你猜他爬起來沒
2018年10月
拍于濟南百脈泉,十一期間的全家出行,這張雖是擺拍的設定,但卻是抓怕的瞬間,自認為是最好的一張微笑,好到我媽那這張去參加了當地的攝影比賽還獲獎了。
我竟然是從微信群里看到我媽和獲獎照片的合影,才知道這回事,落款作者并不是我……
2018年11月
照片里的小姐姐是剛認識第二天就約出來拍照的姑娘,小姐姐只在北京停留兩天,第一天在地壇門口相識,第二天在紅磚美術館就拍出了年度最佳。
體驗了網紅一天,原來精致背后也是比比心酸。
網紅背后的故事:
2018年12月
最后這張拍于日常上班的某個時刻,地鐵十號線屬于北京地鐵軌道較深的一條,趕上沒有扶梯的一端,誰不是一步一個臺階地走下去,再走上來。
盡管北京地鐵已經竭盡所能的開發各種特色軌道,設著特色站點,但是最常見的顏色永遠是冷冷的銀質色,或帶模糊的反光,映出扭曲的人形,斑駁而匆忙的身形,或許只有銀色才能吸收。
別停留,地鐵會過,你會遲到。
每個停更的周末都會掉粉,然而今天我仍然沒趕上2018年的最后一刻發出這篇,思來想去,還是質量比較重要。
注:2018年一共發了32篇推文,關于旅游,關于攝影,關于生活。
遲到的年終總結,遲到的祝福。
祝你的2019年,依舊擁有18歲那年滿臉的笑容。
隋昕所遇:一個沒有靈魂的 90后脫發少女的深夜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