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連趕三場頭馬活動,而且做的全是超越舒適圈之外的事情:上午參加小區(qū)比賽的英文幽默和評估雙項比賽,下午去另一個俱樂部做General Evaluator, 晚上在自己的俱樂部做A5的Individual Evaluator.
雖然都是頭馬的活動,雖然都做了評估,但不同的場合,收獲和感受截然不同。
小區(qū)比賽的IE,現(xiàn)場出現(xiàn)的一個情況是,test speaker有個明顯漏洞:沒有任何肢體語言或舞臺移動。這么明顯的漏洞,大家都會發(fā)現(xiàn),大家也都有提到(因為我是第2個出場的,所以大部分人的我都有聽到),同樣要點的情況下,就要拼誰講的好了。在我后面出場的第3位選手(也是最后的冠軍),不但英語比我更流利,而且用了自己的肢體語言和動作去詮釋對test speaker的肢體,語言的感染力也更強,這些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小區(qū)的兩場演講比賽,無論是我沒有參加的中文幽默演講,還是我參加了的英文幽默演講,都讓我見識到了其他選手的睿智,幽默,邏輯清晰,他們的故事妙趣橫生,引發(fā)了現(xiàn)場觀眾的陣陣笑聲,而Peter更是把前面選手的幽默元素紛紛引用到自己的演講中,讓現(xiàn)場氣氛達到了高潮。幽默一直是我的一個弱項,但又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因為在大家笑完之后的那個時間點,是大家精力最集中,最能聽得進去演講的時候,所以在這方面我還需要再加強。
說完小區(qū)比賽,再來談談下午和晚上的評估~
先說下午的General Evaluator, 當初約這個角色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覺得自己的英文總評做的太爛,所以想要找個人少一點的俱樂部練練手,結果沒想到角色臨時調整,導致現(xiàn)場做IE的三個人全是其他俱樂部來的大牛,偶滴個神啊~~
晚上評估A5的演講,演講者是前主席,在我的頭馬之路上,給過我特別多的鼓勵,指導,和各種幫助,作為一個連CC都沒有拿到的新手,這次要我評估他的高級演講,實在是備感壓力。
評估完,最大的感受是:評估其實分兩大部分,一塊是上臺前,一塊是上臺后,上臺前主要是思維能力,要能積極傾聽,快速找到演講者的優(yōu)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而由于時間原因,這些部分不可能完全寫下來然后背下來,甚至做幾遍rehearsal, 大部分情況下,都只能寫下幾個關鍵詞,然后上臺后根據(jù)關鍵詞發(fā)揮;而根據(jù)關鍵詞發(fā)揮的部分,就是上臺后的那一塊能力,在前面小區(qū)比賽的例子中有提到,大家同樣講一個要點,講的水平卻各有不同,是否能讓觀眾明白這個點好,好在哪里,那個地方為什么要改進,不改進會有什么問題,改進了會有什么好處,要如何改進,這些都需要在臺上組織具體的語言,并配合一些non verbal的元素。
最近練評估練的比較多,在上臺前的那一塊,也就是找評估要點的部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語言組織方面卻有所下降,昨天更是出現(xiàn)了好幾次時態(tài)上的口誤,說的顛三倒四語無倫次,感覺完全沒表達明白心中所想。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最近英語說少了練少了,僅靠每周那一次評估練習,顯然是肯定不夠的,看來果然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