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路邊遇見一賣書之人,他黝黑的皮膚,就像剛收割完麥子的莊稼人。不修邊幅的衣衣著,讓他看起來跟路邊經常賣書的小商販一樣。只有鼻梁上架著的那把眼鏡讓他看起來有點不一樣!
旁邊跟他一起的同伴衣著如他,只是手里一直拿著幾本書不停的給圍觀的人推薦。圍觀者大多是孩子家長,看見是《古詩五百首》,大都會上去翻翻看。只要是跟孩子學習有關的東西,家長們或多或少都會去關注!
書不斷的被拿起,不斷的被翻開,最后又不斷的被退回到賣書人的手上!任賣書人如何解釋: 這書給孩子學習特別實用,里面的古詩有我們熟悉的,也有我們不熟悉的,這是國學經典,也是我花費了將近20年才整理出版的!圍觀者有意向購買的人依然無動于衷。
同伴看情形勸他說: 要不再便宜一點出售,他非常心疼地說:最低不能少于30元。這時,圍觀者有人提議:20元,我們一人一套,把所有的買完!同伴說: 賣吧賣吧!就在大家拿出手機即將付款的時候,他又后悔了說: 我不賣了,低于30元就賠的太多了。
他說: 當時買書號都花了2萬多,印刷費,工本費還沒算呢!書被他統統收回去了,圍觀者也一個個都散了,他和同伴無奈的繼續給每本書簽名!
看著他失落,不被理解的眼神。且不論他說的20年時間是否準確可信,但憑那一本厚厚的古詩五百首就足以看出他對古詩文的熱愛與推崇!
即便是簡單的整理,也需要對古詩文的理解透徹到心扉,才能清楚一本書該如何收錄?如何銜接?如何解義?如何傳承?
收錄過程是給一本書建立了基本的框架,就好比一座大橋,你得先把基礎結構建好,接下來再在基礎結構上完成地基,路面,接縫,瀝青碾壓等一些列完整的工作,而譯文與詩文背景就是一整座大橋除卻基礎框架的所有工序!
編著一本書需要耗費很長時間,若沒有足夠的勇氣,強大的信念以及對古詩文的熱愛,相信他也不會編撰完整,校對,印刷,裝訂最后將成品展現在讀者面前!
油然而生的敬佩感,讓我對這位作者肅然起敬!能在浮華煩躁的社會里保持一顆清澈純凈的心,能讓自己在古詩文的詞海里隨意暢游,能讓傳統的經典讀物流落在現代文明中!他的才氣與志向豈是燕雀能知?
不修邊幅并不代表才疏學淺,看似莊稼人也不能證明肚里無墨。文人未必都是白面書生,也未必都是那些只讀圣賢書的才子佳人!
在生活的威逼利誘下保持一顆謙卑,純凈,上進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為生活所累,不為金錢折腰。浮生若夢,靈魂安放在內心,整個人才會容光煥發,精神奕奕!
500首古詩植根于心田,它們在哪塊柔軟的土地萌芽、生長、最后,開出一朵朵潔白無瑕的小花,這美麗的小花大概就是“靈魂之花”吧!
但愿他的書被更多喜歡古詩文的人收藏,但愿他的心血沒有白白浪費!但愿他所經歷的一切,會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志向!
靈魂有香氣,心中有丘壑,每一位行走在蒼茫大地上的人,都不該以世俗的眼光去挑剔一個對文字充滿熱愛的人!
無論誰?即便現在身處泥濘,但他依然有仰望星辰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