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是因為一句話,有時僅僅因為標題,有時因為作者,各種理由才有緣拿起一本書。
而這本。一開始是看書名。后來翻到序的一句話才開始看這本書。
------在這個男權當道的世界里,生了一大堆女兒似乎更會讓我們母女顯得孤弱無助。
看完,覺得作者的人生很值得敬佩。
一、妻子。
作者生了三個女兒。她是美國人。丈夫是墨西哥的黎巴嫩。風俗習慣完全不同。書中提到他們戀愛之時,她丈夫要求她做到10條戒律:
1.要等5年。
2.5年內不能和別的男人約會。
3.和男人見面時,不能呢個主動挑起話題,不能擁有自己的觀點。
4.不能盯著別的男人看。
5.不能穿緊身褲配高跟鞋,只能穿裙子(除了迷你裙)
6.外出只能由他的姐妹們陪同,她的朋友圈僅限于他的姐妹們。
7.沒有他或他家人的陪同,不可以單獨在外面吃飯。
8.必須孝敬公婆。
9.婚后只能做一名全職主婦。
10.她是他的皇后,他是她的國王,他制定一切家庭規章制度。
大概只有第8條是合理的。其他的都比較片面。作者原先是一個模特。是經常在電視上露面的。為了愛情。真的遵照這10條做的。五年后。他們結婚了。
我想這是真愛吧。并非所有人能耐得住寂寞。差不多犧牲自己的所有去愛另一個人吧。
遵照著戒律,他們過了20年。在別人看來幸福美滿的婚姻,作者卻因為當初的戒律越來越壓抑。婚姻生活里,作為妻子,她做得是很合格的吧。
二、母親。
在那樣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下。作為母親,她努力培養著三個女兒。讓她們不斷地學習,以備將來有更多的資格與男性平等生活。
她其中一個女兒身體有疾病,不能看,只能通過聽來學習。很多都是她這個媽媽讀給她女兒聽,來幫助她學習的。她一直沒有放棄。女兒長大成了很優秀的人。
她懷另一個孩子時,出了車禍,當時醫生都診斷她懷的孩子沒有生命跡象了。她卻堅信是好的。后來這個孩子也很順利地生下來。
三個女兒的生活充滿了她的日常。后面她考慮做自己時,也是首先考慮孩子。她給了她丈夫一個5年期限。這個5年期限也是等孩子都上大學了。而她的離開不會讓孩子們蒙羞。所有做的這些,都是以考慮孩子的幸福為前提。
作為母親。付出很多。
三、自己。
做自己很難。
我相信作者與她丈夫的感情是真的。只是在一開始。她就奉獻了全部的愛。只顧著愛對方。忘了愛自己。不過,時間久了。終究會記起來去找尋迷失的自己。
告別20年的安逸生活,重頭來過,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慶幸的是,作者從來沒有放棄自己。在那樣的環境下。單單因為沒有兒子,都能被七大姑八大姨的唾沫星子淹沒吧。她卻依然能保持原則。教孩子們愛,教孩子們自立,養育她們成為優秀的人。
在孩子上大學后,她還通過學習拿到了臨床心理學碩士學位。后來很多女性朋友會去她家請教她,她來授課。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許是這些給了她很大的勇氣。與她丈夫定下的家規做斗爭的勇氣。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她內心的堅強給了她勇氣。
獨自生活的一開始,她并不能馬上適應。她不敢看男人的眼睛,只看地板。握手后不知道手放哪里。等等。但這些沒有讓她退縮。她給自己定了一些具體的實施計劃。能盡快與社會融洽。
這才是積極的人生!
寫書的時候61歲。出版的時候63歲。
看照片依然美麗。充滿魅力。
任何時候,只要想開始,都為時不晚。
任何時候,我們都別忘了愛自己,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