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把這本傳說中的實用性書讀完了,顛覆了之前看書的理念,之前真的覺得看書只是看過,復述不出這本書的故事情節,細節,帶給我的感動在哪,用我爸的話說只是看了個熱鬧(怪不得喜歡看故事性強的書,其他的書籍看完還是不記得),帶著試一試的心態真正學習了這本書,收獲巨大。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這本書的目前所學的精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1.為了什么而讀書?
2.具體的步驟?
這本書開頭就強調了這本書是以提升閱讀理解力為主要目地的,想從書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而不是為了娛樂,催眠。
為什么看書會困,是因為沒有主動閱讀,而主動閱讀就是讀者讀書的目的——提升理解力,獲取知識。按照書中的論述,帶著四個問題去讀書就可以破一看書就困功,也就是主動閱讀的實施方式。
四個問題:
1.整體講了什么?
2.主要的內容、想法、論點是什么?怎么說的?
3.這本書說的全部有道理嗎?
4.對我有什么用?
拿到一本書,帶著這四個問題和想回答的心去閱讀,你就會發現自己和作者始終在對話,就想解鎖一個個難關一樣孜孜不倦。
接著,作者就這四問題的回答提出具體的步驟。
他介紹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后者包含前者的內容,這四個層次是回答這四個問題的規則,按照這些規則來回答,你會發現自己可以理解作者寫作的目的,獲取主旨。
并且他就各種不同種類的書籍提出具體的方法(就算是不同種類,仍然需要提出四個問題,按規則給出答案以主動閱讀,獲取知識,本書就論說性書籍更為實用。)
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十分重要,但是閱讀速度也是讀書一大重要因素:檢視閱讀是帶著目的去閱讀,以不同的方式讀(大意、框架)分析閱讀則是在確定這本書對我有提高作用,值得一讀時細致的讀,但是全篇并不是一個速度,無關緊要的部分快讀(比如很多實例,比較的讀而不是字字斟酌)。
在速度的訓練上,可以利用手指指針方式,以大拇指+食指+中指合并為一個指針順著行移動,速度比眼睛快一些,讓眼睛努力跟上手的速度一點點提升速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基礎閱讀:識字,識詞階段,一般初中以上的學生都是可以完成這一步的,書中的詞都能清楚知道基本意思,看得懂,針對外文書籍這一步可能會更起作用,不過作者是在就閱讀理解力提升提出的方式,這一步就沒有著墨太多,但也是說明掌握書中技能是需要能看懂書中文字,而不是對每句話一知半解,糾結于各個生詞上。
檢視閱讀:重點來啦,這一步主要是為了解決第一,二兩個問題所做努力,可以通過幾分鐘的時間判斷這本書值不值的讀,值不值得進行分析閱讀。
包含兩個階段:
階段一:
01.這本書大概是什么類型的書,大致什么概念?有系統的略讀/粗讀,看書名,有序看序,副標題后回答這些問題;
02.這本書框架是啥?研究下目錄,各章頁數,就能了解作者寫作思路和框架,回答作者怎么說明主要的想法,論點;
03.涵蓋什么內容?在有索引時翻看下,重要的詞匯翻看下內文;
04.仍然回答不出來這本書主要要解決什么,說明什么,就去目錄里找主題相關的篇章,著重看開頭和結尾;
05.翻看文章開頭,結尾幾段,可以了解作者想要梳理的重點,另外隨便翻翻,讀一兩段或幾頁,看看它的論點論據時候清晰。
階段二:有些特別難懂的書籍及故事型的小說以粗淺的快讀了解大意,不懂的也不要停,就是為了解大意。
在上述過程完成能解答這本書整體說了什么,框架大致什么樣,從而決定要不要繼續讀,有些書籍讀到這就可以結束了。
分析閱讀:將好書透視清的方式,也是回答后兩個問題的規則,它有三個階段:總-分-總;
第一階段:列出大綱(總):
在檢視閱讀完成后,我們差不多也就是完成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了,可以列出大綱
1、按照書的種類和主題分類;
2、用一小段話說出這本書在談些什么;
3、按順序和關系列出重要綱要,框架中的每個部分也大致列出(關鍵字);
4、找出作者要解決的問題/作者希望你怎么做達成目標。
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分)
1、字,以關鍵字的詮釋和作者達成共識(理解作者筆下關鍵字在本文本段的意思,而不是別的)
2、句,找到重要句子,找出重要主旨;
3、論述,從內容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并且重新架構前因后果,明白作者主張;
4、確定作者解決了什么問題,沒有解決的,以及判斷哪些是作者知道自己未解決的問題。這一步是了解作者讓你按照他的論點照做的目的。(比如本書中作者解決了閱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這個問題,但是他并沒有解決怎么訓練基礎閱讀的問題,沒有解決為其他目的看書的問題,這也是他沒法解決的)
第三階段:像溝通知識一樣評論一本書(總)
此階段就是解決后2個問題,作者寫的這本書有道理嗎?全部還只是部分有?和我有什么關系?對我有什么幫助?
1、“我讀懂了”,能列出大綱,詮釋內容,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實際后問問自己這本書是否有道理;
2、不要為了爭強好勝而去批評文章,以事實說話,客觀表達;
3、在覺得作者的觀點是有用的,以達到拓展思維,改變生活方式等目的,按照文中的點執行,思考,這就是最大的幫助。
主題閱讀:這個主要是針對同一主題下的閱讀,比如寫論文時的就一個論題對多本書籍閱讀,提煉觀點,它最重要的是確定好主題后列好書籍清單,檢視清單,找出最有用的幾本,再檢視這幾本中與主題相關的章節。全程要帶著自己的主題去厘清論點論據。
以上幾個層次是全面學完一本書,是回答這四個問題的基本規則,在熟練之后,可以融合使用,不要覺得它很復雜,很多書檢視閱讀完幾乎就可以領清重點,掌握主要內容了,極少的好書更是值得多讀,每次都會有新的發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閱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不然還是會讀完一本丟一本,不知道自己最終收獲得是什么。在閱讀一本比自己思想更高階的書籍時以一定的技巧達成掌握論點,主旨的目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會給出答案。
帶著問題去閱讀,檢視,詮釋,透視書籍,獲取雞湯,學習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