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末。
各種十佳,榜單咔咔咔出爐。
但要論最有逼格的,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佳絕對排名前列。
而Sir今天要說的這部,是今年《電影手冊》年度十佳最有逼格的一部。
不賣關子——
《好時光》
Good Time
冬天看《好時光》再適合不過。
劇情如下——
兩兄弟打劫銀行,哥哥康尼(羅伯特·帕丁森 飾)成功逃走,弟弟尼克(本·薩弗迪 飾,也是本片導演)被捕。
哥哥窮途末路,連保釋金都給不起,只好另想辦法救弟弟……
以為,沒想到……又以為,又沒想到……
Sir不多劇透,反正整個故事用一句“唐詩”概括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騙你的。
對,這樣的逃亡故事,你可能也見過不少。
導演薩弗迪兄弟,記住這個名字,他們本事正在于,賦予了俗套超新鮮的視覺快感。
簡單說,這是一部真正用鏡頭講故事的電影。
開篇就驚艷。
紐約全景航拍,點明故事發生地。
但隨著鏡頭慢慢推進,我們看見的不是金碧輝煌的大廈,是大廈和大廈間,陽光照射不進的陰影地帶。
畫面突然一轉,停在一雙眼眸。
眼神呆滯。
短短幾秒,已揭示電影主題——
它聚焦的,不是現代都市的光鮮亮麗,是介于光鮮和亮麗間的縫隙,是生活在縫隙里的邊緣人。
薩弗迪兄弟的每一幀,都力道十足,都想砸進你的眼睛。
這兩兄弟有三大招。
第一招,固定機位特寫。
通常情況,我們看到90%對話鏡頭,都是正反打。
什么是正反打?
簡單說,就是誰講話,畫面切誰。
這也是電視劇最愛用的,比如,隨手一截的《人民的名義》。
鏡頭在對話兩人間來回切換,通過兩人的表情、動作的變化,讓觀眾了解彼此關系,進入彼此內心。
但《好時光》覺得,沒意思。
看它怎么玩——
智力障礙的弟弟尼克正接受心理測試,項目是“單詞比較”。
醫生說出兩個詞,弟弟回答這兩個詞之間的關系。
比如,貓和老鼠。
尼克的回答就是,“互相不喜歡彼此”,敵對關系。
一開始還算正常,所以鏡頭處理,也是“正?!钡恼创颉?/p>
但當醫生拋出剪刀和烹鍋。
弟弟的答案開始不太對了,他說——兩樣東西都很危險,都能拿來傷害自己。
怎么回事。
這時,導演用固定機位,特寫弟弟表情,整整半分鐘。
直到醫生問第三組詞(鹽和水),(鏡頭)還是盯著弟弟的臉。
盯著盯著,我們發現,弟弟原來一直毫無表情的臉,突然流下眼淚……
原來,祖母曾經在弟弟吃飯時,對他惡言惡語、推搡他,不準他吃。
忍無可忍的弟弟扔出烹鍋,砸到墻上。
他是想傷害祖母嗎?
不,他只是真的受夠了。
透過《好時光》的固定機位特寫,我們可以看到人物任何微表情的變化,甚至感受他被打亂的呼吸(整段都沒有任何背景音樂)。
毫無感情的醫患對話,拍出了如牛負重的壓力,而眼淚流下的剎那,則打破了人物封閉的內心。
正因為過去充滿惡言和暴力,逃,是唯一的辦法。
我才是你唯一的朋友,明白嗎?
問題是,逃得了嗎?
逃亡過程,導演薩弗迪兄弟開始展露第二招——手持長鏡頭。
兩人打劫,逃跑,上了車,才發現裝錢的包不對勁。
怎么,發出奇怪的滴答聲。
包漸漸鼓起……
三。
二。
一。
嘣!
畫面彌漫一片紅色,尖叫聲、粗口聲、車喇叭聲、警報聲,紛紛入耳。
還好不是炸彈。
但,死里逃生的慶幸還沒來得及享受,又一輪恐懼接踵而至。
追兵來了。
一個手持長鏡頭。
鏡頭從車頂跟拍,隨著哥哥下車,拽出還在害怕的弟弟,趕緊跑。
不用多說,手持+長鏡頭是最能傳達現場緊張情緒的。
比如今年的災難片《恐襲波士頓》,炸彈爆炸后,現場一片慌亂,鏡頭像觀眾驚慌失措的眼睛,從一個人跳到另一個人身上。
但《好時光》還是覺得,不夠。
注意在這段戲中,兩兄弟身上的顏色。
紅色。
紅色象征鮮血,紅色指向危險,紅色的他們,就是目標。
兄弟倆一身紅走在路上,連帶路上的一切,都像加上了紅色濾鏡,這時,長鏡頭配上電子合成器的背景音樂,整段戲,都給人極度充血,近乎炸裂的緊張感。
再不快點,就要被抓了!
在Sir看來,把手持攝影、音樂、色彩,玩得登峰造極的,是游樂園片段。
這一閃一閃的霓虹王國,是地獄嗎?
面對門外警察的詢問,哥哥康尼扒下游樂場保安的白襯衫(想給自己洗白)。
但在紫光燈的映照下,穿上白襯衫的康尼,卻又好似被涂上一層刺眼的亮色,麻木的他,在迷幻的電子音樂聲中躁動,呈現出病態的瘋狂。
坦白講,看這段時,Sir生理反應都上來了(不是那種別想歪),人性能爆發出怎樣無可理喻的恐怖,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最后,還有一種鏡頭不得不提:航拍。
通常我們看到的逃亡戲,以快速剪輯居多。
像《極盜車神》。
這個5秒鏡頭,融合人物近景、人物正反打、iPod特寫、手柄特寫、油門特寫、車輪特寫和車全景,共7個分鏡。
一連串鏡頭無間斷地組合,因為眼花繚亂是刺激觀眾感官,提升劇情緊張感最直接的手段。
但還是那句話,《好時光》要得更多。
薩弗迪兄弟拍逃亡時,多次選擇航拍。
因為他們拍的不止是逃亡的刺激,他們更想拍無處可逃的困局。
你看畫面里的車,怎么逃,如何快,始終被牢牢控制在框內。
這是什么?
這不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我們在什么時候最常見這種畫面?
對,就是現實新聞里的警匪追逐——
小樣,你跑啊,你再跑,也跑不出老子的手掌心。
明明是簡單對話,卻拍出了緊繃的張力;明明是俗套的追逃,卻拍出無常又注定的宿命;明明是獨立制作,卻拍出不輸大片的刺激與震撼。
這才是薩弗迪兄弟和《好時光》最了不得的地方。
相信鏡頭語言的力量。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庫布里沒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