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月亮與六便士》,我不想討論男主角斯特里克蘭的畢生藝術追求,而想談談他的愛情觀。當然他的愛情觀備受爭議,不被道德、世俗、責任所捆綁。他所甘心承受的可能只是兩個人相處的舒適感,拋去其他不談,這舒適感大約是眾人內心深處都在尋求的。
斯特里克蘭的結發妻子是一名美麗得體,喜好結交文人的女人。她愛她的丈夫,但她卻評價她的丈夫是個沉悶、乏味的人。她以為他們感情和睦,她的丈夫安心享受生活的平靜。只是不曾想斯特里克蘭會突然有一天拋妻棄子,遠走他鄉,只為當時看起來很荒謬的一個想要畫畫的追求。
兩個人看似風平浪靜的多年婚姻并不像女主人以為的那般恩愛,男主人的內心始終困著一頭猛禽不得解脫,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一件事。至始至終,他們的婚姻都是在一個幸福的假象里生存,兩個道不同的人想要安然生活大約是需要其中一人隱忍放棄的。當這個人突然有一天不想繼續這種隱忍放棄時,婚姻的房子則會轟然坍塌,連一絲留戀和愧疚都沒有剩下。
多年以后,斯特里克蘭已離開人世,他的結發妻子依然自認為自己是他的妻子,家里掛著丈夫在世時最好作品的復制品,即使這幅畫的內容是丈夫的另外一個女人。她保持著她一貫的熱愛和信仰,享受著她認同的幸福生活,自己過著有品質的日子,兒子做著體面的工作,女兒嫁一個體面的男人。這一切都是那么尋常,卻恰恰是斯特里克蘭所不屑一顧的。
斯特里克蘭離開倫敦來到巴黎,在這里他遇見了他的第二個女人布蘭奇,她是胖子斯特洛夫的妻子。盡管斯特洛夫一直非常寵愛他的妻子,但是布蘭奇還是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斯特里克蘭。
她在和斯特洛夫的婚姻中雖然一直是個受寵者,但是內心始終隱藏著一個讓她感到恥辱的秘密。他們的關系一開始就種下了不平等的心理暗示,她無法真正容忍斯特洛夫對她所做的犧牲。這種被動的感情導致她當激情突如其來時,手足無措、奮不顧身。
布蘭奇愛上斯特里克蘭后,她把愛情看得很重,甚至認為這是生活的全部。她想要從靈魂上控制他,讓他成為如自己一般現實的人。這本沒有錯,然而偏偏斯特里克蘭對這種愛極端恐懼,他好不容易才從結發妻子那里逃脫這種束縛,是萬萬不會再一次跌進這般感情中的。于是他冷酷離開,最終導致布蘭奇自殺。
直到斯特里克蘭來到塔希提島,遇到了當地的土著姑娘愛塔。愛塔生性自由,她和斯特里克蘭一樣。她不曾想過要占有他,她無憂無慮,她愛他的方式讓他放松。他在小溪里洗澡,她在叢林中采摘,他們一起坐在外面的陽臺上仰望天空。
斯特里克蘭畫愛塔,畫孩子,畫叢林里的草木鳥獸,他得到了他一生追求的極致的美。而愛塔,也全然享受著他所享受的一切。
斯特里克蘭死后,愛塔沒有保留可能會價值連城的斯特里克蘭的巨作,而是尊重他的遺愿一把火將其燒毀。沒有后悔也沒有遺憾。他們的兒子成為了一名活潑開朗的水手,在行駛在一望無際的太平洋的小船甲板上、在沙啞的六角手風琴中快活地舞蹈。
縱觀斯特里克蘭一生,他的感情世界原始野蠻卻充滿了真實,讓人一眼看到這個男人的本質。像很多不幸的夫妻一樣,在遇到愛塔之前,他所經歷的感情全部都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愛情,當最初的激情褪去后,留下的只是控制和自以為是。女人怨恨男人的冷酷無情,男人厭煩女人的啰嗦教導。每個人都在用自以為對的方式對待對方,卻讓對方感覺像被掐住了喉嚨。
我愛啃骨頭,你卻偏偏給我夾肉;你愛喝燒酒,我卻偏偏逼著你喝茶。只因為你認為肉更有營養,我認為燒酒不健康。常見夫妻在家中為這種小事爭吵生氣,也常聽朋友抱怨另一半如何不解風情,如何執拗無理。多數人在這樣你爭我搶的日子里磨光了愛情,老來回頭一看,只依稀記得當初那一點溫存。
就好像好人有好人的愛情,壞人有壞人的愛情。世人口中的渣男也有他的春天。當摳門、暴躁、不講理的渣男遇見一個不計較他摳門、暴躁、不講理的女人時,也許他們就在一起愉快地生活了呢。不是每個女人都是公主,也不是每個男人都是王子,不是公主的你和不是王子的我,也依然可以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書中還提到了一個特別的船長,名字叫布呂諾。他和他的妻子多年前放棄城市的生活買下一個小島,兩個人憑著四只手蓋房、清理、種植,將這個貧瘠的小島建成了一座美麗花園。他們在島上生下兩個孩子,自己教他們讀書識字,劃船游泳。他們計劃等孩子們成家后,再回到出生時的老屋安度晚年。
船長說,到那時,回顧過去,你會感覺一生都很幸福。
這樣的夫妻大概就是伉儷情深,志同道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