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我在縣城窄小的電影院里看過一遍,今天又在朋友家看了一遍。所以我已經錯過了寫這篇文章的最佳時期。但兩次的評價是一樣的:好看,真好看!
當然,這部電影可以吐槽的地方多得數不過來。郭富城時好時壞的表演,小沈陽(所有演員當中我最最討厭的就是這個人,到現在還是當年上春晚的那一套,再好笑的也味同嚼蠟,何況本來也不搞笑)和沙僧尷尬無比的臺詞,還有最雷人的「孫悟空變身鋼鐵俠」大戲,都讓人很難說這部電影在多大程度上是一部「好」電影。但我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仍是如此喜歡它。
小時候看《西游記》,最不愛看的故事便是三打白骨精,因為那里面唐僧與悟空師徒二人之間的誤會矛盾,讓「上帝視角」的觀眾看了總是只能干著急。這不是我一人的感受,今年過年那次看這部電影,到唐僧要念緊箍咒那段,身邊的弟弟就湊過來跟我著急地說,不想看,唐僧真煩,等等。
我十幾年后重看這段故事,也仍然覺得心急,覺得煩躁,不是因為這矛盾本身,而是因為這矛盾如此的不可避免。唐僧有好生大德,一只小小的螞蟻尚且要小心呵護,何況眼前的一個大活人。而孫悟空有火眼金睛之神通,能看透事物的表象,識破妖魔鬼怪,又是唐僧的守護者,怎能不金剛怒目,打殺妖魔?一個是堅決不能殺,一個是堅決要殺,就像火山遇上颶風無可化解。
這樣的矛盾,在電影里被唐僧自己說出來:他對因為念緊箍咒在生自己氣的孫悟空說:「我們真是很像,都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大意)。其實不但是他們兩個人,天下億萬人,又有哪個人不是這樣?人有相信自己的本能,相信別人超過自己,卻需要后天的學習和極大的勇氣。在這一點上,唐僧與孫悟空是一樣的兩個人。
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還妙在,對付妖怪時,唐僧不堪一擊是弱者,孫悟空神通無敵是強者;兩人相對時,有「師父」的地位、會念緊箍咒的唐僧則是強者,孫悟空只能聽其教誨是弱者。這種強弱地位的顛倒互換,在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地位尊崇、有權威的人不一定看得清局勢,也不一定能力更強;能力強的人則很可能被「愚蠢的上司」死死地控制住,難以施展,還反受自己才能的貽害。
如果是一本經營管理類的書,大概會告訴你:像這種情況,唐僧就應該在打妖怪這件事上完全相信孫悟空,同時要提防他的地位超過自己。但《西游記》里的唐僧沒有這樣做,并不是因為他傻——他難道不知道自己的大徒弟是齊天大圣,有火眼金睛嗎?小時候總覺得唐僧冥頑不化,覺得要是大英雄孫悟空帶隊,那么多艱險肯定不在話下;在憑借這部電影重溫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后,我更加肯定,唐僧不允許孫悟空打幻化成人形的白骨精,不是因為自己真的被騙了而不知,而是他的心中,有更高的準則——那才是取經的真諦。
一個妖怪,變成人形,來到玄奘面前,被孫悟空,識破,打死。在孫悟空看來,打死的是妖,該打(所以菩薩說他看的是「真相」);在玄奘看來,即便那人是妖變的,在自己面前的仍然是一個人,不該打(所以菩薩說他看的是「心相」)。孫悟空在乎的是客觀上這個東西的本質是什么,玄奘在乎的則是主觀上(在自己心里)這個東西意味著什么。他去西天取經,一路度人,與其說是為了經或為了別人,不如說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內心。
當然,這里我們沒有必要去討論哪一種視角更「好」,因為故事已經設定好了,孫悟空會為唐僧掃清一切威脅,即使自己要被念緊箍咒,也要拼盡最后一點力氣打死妖怪。有人會說唐僧不知好歹,或者說孫悟空愚忠,但這些視角還是脫離不了功利的考慮,沒有進入到這個故事真正的精髓:兩種視角的沖突,以及如何對待自己和別人視角的沖突上。故事的最后,玄奘問孫悟空「你這次能相信我了嗎」(大意)并要求其把自己打死,孫悟空說「能」,并且含淚打「死」了自己的師父,算是比較完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完全地相信了自己的師父,即使師父要求把自己打死(完全不合情理也不合世俗道德的要求),他也相信師父的判斷,相信了師父的價值觀,并且照做。(菩薩的一滴起死回生的露水讓這個結局免于悲劇,符合了觀眾對喜劇結尾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里唯一有進步有成長的角色,是孫悟空。
我喜歡影片加入的一些設定,最精彩的是白骨精前世的故事(讓這個角色飽滿了太多)和她「只想做妖不想做人」的倔強態度,國王的「惡疾」和暗中擄走兒童并嫁禍白骨精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并有政治寓言的意味(有些人說國王惡疾的來源沒有交代,但我覺得這無足輕重,可以交代也可以不交代;我們知道國王得了怪病,還要喝小孩子的血,就夠了)。最感動的一幕還是被唐僧趕走前,孫悟空變幻出三個鏡像,從四個方向一起跪拜自己的師父,然后一句豪氣又落寞的「俺老孫去也」,頭也不回地離開。
另一個讓我感動的鏡頭是孫悟空回到盤絲洞救唐僧,見到師父說了一句「俺老孫回來了」,然后無言;師父也忙上前來扶他,也是無言。沒有道歉,沒有感謝,沒有任何話語,一切都在眼神里,都在心里,都在這短短的幾秒沉默里。我感受到了。
我想,對于大多數像我一樣的讀者來說,說到《西游記》最先想到的不會是唐僧,而是孫悟空:他是我們的第一個偶像,寄托了我們對無窮力量的崇拜和對公道正義的向往。但在很小的時候,讀到「三打白骨精」的我們就明白,即便是齊天大圣孫悟空,也有被五行山壓著的時候,也有被緊箍咒折磨的時候——英雄也會這樣無奈。只不過,英雄再無奈,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會挺身而出,毫無怨言,一路艱險,降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