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guān)系
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
一切煩惱皆源于人際關(guān)系?為什么要用一切來形容呢?
人際關(guān)系是一個怎么考慮都不為過的重要問題。你所缺乏的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你之所以把別人看成是敵人,而不能認為是伙伴的重要原因是勇氣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課題”。
那么人生課題是什么樣的目標呢?
行為方面的目標有兩點:自立,與社會和諧共處。
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目標也有以下兩點:我有能力的意識,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識。
那么,人生課題又指什么呢?
人際關(guān)系可以分為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一個個體在想要作為社會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時候,就會遇到不得不面對的人際關(guān)系,這就是人生課題。在不得不面對這一意義上確實可以說是義務(wù)。
首先,從工作課題來考慮,無論什么種類的工作,都沒有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
浪漫的紅線和堅固的鎖鏈
那么交友課題又是指什么呢?
這是指脫離了工作的,更廣泛意義上的朋友關(guān)系。正因為沒有了工作關(guān)系那樣的強制力,所以也就更難以開始和發(fā)展。
很多人認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嗎?
朋友的數(shù)量沒有任何價值,我們應(yīng)該考慮的是關(guān)系的距離和深度。
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改變他人的心理學,而是追求自我改變的心理學。不能等著別人發(fā)生變化,也不要等著狀況有所改變,而是由你自己勇敢邁出第一步。
那么愛的課題是指什么呢?
這一點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一個就是所謂的戀愛關(guān)系,而另一個就是與家人的關(guān)系,特別是親子關(guān)系。
愛不是束縛。當兩個人在一起如果感覺到苦悶或者緊張,那即使戀愛關(guān)系也不能稱之為愛。當人能夠感覺到與這個人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愛。既沒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優(yōu)越性,能夠保持一種平靜而自然的狀態(tài)。真正的愛應(yīng)該是這樣的。
另一方面,束縛是想要支配對方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與一個不信任自己的人處在同一個空間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種自然狀態(tài)。阿德勒說:“如果想要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須把對方當成平等的人”。
戀愛關(guān)系或者夫妻關(guān)系可以選擇分手。但是親自關(guān)系卻不可以剪斷。面對親子關(guān)系,不能夠逃避。無論多么困難的關(guān)系都不可以選擇逃避,必須勇敢去面對。
人生謊言教我們學會逃避
我們之所以把別人看成是敵人,而不能看成是伙伴,是因為在逃避人生的課題。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假設(shè)你討厭A這個人,說是因為A身上有讓人無法容忍的缺點。但是,那并不是因為無法容忍A的缺點才討厭他,而是你先有要討厭A的這個目的,之后才找出符合這個目的的缺點。
那么這么做又是為了什么呢?
為了逃避與A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
這么說來,人為了逃避人生課題或者進一步說是為了逃避人際關(guān)系,僅僅為了這些就去捏造別人的缺點?
是的,阿德勒把這種企圖設(shè)立種種借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叫做“人生謊言”。
阿德勒并不打算用善惡來區(qū)分人生課題或者人生謊言。我們談?wù)摰募炔皇巧茞簡栴}也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勇氣問題。
是的。
即使你逃避人生課題,依賴人生謊言,那也不是因為你沾染了“惡”。這不是一個應(yīng)該從道德方面來譴責的問題,它只是勇氣的問題。
阿德勒心理學是勇氣的心理學
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擁有的心理學”,而是“使用的心理學”。
也就是“不在于被給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給予的東西”那句話嗎?
是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論是“擁有的心理學”,繼而就會轉(zhuǎn)入決定論。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起決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我們?nèi)祟惒⒉皇菚茉蛘撍f的精神創(chuàng)傷所擺弄的脆弱存在。從目的論的角度來講,我們是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們有這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