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找到適合自己的的學習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然后從解決一個生活難題或者自己想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入手學習,接著需要勤加練習,有時候還需要求助名師。
2、兩種學習方法
自然學習法
注重模仿,也就是說學一種技能或者知識表面看起來的樣子。使用范圍比如,語言、樂器、書法等等
結構學習法
使用這種學習方法為的就是創(chuàng)造,把底層的知識學扎實,以便舉一反三的應用。適用范圍比如,數學、醫(yī)學、藝術、電子或者經濟學等等。
3、練習不必顧全大局
把目標拆碎,刻意的針對細節(jié)去重復練習。比如練一首曲子,應該把曲子拆解成一句一句的小段,然后重復練從頭到尾的每一句。如果一上來就從頭彈到尾,中間彈不好的就湊活帶過,這樣學習效率非常低。
4、碎片化學習的真相
碎片化學習一定要基于搜索,也就是說帶著問題和困惑進行碎片化的獲取知識。
在一段時間內,圍繞一個課題有目的的進行碎片化的知識獲取,而不是亂撿,最終什么也沒學好。
“收藏”是一種無用功,覺得收藏了自己就學到了,這是一種幻覺,毫無意義。
二、不談興趣用任務驅動學習
1、人們做事的驅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內部驅動,比如興趣愛好和虛榮心等等。另一個是外部驅動,比如完成任務時將得到的獎勵等等。
2、成年人學習不需要培養(yǎng)興趣,應該采用任務驅動來學習。方法有,生活中的任務驅動、工作中的職業(yè)強迫驅動、以教為學。
三、拖延癥的“確診與治療”
1、關于拖延癥需要認識兩點
a、任何人都有拖延癥,只不過有的事拖延有的事不拖延。
b、就算是自認為或者別人認為有拖延癥的人,到最后也沒有把自己拖死。因此我們之所以做到拖延,就是因為即使拖延了也對自己影響不大。
2、調動一切辦法把任務“嚴峻化”,設置出非常“嚴峻”的任務。
3、設立小目標,使之增強信心,形成慣性。如果目標太大或者太遠,就很難感受到反饋激勵機制,就會感覺這個過程非常困難。所以要設定小目標,把大目標拆解成每天可以完成的小目標。
四、在衣食住行上訓練專注力
1、購買昂貴的學習工具
a、昂貴的學習工具,不僅可以讓自己喜歡上學習,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注的程度。這個昂貴的程度,只要達到讓自己心疼的地步就可以見效。
b、昂貴的物品即使是奢侈品,那本身也是專注力的結晶。即使材料本身也許并不值很多錢,但是制造奢侈品的人一定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投入。
2、營造儀式感,會讓自己更加專注。
3、進入高質量的睡眠
a、睡眠不夠,很難做到專注。所以瞌睡了就不要硬撐,這是低效的學習。
b、運動可以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
五、直奔大師不必從基礎開始
1、設定有效的目標
a、對于成年人來說,現在去學一個技能,為的是將來有一天也許可以用上,這是不切實際的念頭。
b、明確的目標,不是基于想象的,也不是一時的沖動。它應該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具體任務。
2、找準切入點直奔大師
a、直奔大師不必從基礎開始。這里的大師不一定是指一個人,而是自己的終極目標。
b、要去到哪里就從哪里開始。找到了明確的目標,就可以直接從這個目標開始行動。
c、這個觀點并不適用于結構學習對象。對于需要結構學習的技能,還是需要踏踏實實的從基礎開始。
d、要盡可能的去除膽怯,要有自信。這樣走的路就會更長。
六、給自己制造反饋
1、當學會一樣技能,一定要講出來或者運用出來,這樣才是真正意義的學懂了。
2、制造文字類反饋
a、看完資料后,一定要寫一份摘要,這樣可以促使自己吸收內容。
b、寫摘要規(guī)則之一:對照著文本寫,而不是脫稿寫,脫稿是默寫、復述。找出資料當中重要事實、稱述和一些觀點構成摘要。
c、寫摘要規(guī)則之二:要用自己的語言來寫,不是抄寫或者簡單的選擇刪除。
3、制造語音反饋,比如學習樂器,把自己彈奏的曲子錄下來,這樣更容易檢查其中的不足之處。
4、制造錄像反饋,比如做一件事需要注重肢體和外貌,那就先為自己錄像演練,這樣以便審視自己的不足。
七、怎樣突破學習瓶頸
1、學習遇到瓶頸時,當學習方法用對的情況下,再看看自己的心態(tài)有沒有問題。心態(tài)問題解決之后,也許還有涉獵范圍不夠廣,專注程度不夠高的問題。
2、解決心態(tài)問題,以玩游戲突破高分為例,調整心態(tài),選擇比自己弱的選手,增強自己的信心。
3、擴大涉獵范圍
比如學習樂器時,要突破美感的瓶頸,就不能靠重復的練習了,需要不斷的積累,多聽、多感受,提高自己的審美品味。多看一些文字類型的資料,比如那些世界級演奏家的名人傳記。這些東西都會幫助自己突破瓶頸。
4、更加專注,請教名師。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個狹窄的范圍內,做到不去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