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中,最影響自己性格行為的應該是家庭的影響。
成長在寬松、融洽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更容易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特征;而緊張、畸形的家庭環境則容易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
之前有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一個人從小在有愛、堅韌歡快的家庭環境里成長的,即使他后期遭遇了很大的磨難,但是一直支撐他走下去的精神力量會讓他堅毅不倒,勇敢的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01、扎克伯克教育子女的理念
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2015年大女兒麥克斯出生后曾經寫了一封致女兒的信:“雖然新聞的標題總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問題,但我們仍然堅信好的力量會最終勝出。”
兩年后,在扎克伯格小女兒出生后同樣寫了另一封信。重點談的是他們對女兒童年的期待。扎克伯格談的不是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童年時就應該瘋玩。
他在信中寫道:
世界是個嚴肅的地方,
而孩子們應該抽出更多時間接觸自然并愉快地玩耍。
等你長大后會變得很忙,
所以我希望童年時,
你能聞遍花香并搜集到所有你喜歡的樹葉。
我希望你能沉浸在蘇斯博士的書里,(注:蘇斯博士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教育家)
并開啟自己的故事創作之路。
……
……
……
我希望你們能在家里瘋跑,直到跑不動為止。
當然,呼呼大睡也是你的任務之一,
在睡夢中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們的愛。
童年很奇妙,
而每個人只有一次,
所以好好享受童年,
不要為未來焦慮。
我們是你的后盾,
爸媽會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
讓你和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有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02、父母的認知程度
羅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是美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和社會學者之一。他的新書《我們的孩子》也表達了其中一個觀點:造成機會不平等的其中一個就是父母的認知程度。
在培養孩子上,不同階層的父母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差異。“高知父母致力于培養自主、獨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讓孩子自尊自強,有能力做出積極向上的選擇;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往往把目光投向紀律和服從,要求孩子嚴格遵守家長定下的各種規矩”。上層家庭在培養孩子上采用的是“推進式策略”,父母會鼓勵孩子在舒適的環境中開發潛能;窮人家培養孩子的策略卻是防備式的策略,也就是以保護孩子安全為首要考量。
從這點中,我感知到的是:上層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孩子的自信、樂觀、獨立、進取的能力,從根源上讓孩子認知到“人生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擁抱挫折、跨越挫折就可以往成功更進一步”,這樣的思想力量讓他們不畏懼困難,永遠抱有“方法總比問題多”的理念。
盡管上層階層本身的認知程度就高于平凡的家庭,但是平凡的家庭也可以教出優秀的娃。
03、平凡家庭如何教出優秀娃
得到,全國最大的互聯網知識付費平臺,《李翔知識內參》分享了一篇美國《時代》周刊一期封面文章“平凡家庭如何教出優秀娃”,關注了咱們很多父母都關心的問題:為什么有些家庭,父母本身很平凡,也不是大富大貴,但仍然可以教育出特別優秀的孩子呢?文章研究了9組家庭,并總結出了6條教育出”非凡“子女的成功經驗,后面其中三條經驗都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可以借鑒的。
1、多子女家庭出生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
因為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難免要經歷跟兄弟姐妹之間的爭吵,甚至還有打斗,而這些爭斗,會讓孩子,變得更堅強。
2、在咱們中國文化里,父母是很忌諱和孩子談論死亡的,但在《時代》周刊的樣本中,有的孩子親眼見證了自己13歲妹妹的離去,有的是本人就得了嚴重的疾病,不得不在醫院進行長時間的療養。這些孩子很早就對死亡有深刻的認識,因為經歷創傷,更激勵他們珍惜時間和生命。
3、與同齡人相比,這些長大后有成就的孩子,都是放養長大的。他們父母不會強迫子女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并且善于鼓勵孩子擁抱挫折,絕不會讓孩子感到束手束腳。
因此,對于我們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物質上可能不夠寬裕,不能投入太多的時間和金錢,那么,對于子女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引導、傳達獨立、進取人格,尊重個體與和諧的家庭氛圍,平凡的家庭一樣可以培育優秀的孩子。
查理芒格有一句致理名言:當你希望你獲得什么,你要先成為配的上擁有它的人。
心理學家說:“家庭環境對子女的教育影響深遠。”
我想要一個有愛,樂觀,進取的家庭,也勢必會為這一目標奮斗,雖然現在還沒有做為人父母,但是依然可以為下一代創造好環境,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成為配得上它的人。
附上:政治世家:美國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十訓。
? 1、親手制作孩子的育兒日記與讀書記錄,然后對此進行徹底檢查;2、幫助孩子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3、父母要經常向孩子講述他在事業上所發生的故事;4、吃飯時要形成一種自然和諧的討論氛圍;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績的人不會被人無視”的世界法則;6、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幫助他們解決問題;7、讓孩子進入名牌大學進行學習,使之獲得最好的人脈關系;8、讓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與不適應,將會通過反復努力而變得熟能生巧的道理;9、告訴孩子要樹立遠大的目標,但切勿急躁,必須循序漸進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10、父母與兄弟姐妹之間,要形成一種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的良好家庭氛圍。
ps:本文是參加堂妹婚禮的時候,突然感悟到我們大家族的凝聚力,團結和諧的畫面給予我一些視覺上和心理上的沖擊感。親戚人群中,經常參與家族活動的孩子,并且與各位長輩關系密切的孩子,現在正在成長的或是已經長大成人的性格是外向積極向上的,我也相信這種尊重長輩的父母行為會引導兒童的行為,一樣注重家庭觀念,這樣的人應該不會壞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