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和頂頭上司起了紛爭。本來是思路不同后來變成擰成一股氣,你要向東,他偏要往西。不歡而散。爭執往往都因為屁大點事,說到底也就是氣積于心影響了態度,最后兩個人都失控。這下好了,表面上誰也不服誰,心里卻像擱了一個千斤重的秤砣,彼此心里都不好過。
? ? ? ? ? 和老媽打電話聊家常。本來是一個歡樂的日常,聊著聊著不知怎么兩個人在電話里爭了起來,互不相讓。最后老媽撂句狠話:再也別給我打電話了!“啪”把電話掛了。氣得我臉都白了。本來是笑嘻嘻的開頭,卻不想是個氣呼呼的結尾。再打了十幾個電話過去,都是被掛斷。我這頭怒不可遏,她那頭估計也是怒發沖冠了。
? ? ? ? 下了班回家的路上,就想著要給親愛的一個大大擁抱,心里美滋滋的。殊不知是不是路上撞了鬼,進了門三言兩語剛說完,兩人就紅了臉。滿腔的溫柔蜜意化作一團爛泥,好像熱情的理想猛然撞上冰冷的現實。一個在沙發上冷著臉玩手機,一個在房間里關著門生悶氣。
? ? ? ? 我從來不勸別人去做個“內心強大的人”,因為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內心強大;我也不會去勸別人總是“忍一時風平浪靜”,被別人指著罵的時候還“情商很高”地露出“智慧”的微笑;連神仙都有發火抓狂的時候,何況你我。用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僅封不了神,連好好做人都變得辛苦。能盡量避免爭執和糾紛就是情商很高了。
? ? ? ? 避免不了的時候,吵了就吵了,該發泄就發泄;身體有自己的極限值,負面情緒累積久了自然會“精滿自溢”。爭吵過程中,人會變得失去理智喋喋不休不可理喻丑態畢露,每個人都未能免俗。爭吵之后的善后工作才能區分出人的高下。
? ? ? ? 有些人爭吵后表示絕不示弱,寧愿和領導鬧僵導致丟了工作,或者寧愿和父母鬧翻鐵骨錚錚一年都不聯系,再或者寧愿和深愛的伴侶為了一件小破事就提了分手最后真的含恨分了手,也絕不放棄自己“正確”的立場。你告訴他:要不改明兒請領導吃個飯這件事就說開了?或者給老媽發個短信道個歉,老媽還會記恨你啊?再或者給你親愛的煮碗面泡杯茶,說不定他主動給你承認錯誤呢!“你說什么?休想!”
? ? ? ? 小時候,有一次和我爸一起看電視。電視上正在放一部外國電影,里面有個小男孩做錯了事,自己冒著雨追到公交車站,就為了跟一個人說聲“對不起”。當時我爸就對我說:以后如果知道自己錯了,一定要記得給人主動道歉打破僵局,這并不丟人。我記在心里,也沒怎么當回事。一晃過去很多很多年,我也經歷很多很多的糾紛,才漸漸意識到這句話的價值。放眼觀之,能夠做到主動打破僵局的人寥寥無幾。
? ? ? ? 爭吵往往沒有對錯可言,不理性的發泄意味著雙方都是輸家。從前覺得主動示好的人是輸了,因為他放下了自己的自尊,拋開了自己的立場,仿佛意味著退讓和屈服;現在覺得主動示好的人是贏家,因為他不計較對方的小心眼和硬脾氣,昭示了自己的寬容和博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