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一直是自己最大的喜好,其中蘊含的精神,總是隨著成長在慢慢體會,它不是簡單的打打殺殺,爭得武林霸主,亦不是純粹的“江湖”二字,它似乎包含著中國最深厚的人文底蘊,中國最大的哲學智慧,仿佛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武俠表達出來。武俠世界的三位泰斗各有自己的特點,金庸的俠義,多半以愛恨情仇來表現;古龍很怪,多半是風流浪子類型;梁羽生則是專于對古詩詞的拿捏,內容類似志怪小說。后來者大多難以超過這三座高峰。在這個快餐文化的社會,人們更偏向于有聲音有畫面的影視表現,對于原著更是“執著”地一遍又一遍翻拍,至于質量,不敢茍同。最近上映的電影《三少爺的劍》,終于看完了,之前抱著很大的希望,因為是爾冬升導演,徐克監制的,從陣容上很是期待,看完卻覺得和理想差了好多?;蛟S每個導演在制作電影的時候,心中都有對原著不同的解讀,與其說是原著的翻拍,不如說是導演們再創的武俠。
古龍的江湖,是孤獨,是漂泊,是問人生的歸宿;
古龍的俠客,沒有來路,不問歸途,永遠在路上。
路遇的女人,也不過都是路人罷了。
古龍構建的武俠不是大氣磅礴的家國情懷,有的是別具一格的“俠之風流”,電影運用的現代技術給故事搭建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從平面到立體,爾冬升導演很注重人物的刻畫,情節的沖突,在我看來,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善于從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人物出發,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跌宕起伏的人生殊途同歸。而鬼才徐克,則善于突破那層薄薄的紙,用他的天馬行空的鏡頭語言和技術重塑古龍的江湖,他的畫面感超級震撼,采用3D技術,使觀眾身臨其境。記得有一個鏡頭,慕容秋荻的白蛇吐信,很小的一個細節,卻處理得極妙,把慕容秋荻野心的一面不動神色地展現了出來。徐克是一位技術狂人,從《蝶變》開始,在他的電影中呈現出來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視覺觀感,其人對畫面的動感要求達到了且癲且狂的境界。這些都是新武俠電影的特征。此外,影片的色調可以說冷暖兼備,交替變換之中,透露著東方的審美意趣。暖色的渲染,給人世外桃源的清新,也給人以大漠般的蒼涼;冷色的渲染,劍氣逼人,肅殺慘淡。還有快慢鏡頭的輪換,彰顯著俠客深厚的功力,快慢間,或許就是陰陽兩地,這何嘗不是江湖之“險”。
高超的技術值得稱贊,那么演員的演技就不是那么令人滿意了。這部影片演技最好的應當是江一燕飾演的慕容秋荻與蔣夢婕飾演的娃娃,慕容秋荻的造型大為驚艷,把她內心的野心與狠毒放大了出來;而蔣夢婕幾乎不帶妝的本色出演,折射出了謝曉峰想要的平凡生活的愿望。謝曉峰與慕容秋荻的悲劇就在于一個想棄,一個想要,不同追求的兩人注定要兩敗俱傷。故事的主線本應該是燕十三與謝曉峰的兄弟之情,但影評卻沒有突出這一主線,謝曉峰這一角色從一開始似乎就不是主要人物,他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懦弱的俠客,原著里的三少爺英俊瀟灑,年少成名,作為神劍山莊的新一代掌門,家族的期望和興衰集于一身,巨大的壓力和武林中無休止的爭斗令他心生倦意,但是以他的天賦,他的身份,乃至他的性格,卻無法真正的逃避,他必須坦然面對“神劍山莊的三少爺”這個光榮的稱呼,“只要你一旦做了江湖人,就永遠是江湖人”。三少爺是原著中的絕對主角。
《三少爺的劍》處處都存在著嘆息,對于愛情,到底是她負了他,還是他負了她;英雄對決,失去最大對手的時候,自己的存在意義又在哪里。影評最后那尊古佛手持的玉瓶中長出了嫩芽,江湖世界,或許終究是一個自渡的世界。好在,江湖很大,可以相忘于江湖;然而江湖又很小,只藏在每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