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7.7? ? ? ? ? ? ? ? 文/琴音
97年師范畢業走上三尺講臺,2017年離開三尺講臺。整整20年了,決定要離開20年的三尺講臺,心情蠻復雜的。
曾經徘徊在十字路口,有路也有方向,卻不知道往左往右還是向前向后走?不確定的因素會容易引發焦慮因子。焦慮是因為那份不確定感在作祟。
寫下并遞交了離職請辭,那一刻,曾經的糾結剎那就安穩了。
有祝福的,有羨慕的,有鼓勵的,有不解的……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看法。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一刻我還可以有選擇。不是嗎?
選擇,就是舍棄。舍棄就是分離,分離會帶來某部分的不舒服。而有選擇,更是福氣和能力。
不知不覺,當年的那個單純,熱情的教壇菜鳥轉眼已經成為老教師了,亦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了。
20年來,亦師亦友亦母。過程中每一個開心的快樂的,生氣的憤怒的,恨鐵不成鋼的情緒情感,曾經每一次永創佳績的驚喜……一? 一存于心間。
感恩給予我回憶的那些熊孩子。那些年,我們一起成長!
感恩給予我幫助的同事朋友們,感恩信任我的領導們,感恩支持我的家長朋友們,感恩包容接納我的家人,感恩……
珍惜過去,曾經的每一個回憶,每一個片段,每一個幫助……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的我: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今天的我行走在人生路上,學習,自我探索,自我成長,同時傳播家庭教育。依然站在講臺上,只是對象換成了家長。
教育不僅僅從娃娃抓起,教育更要從源頭抓起。追根溯源,教育好比一棵大樹。家長教育是樹根,家庭教育是樹干,學校教育是樹枝,社會教育是樹葉,孩子就是大樹上的果實。根深,干粗,枝繁,葉茂,果才能碩。今天的教育應該是體制內與體制外相擁抱的教育。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做我喜歡的事,我做我擅長的事,我做利他的事。我始終堅信:助人者,自助。助人者,天助。
行走在傳播家庭教育的路上,每一次的上臺都是對自己最大的獎賞,每一次的傳播都是一個價值的體現。幸福一個爸爸媽媽,快樂一個家庭,造就孩子的未來。今天的我是豐盛富足的,今天的我是滿意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選擇在40歲的這一年,讓自己的生命重建,有對過去的一些不舍,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一些忐忑,更多的是一種向往,一份確定感和堅定感。
對明天我充滿期待,對生活我永遠保有希望。不管如何,我都相信,那一定是最好的我!
所以,致今天的我——珍惜過去,滿意現在,樂觀未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