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2017留下了遺憾,或者輸掉了什么,沒關系,剛剛到來的2018正好給你一個彌補機會。
你只需要做好下面三件事,就贏定了。
第一件事:保持身心健康。
千萬別說你有多少理由忽略這件事。
下面幾個問題,如果你的回答有任何一個是肯定的,那么,請你徹底反思自己。
1、?你經常熬夜嗎?
2、?你很少運動嗎?
3、?你暴飲暴食嗎?
4、?你抽煙酗酒嗎?
5、?你急躁易怒嗎?
6、?你待人冷淡嗎?
7、你悲觀厭世嗎?
8、你經常抱怨嗎?
……
身體健康就不多說了,這里重點強調心理健康。
心理專家對心理健康下了很多定義,定了很多標準,不過,有一個簡單的判斷依據,那就是:你是否發自內心地感到生活美好?
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那么有一點你不用懷疑:你的內心是有傷痕的。
金庸先生提到過一個心理自我療愈的處方:
看破、放下、自在。
季羨林先生用行動詮釋了這六個字。
他看破了名聲、地位、身份的虛妄,晚年堅決辭掉“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三頂桂冠,只為獲得自由。做北大副校長時,他還曾為學生看過行李,在校園里傳為佳話。
周潤發也用自己的行動注解了這六個字——他出道以來,共賺了56億,全部捐給慈善基金會。他看破了財富、放下了貪欲,只留下內心的快樂與安寧。
柳宗元在《蝜蝂傳》里描寫了一種蟲子,見什么就背起什么,累得背不動也不放下,而且拼命往高處爬,最后摔死。
你看,不懂放下,貪得無厭,人生必定不堪重負,心理怎會健康?生活怎會美好?
第二件事:保持收支平衡。
1、先說錢財上的收支平衡。
不論你是普通人,還是巨星名流,如果你的收支不能平衡,已經得到的一切,遲早會失去。
有人說,掙錢多,隨便花,就是最幸福的。真的是這樣嗎?
來看看拳王泰森的例子。
泰森的身家曾高達四億美元,他是怎樣花錢的呢?每月生活費超過40萬美元,買別墅、名車還不在此列;辦一個生日會花40多萬美元;養老虎當寵物,相關費用驚人;送給女人、孩子的珠寶、皮草等禮物超過250萬美元……
結果怎樣呢?——2003年8月,泰森申請破產,還清債務后,兜里只剩幾千美元。
你看,生活的保障不在于掙多少,而是收支能否平衡。月收入幾千的大有人在,只要支出合理有度,也能有酒有肉,安穩度日。
2、再說情感上的收支平衡。
現在的社會熱點,往往集中在家庭關系上面,親子、婚姻、婆媳、養老等等。為什么這方面問題層出不窮?
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情感上的收支不能平衡。
以親子關系為例,父母養育子女,辛辛苦苦十幾年,養大成人了,你卻發現子女完全不懂知恩圖報。
譬如那個轟動一時的弒母案。母親辛苦工作供養兒子海外留學,只因暫時生活費供給不及時,兒子在母親來迎接自己的機場舉起刀來,刺向了最親的人。
這當然讓你很失望。為什么你會失望呢?
因為你的收支不平衡。你為孩子幾乎付出了一切,孩子大了,卻遠走高飛,留給你一場空,或者繼續無休止地向你索取,啃老到底。你很失落、很沮喪。
是你做錯了什么嗎?是的,你做錯了一件事——為孩子付出的同時,你也失去了自己。
人的情感付出分為兩種:
一種是世俗意義的付出,要向付出對象求回報,最典型的,譬如父母養兒防老。
另一種是精神意義的付出,對付出對象不求回報,在付出的同時,情感的自我滿足就是回報,譬如父母真正愛孩子的一切行為。
如果你的情感付出只具備世俗意義,那么,你就很容易失望,因為你的支出很可能得不到回報。
如果你的情感付出具備精神意義,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收支是平衡的。
那么,怎樣讓你的情感付出具備精神意義,從而保持收支平衡呢?
只有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精神視野與格局。譬如閱讀那些深刻闡述父愛、母愛的本質的書。
人類優秀的精神文化遺產中,包含不求回報的愛的真諦。
譬如你去讀一下《傅雷家書》。傅雷后半生將極大心血用于對子女的教育,在家書的字里行間可以真切感受到一顆博大父愛之心的跳動。
但是傅雷滿足于兒女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和每一項成績。這種精神滿足,本身就是回報。
在世俗意義上呢?傅雷在困難時期,全家人餓得幾乎要撐不下去,仍不肯在家書中向身在英國的傅聰求援。
……
類似這樣的閱讀,就是你在情感上保持收支平衡的保障。
當然,這樣的道理,適用于任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助人為樂雷鋒精神的本質,難道不就是一種不求世俗回報的精神付出嗎?
第三件事:保持日有盈余。
盈余的意思,就是收入款項對于支出款項的超過額。
通常以月為單位進行統計的財務盈余就不多說了,這里強調的是以日為單位進行考量的其它盈余。
你的知識與思維是否每日更新?
譬如當今互聯網經濟、互聯網文化如日中天的年代,關于互聯網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你了解多少?
如果你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傳統的經濟與文化時代,那么,慘遭淘汰的命運會不會繞著你走呢?
你是否每天都在學習新技能?
譬如在演講、寫作、營銷、策劃等等基本或核心技能方面,你是否每天都在嘗試一點一滴的自我訓練與提升?
你是否每日都在接受經典與大師的熏陶?——你是否每天都在讀最好的書,結識最有見識的人?
還有感情方面,除了愛自己愛親友愛同事,你是否每天嘗試去關愛身邊或不在身邊的陌生人?
哲學家周國平先生說:“愛在哪里?就在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只愛你的親人和朋友是容易的,……難的是超越所有這些局限,不受狹隘的本能和習俗的支配,作為宇宙之子卻有宇宙之父的胸懷,愛宇宙間的一切生靈。”
如果你每天在上述幾方面收獲的速度比丟棄的速度要快,每天都做到有所盈余,精神財富的總量每天都在穩步增加,那么恭喜你,堅持一年下來,你就贏定了,堅持一生下來,你就是笑到最后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