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閱讀里面真的有很多戳心話,我正中靶心的躺槍了。所以重新建立了如何選擇的思維模式,決定永不逃避? 。
選擇的正確思維模式
第一,興趣班選擇前的準備工作。相對符合精要主義的方法,應該是在選擇之前做充足的準備工作,要有充足的準備和了解。在和孩子討論具體的興趣之前,自己應該對自己和家庭的情況有一個評價。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可能的選項信息,評價通過才和孩子談及。而且在具體選擇的時候也最起碼有一個表格,最低的要求3項,最高的要求3項。
第二,關于選擇的壓力。每一個選擇都能堅持一輩子,基本上沒有可能。如果沒有充分的嘗試,也很難找出那個真正打動自己,能持續投入一生的事情。所以雖然做了充分的準備,選擇了,那也只是選擇而已。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有太多的期望,更不要給孩子和自己負擔。在學習中哦要有具體的目標,但不用成為什么什么家,上什么學校,如果怎么以后會如何如何來給自己無謂的壓力,給孩子虛無縹緲的目標。就是踏踏實實的做就好了,就像吃飯一樣。吃了這一口,我能長大十歲嗎?只是每天吃,有時好,有時壞,有時喜歡,有時不喜歡,只是這樣生命就自然成長了。
逃避只能換來逃避,只有面對才可能讓問題消失。
第三、斜杠青年。里面最戳心一句,職業外的職業其實是對現實的逃避。現在職業中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有60%以上的,在想干的新職業中也是必備的。如果不能在原有職業中做得很好,選擇逃避,到新職業中也是一樣的。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怪獸,只要挑戰者能夠猜到他的名字,大聲正確地喊出他的名字,恐怖并戰無不勝的怪獸就被擊敗消失了。所以,看著自己的心,喊出自己逃避的問題,已經是讓問題消失的開始。
用新思維選社團
新學校新學期正好學校社團在招新。之前我根據占便宜和遠大目標思維模式,為了能夠中考體育滿分和自己教孩子排球不用花額外培訓費,極力的慫恿和推薦孩子去參加學校的排球隊。孩子婉言謝絕了。孩子自己在關注學校的招新通告,昨天放學路上說要等到最后一個通告出來再決定,說不定后面有更好的別錯過了。好可拍,我之前被動等待的行為方式,孩子自然采用了。現在可以建議孩子選擇前先了解一下社團的大致情況,可以向高年的同學問問,打聽聽,也可以上學校的網站,看看哪些社團經常出現。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先找感興趣的社團團員聊一聊上學期的活動。然后再列一個自己選擇社團的測評表。
直面工作
關于自己的斜杠。正視到自己是一直在逃避,在利用瑜伽在失落的時候安慰自己。還好這樣的鴕鳥精神,讓自己至少收獲了健康和一些真金白銀。從現在開始不逃避了,就在工作中用自己的十八般武藝去折騰吧。關鍵的部分不是別人給予的機會評價或者獎勵,而是自己是否有所收獲在基本素質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