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去年雙十一買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在十二月已初讀過一遍。當時按自己對思維導圖(如果有人看見我做的可能會認為根本就不是)的理解做了簡單的導圖,此后在我的認知中此書僅一個觀點:讀書記筆記。名不符實!
? ? ? ?今天下午上班迷茫不知道干什么,想最后想到把最近讀的書再重溫一次,拿起導圖看后感覺不如再讀一次原書。此次重讀有了新的想法,產生了一些共鳴,為了做到學以致用,鼓起勇氣寫了第一次讀后感(也是畢業后第一次寫文章)。
? ?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人閱讀: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而做讀書筆記則始終慣穿其中。在選書章節本次重讀產生了共鳴:我一直以來不論是在手機、電腦還是在小說中看到提及的感興趣的書都直接記錄在電腦上,采取的方式是新建記事本文檔記下書名。當然這個文檔沒有規律,里面什么都有:個人常用的一些密碼、書名、名言警句、重要事項等等,而且桌面上不止一個兩個這樣的文檔,有時想找內容自己也要來回找。再次重讀本書猛然發現書中的選書其實自己一直在做但既不規范也無規律,從而在實際工作中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率。決定今后試著按書中方法操作:書中核心操作是”“列購書清單”,并給出了具體清單的示例;同時書中還給出了“列購書清單的決竅”,在我理解書中所提到的“從生活中來”等都是決竅,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來源。
? ? ? ?一直以來我的語文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差,記得當年高中大考(非高考)最高也是唯一有機會突破600分的就是因為語文只考了79而未達成(2000年前,五科,單科150滿分),此次到目前仍為遺憾!今天再次讀本書發現書中不僅有具體指導寫讀書筆記的方法,還有明明白白的示例(鬼知道我第一次是怎么讀的)!
? ? ? ? 讀書筆記示例:讀完冒險題材的紀實文學以后,就會想在讀書筆記里寫上“這個人真歷害”。你拿起筆時,會想到“等一下,不寫上這個人是哪里歷害、為什么歷害有的話,下次再讀到這句話看不懂吧”,于是你會這樣寫:
作者的體力和精神承受力都太強了。普通人在失明后一定會感到絕望,就算他比一般人強壯,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很難生還。為什么作者可以如此堅強?
? ? ? ?這完全是中學老師在教我怎么寫讀書筆記啊,類似的例子還有后面介紹“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的運用示例等。在示例中不僅有完整的筆記,還有圖標說明,另我這個寫作小白也能試著寫讀書筆記。
? ? ? ?以上是我重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的體會,因各方面能力較差,文字及心得不好,不過總算邁出第一步,希望今后能進步。拍磚請手下留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