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兩本書,分別是瑟谷學校的創辦人與沃頓商學院教授合著的《翻轉式學習:21世紀學習的革命》,薩爾曼·可汗的《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互聯時代的教育革命》。由此延伸出的思考,讓我也關注和閱讀了大量關于創新學校的資料。
2017年可以說是未來教育的元年,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關于創新教育的實驗學校進入我們的視線。有北京的一土學校,扎克伯格投資的Altschool,紐約的Wework公司開設“幫助學生發展創業精神和思維”的創新學校,還有互聯網上的可汗學院,以及1965年就創辦的“沒有課堂、沒有老師、沒有評價”的瑟谷學校等等,最早提倡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也是其中非常吸引眼球的一種創新教育嘗試。
事實上,對于教育的探索和創新改革,應該說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但從未像今天這個時代一樣,顯得那么急迫和集中。正是因為人工智能時代的迫近,還有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普及,讓我們不得不快速反思和實踐,以應對這個不確定性越來越強的世界。
1.教育是如何發生的?
諾貝爾獎獲得者,神經系統物理學家埃里克.里查德.坎貝爾在《尋找回憶》(in search of memory)中提出,學習實際上是組成大腦的神經細胞一系列變化的過程。歷史上新的教育機構和教育模式都是在轉折時期應運而生的。歷史上有幾個重要的事件和轉折,促使了教育形式的改變。
文字出現之前:狩獵為生,父母親身示范教授子女生存技能
語言出現之后:學徒制教育產生,將教育的部分責任從父母身上轉移。學徒制的基礎是主動學習,也就是通過實踐來學習,學徒觀察并模仿師父的技巧和策略。實際上學徒制教育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職業學校教育模式。今天的博士生課程采用的也是學徒制。住院醫師的實習項目采用的也是學徒制。
印刷術的出現:產生了教科書,讓人類進入了教育標準化的時代。標準化的課堂教育為灌輸政治觀點提供了無限多的機會。老師將知識點進行分割教學,而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可以學會知識點,但要想從本質上掌握知識的內涵,則需要天馬行空且無拘無束的思維能力。
2.教育的新世界和舊世界
普魯士教育模式:教育的重大創新,也就是如今被我們稱為K-12的教育體系,是在18世紀由普魯士人最先實施的。靠稅金支持的義務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手段,更是一種政治手段。普魯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夠獨立思考的學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誠且易于管理的國民,他們在學校里學到的價值觀讓他們服從包括父母、老師和教堂在內的權威,當然,最終要服從國王。
1870年,美國的37個州都建立了公立學校,美國也成為了世界上國民文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普魯士教育體制的基本概念已經被各州政府廣泛應用。美國國家教育學會于1892年成立了“十人委員會”,這10個人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在美國,所有年齡在6-18歲的公民都應該完成8年的初等教育以及4年的中等教育。包括小學和中學的教育內容和體制等。這些在當時都具有前瞻性,他們構建的教育體制在接下來的120多年間一直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這樣的教育體系在當時具有創新意義,并且主張人人平等,讓上百萬人成為了中產階級。遺憾的是,該體制阻礙了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對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害無益。在19世紀,高水平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許不如思想上服從指揮,行動上掌握基本技能那么重要,但在200多年后的今天,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卻尤為突出。
我們所看到2017年涌現創新教育模式的嘗試,一土學校,Altschool, Wework創新學校,還有瑟谷學校,都有一個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是盡最大的可能,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讓學生發展內在的自我認知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甚至能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進度。我們看到翻轉課堂和翻轉式學習,提倡的就是這樣的核心理念。
3.什么是真正的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指的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在家里聽課,然后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一起解決疑問。
傳統教育模式:
課堂: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回家獨立做作業
考試:貼標簽,把學生分成不同等級
翻轉課堂模式:
課堂:學生在家自學新知識,到“課堂”上去做作業
考試:測試學生的能力,進行反饋
傳統的教育習慣是一種約定俗成,有些我們認為不可違背的原則,事實上可能缺乏慎重周詳的考慮。正如我們的飲食習慣很難改變一樣,形成已久的教育制度也是如此。現行教育制度的持續和穩定是現如今部分大型行業,甚至是所有行業賴以生存的基礎。一種教育方式意味著一種教學目標和特定的考試形式,而考試反過來又對人才招聘和個人的職業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性使然,在特定體制中收獲頗豐的人往往又會成為其堅定的擁護者,也就是說,真正有權利的人往往會選擇維持現狀。如此一來,教育體制的改革往往舉步維艱。
4. 關于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2004年,可汗學院的創始人通過給表妹遠程補習數學課無意中開始了翻轉課堂的嘗試,反復修正遠程教學軟件,生成數學題的軟件、數據庫、反饋軟件;
2007年,可汗學院進校園,試點開展舊金山灣區“半島橋”暑期課程(peninshla bridge);
2009年,可汗學院的運行步入正軌;
2010年4月--9月,收到谷歌和蓋茨基金會的多筆捐款,正式成為一個非營利教育機構;
2011年夏天,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公立學校、特許學校以及私立學校中挑選70所,進行教學試點。
發展到今天,可汗學院已經在全世界影響了數百萬學生,視頻課件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連比爾蓋茨都公開表示,他很喜歡可汗學院的教學視頻,覺得對孩子的學習非常有幫助。美國的一些公立學校也開始使用可汗學院的教學視頻進行授課。
可汗學院官方網站:www.khanacademy.org
5.書中的一些精彩語錄
未來是不確定的,因此重要的不是學到了什么,而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未來的課堂上,不同年齡的孩子們將會坐在一起。
未來的老師,以團隊形式現身。
未來的成績單,創造力是重中之重。
未來的寒暑假,需要重新規劃,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學習與實習并重,是未來大學的發展方向。
“我們的學校將孩子訓練成了員工和客戶。”----紐約州年度教師約翰·泰勒·蓋托,2003年9月
任何人,不管是20歲還是80歲,只要停止學習就會衰老。堅持學習的人永遠年輕。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讓頭腦保持年輕。----亨利·福特
把所有游戲和學習放入童年,所有工作塞進中年,所有遺憾留給老年,這是極端錯誤和非常武斷的做法。----瑪格麗特·米德
后記:翻轉課堂和翻轉式學習的很多教育觀點,事實上是對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的一次反思和挑戰,也是對未來教育的一次富有創造力的暢想。有讀過這兩本書的小伙伴跟我說:“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小時候很討厭上學了,因為我是被迫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能看到教育越來越個性化,也許未來的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也有更多教育的嘗試,讓我們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里看到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