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城老人躺在床上艱難的喘著氣,家里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他想站起來倒杯水,雙腳卻不聽使喚,老人倒在了地上,他拼命呼喊著,門口傳來敲門的聲音,鄰居小黃聽到了老人的呼喊發現老人家門鎖著,大力的敲響了門,老人告訴他自己倒在地上無力站起來,鄰居小黃叫了一些人撞開了門,把老人送進了醫院,在醫生的檢查下,老人被確定為腦中風,如果在晚些來可能會更嚴重,隨后,鄰居小黃在老人身上找到了老人兩個兒子的聯系方式,把老人的情況告訴了他們,讓他們前來醫院。
在得知自己父親在醫院后,兩個兒子遲遲沒出現,鄰居小黃連續催了幾次才勉強讓老人的兒子來醫院,鄰居小黃把老人交接給他的兒子后也就離開了醫院,老人的兒子在醫院輪流照顧著老人,雖說是照顧,可卻是做做樣子而已。
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師,老伴去世后,自己獨自生活,養育著兩個兒子,兒子成家后老人分別買了房子給他們,成家后的兒子并不像別人的兒子一樣經常回老家看望老人,而是典型的娶了媳婦忘了娘,老人和兒子們團聚只有在過年過節時聚在老人家中,平時他們都不會來看望老人,兩個兒媳不和,每次來老人家中都互相推卸收拾老人家的責任,說話都帶刺,老人也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老人出院后回家靜養,腦中風后老人的雙腳堅硬無力,走路艱難需要人攙扶著,倆兒子商量著輪流照顧老人,每月換一人照顧,先由大兒子照顧老人,下個月由小兒子照顧,如此推算,老人也同意兒子們的提議,老人坐在輪椅大兒媳每天早上推老人出去公園逛逛,剛開始老人很是滿意,但漸漸地不知道怎么了,大兒媳來老人家里的時間越來越晚,老人經常餓著肚子等大兒媳來做飯,有幾次老人讓大兒媳早點來,大兒媳臉色都變了,老人看在眼里氣在心里,老人知道自己不能發脾氣,他現在需要人照顧,好在送老人去醫院的鄰居小黃經常過來看望老人,小黃是一名孤兒,從孤兒院長大,現在的工作是網絡寫手,老人對他的影響特別好。
小黃知道老人大兒媳有時候來得晚,老人餓肚子的事,于是,小黃每天的早飯都會多做一些,給老人送了過來,老人才得以早上不用等大兒媳來做飯他餓肚子,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老人和小黃很要好,小黃一有空就來陪老人說說話聊聊天,小黃曾說過,他從小就想有個親人在身邊,可他是孤兒根本不可能有,直到遇見老人,他才有了親人的感覺,老人對小黃也很是喜愛,相比于兩個兒子,小黃更能讓老人感覺像自己的兒子。
一個月過去,輪到小兒媳照顧老人,送走了大兒媳,老人還幻想著小兒媳會好一點,可令老人沒有想到的是,小兒媳比大兒媳還惡劣,大兒媳也只是早上來得遲了些,但午飯晚飯都無一不落下,小兒媳卻借著照顧老人的時間去打牌,有時候都沒有回來做飯,老人說了小兒媳好幾次,卻沒有一點作用,老人也打過電話給小兒子,也沒有一點作用,老人這下總算明白,原來小兒子是個妻管嚴,連自己的父親都不在乎了,想到這老人就傷心,嘆著氣望著老伴的照片,默默的流著淚。
小黃見老人小兒媳有時候去打牌都忘記時間回來做飯,買了個按鈴交給老人,告訴老人要是小兒媳沒有回來做飯就按鈴找他,他會給老人送點吃的過來,從那以后老人每次到點了小兒媳沒有回來就找小黃要吃的,小黃也不吝嗇,只要老人找他,他都會給老人送來吃的,小黃的舉動讓老人很是感動,連他親生兒子都沒有這樣對待自己,一個外來人卻如此對待老人。
老人和小黃就這樣相處了三年,兩人感情很深,老人已經把小黃當成兒子看待,對自己的兒子也是很失望,除了每月兩個兒媳輪流照顧他外,倆兒子很少來看望老人,打電話給他們也都推脫工作忙來不了,老人剛開始也是體諒著他們,可每次都這樣讓老人心灰意冷,老人終于有了自知之明,其實倆兒子不是工作忙,是不想來看他這個多事的老人。
老人年事已高,身體逐漸嚴重,因腦中風并發腦出血,老人再次住進了醫院,在醫生的急救下,老人過了危險期,可卻落下了肢體偏癱,老人原本雙腳無力,這次發病后導致了下半身僵硬,雙手偏癱,說話也變得有點不清楚,老人住院期間,倆兒子來看過幾次,兒媳們照顧了老人半個月,就商量著給老人請了個護工,從那以后老人就在也沒有見到兒子兒媳們了,老人知道他們一定是不愿來看望老人,覺得他是個累贅,好在沒過多久,小黃打聽到了老人在住院,他走進了醫院看望老人,老人見到小黃后頓時來了精神,雖然說話有點不利索,可小黃還是認真的聽著老人的話。
小黃臨走時讓老人安心養病,他會常來陪老人,老人聽到這話眼眶早已紅潤,兒子兒媳給他請了護工后,老人的生活就是躺在病床上,看著同病床的病人有家屬陪著,而他一個人孤零零的,老人就覺得自己做了一輩子教師,教出的兒子還不如別人的兒子,一股悲傷涌上了心頭,淚水流在了臉頰上,但他慶幸著,老人慶幸遇到了小黃。
老人托他的主治醫生給他請了某律師所的陳律師,老人向陳律師說明了自己的情況,立了兩份遺囑,一份是將房子分配給大兒子,存款里的二十萬分配給小兒子,另一份是將老人全部遺產包括房子都贈予鄰居小黃,老人口述小黃這幾年為老人做的事讓陳律師給寫了下來,老人要求陳律師,如果倆兒子有來照顧老人,第一份遺囑生效,如果倆兒子沒有來照顧老人,第二份遺囑生效,第一份遺囑作廢,老人還請了他的主治醫生和護工給他作證。
老人讓護工幫他給倆兒子撥通了電話,在電話里頭老人說想他們了,讓他們多來看望他,倆兒子口頭上答應,現實卻是不見人影,老人打過好幾次,他們卻都忽悠著老人,說要來可一次都沒有來,每次來的都是小黃,只有小黃經常往醫院跑,老人對倆兒子徹底失望,囑咐了主治醫生讓陳律師等他去世后生效第二份遺囑,不久,老人病逝,醫院通知了老人的家屬,同時也通知了陳律師。
陳律師找來了小黃和老人倆兒子,拿出了老人立的兩份遺囑,當陳律師說明了老人生效了第二份遺囑后,老人倆兒子都不相信,他們不相信老人會把遺產全部留給一個外人,一分都沒有給他們,這時陳律師拿出了老人口述時他寫下的話,他們看完老人口述的事情后,才發現他們對老人有多不孝,老人給了他們一次次機會,原本他們可以讓第一份遺囑生效,可他們卻把老人給的機會都給抹滅了,老人倆兒子流著淚接受了老人的選擇,他們現在后悔已經晚了。
醫院的人們聽說后都覺得老人的做法是對的,難道看望老人有這么難嗎?老人養育了他們并不容易,同樣為人父母自己就沒有想想以后老了會怎么樣嗎?
故事完結
注:讀者的關注就是對我們的支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讀者閱讀,轉發,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與本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