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歲年紀,同學朋友中未婚的已極少,大多已結婚生子,甚至有些從婚姻中走了一遭又恢復單身。
從朋友口中或微博、朋友圈中窺看各人生活百態,常常深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以及“生活比狗血劇狗血多了。”
我結婚七年,女兒不足兩歲,兒子預計四月底五月初出生。
家里同樣有經難念,然而讓我心懷感激的,是遇到和我一起念這本經的男人,一路風雨并肩,感情甚篤。
分享些對于婚姻的感悟吧。
1、婚姻、孩子不是藥
翻看一個多年沒聯系的朋友的朋友圈,只見她從戀愛時就開始抱怨另一半沉迷游戲、無視她的感受;一路看到她結婚生子,如今分居,三天兩頭發一條“這次真的決定離婚了”第二天又刪掉。
這是我覺得最糟糕的婚姻狀態。
我大概能想象事情是如何發展到這樣的,戀愛時的問題“結了婚就好了”,結婚后的問題“生了孩子就好了”,結果沉沒成本越來越高,因為舍不得已經付出的,于是一直加碼,于是越陷越深。
結了婚才知道,一張結婚證什么也不會改變——大部分時間它都被鎖在抽屜里,人還是那兩個人,問題也還是那些問題,結婚不會替你解決任何一個。
有了孩子更加明顯,原本幸福的婚姻會因為孩子的到來更加甜蜜;而原本不幸的婚姻也會在孕產育兒的疲憊中被不斷放大。
婚姻不是膠,粘不住愛情的縫;孩子不是藥,治不了婚姻的病。
2、婚姻有一萬種目的,知道你要什么就好。
步入婚姻總有所圖,圖感情的,圖財的,圖色的,圖對方對自己好的,圖戶口圖綠卡的。這都沒什么,不分高低貴賤,圖感情的將來未必矢志不渝,圖財的未必不會家道中落,圖對方對自己好的到頭來也未必真就被伺候的安逸。
看看身邊的朋友,婚姻滿意度高的,大多是知道自己圖什么的。
怕就怕明明是圖感情找了窮人家,臨結婚卻又逼著對方憑空變出一套幾百萬的房子來;明明是圖錢財找了企業家,結婚后卻抱怨對方忙著工作忙著應酬不能給自己身體上的陪伴和精神上的撫慰;明明是顏控圖對方好看,卻又嫌棄對方思想深度不夠生活情趣不夠掙錢不夠做家務不夠……
婚姻有一萬種形式,唯獨沒有一種叫“完美”。
做選擇前知道你要什么,以及做出這個選擇意味著放棄什么就好。
3、聊得來的伴侶最難得
十幾二十歲的時候,總有一群朋友隨時和你煲電話發微信聊個沒完。然而一過三十歲,平日和朋友發微信都只能打字不敢發語音,因為對方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哄孩子睡覺。
這時你才發現,想找個聊伴突然成了件奢侈的事。
這時看看另一半,你才真正體會到戀愛和婚姻的不同。
戀愛時的生活是下飯店上影院約會逛街旅游玩樂。
然而婚姻生活大多時候是沒那么豐富的,晚上八點把孩子安頓睡了,疲倦的兩個人終于有時間一起看看電視,或各自刷刷手機看看書。
如果足夠幸運,遇到一個聊天有趣的伴侶,那么這平淡的幾個小時里便充滿了愉悅。
我和老公至今常常聊到忘記時間,直到凌晨實在不能不睡才意猶未盡地中斷話頭。
獨自時遇到有趣的事,冒出新奇的念頭,聽到意外的新聞,第一個想法都是“完了要和老公聊這個”。
所謂“讓人想要回家”的感覺,大概就是這樣的。
4、沒有完美的伴侶,一個具有你欣賞的優點,能容忍的缺點的就是最好的。
常常看到營銷號標題黨各種不知真假的血淚婚姻經驗“XXX的男人不能嫁”、“xxx的女人毀全家”。
然而看看身邊,什么樣的人都有婚姻幸福的,也都有不幸的——與你是不是大男子主義、是不是鳳凰男、經濟獨立不獨立、人品好不好全無關系。
我朋友里有老公很大男子主義的,有老公連油瓶倒了也不扶的,有老公是鳳凰男的,有老公是媽寶男的。
私下里A跟我吐槽B的老公不做家務,B跟我吐槽C的老公習慣不好,C跟我吐槽D的老公毫無擔當,D跟我吐槽A的老公霸道蠻橫……
有時我想,我不在時,還不知道她們怎么吐槽我的老公呢……
然而我們各自的婚姻生活都很滿足,各自對于另一半的那些缺點,也都能聳聳肩接受,畢竟比起另外幾個朋友老公的缺點,自己伴侶的那點小毛病實在不算什么……
5、一致比對錯更重要
有句話說得好“哪有什么三觀正,不過是三觀正好和我一樣”。
這句話放在感情里太對了。
婚姻里的一地雞毛,哪來那么多是非對錯,兩個人想法一樣比什么都難得。
往大里說,丁克也好,只戀愛不結婚也好,開放式婚姻也好,兩個人能達成一致,就都好。
往小里說,口味咸也好,口味淡也好,能吃到一起,就最好。
我和老公都覺得看對方手機沒什么,我倆可以隨時拿過對方手機用,在我們的婚姻中,這樣的狀態就很好。
我朋友和她老公覺得讓對方看手機簡直太可怕了,他們從不會提出看對方手機,在他們的婚姻中,這樣的狀態就很好。
“讓大伙來評評理”那是春晚小品里的事。婚姻里談的從來就不是理而是感情,是兩個人因為感情而肯相互磨合、遷就。
甜月餅咸月餅,甜豆腐腦咸豆腐腦,哪兒有什么對錯呢,能吃在一起最重要。
6、當個“壞”孩子,當個“好”女婿/媳婦
我家是我老公做飯,然而我去婆婆家時,婆婆把我拉到一邊說:家里飯不能都你一個人做,你也讓他分擔點。
我一臉懵逼的應承下來——原來老公一直跟他父母說他在家什么都不干,都是我做飯。
我們各自給爸媽買了東西,總要告爸媽是對方買的,并且做出一副愧疚的樣子:“我都沒想到給你們買,還是ta細心。”
我們各自扮演一個不合格的兒子、女兒,讓對方成為完美的女婿、媳婦。
父母不會因為我們的“疏忽”就減少對我們的愛,而公婆、岳父母的確會因為我們的周到而對我們有更好的評價。
7、好好說話就是好好經營感情。
親近的人最應該卻也最常忽視的,大概就是好好說話了。
開車走錯路,買東西買錯,點了不好吃的菜,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因為幾句話吵起來。
“怎么這么簡單的事都辦不好,一點用都沒有!”“天天用這個牌子你都不知道,你心就沒用在家里!”“早就告你這樣不行你不聽,不知道每天在想什么!”……
有時候在飯店或是類似的公共場合,我會被偶然聽到的伴侶間充滿惡意的話語驚到。也許絕大多數時候說話的人心里并不懷有同等的惡意,然而毫無顧忌的語言卻充滿殺傷力。
明明心平氣和地說出自己的需求就可以解決問題,明明正常說話就不會發生爭吵,然而總要一句趕一句地拋出傷害對方的語言來。
“不是這條路,不過從前面繞一下還是能過去”、“我說的不夠清楚,下次買的時候我截個圖發給你”、“反正咱們遲早要點一次這個東西嘗嘗的,就當提前排雷啦。”
婚姻里哪有那么多鮮花禮物驚喜浪漫呢,每天都好好說話就是最好的經營了。
8、把婚姻當成奢侈品
別把婚姻當成必需品。把它當成奢侈品,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但如果決定入手了,就好好保養,好好珍惜,好好對待。
最后,用我年近70的大姑說的一句話作為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