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想寫一些東西,不是基于靈感爆棚,而是基于對自己的責任。
我至今都記得我高中時有個同桌特別喜歡寫日記,只要一有空她就會奮筆疾書,仿佛隨時都有寫不完的東西。我從沒看過她寫的什么內容,但基于同樣是文藝愛好者我也學她開始寫一些東西。那時候流行“萌芽風”,類似于郭敬明那樣的“一半明媚,一半憂傷”的語句。
那時候不懂表達,一會兒學郭敬明無邏輯的華麗造句,一會兒學韓寒憤世嫉俗的諷刺,開了博客以后越寫越極端,爛得一塌糊涂。但是之后我漸漸愛上了“寫”這件事。
一開始我寫我暗戀的男生,把那些對他說不出口的話一股腦全寫在了紙上,矯情得特別真實。后來開始學寫影評,從模仿別人的影評到一點點輸出自己的觀點,最后學寫故事。遺憾的是,至今都沒太大長進。
我覺得生活這么苦為什么要記下這些傷痛呢?倒不如倒頭睡一覺,忘得一干二凈。我刻意回避和遺忘,時間久了似乎生出了另一個自己開始自我對話。常常在我聽歌、看書、跑步、各種情緒激烈涌現的時候蹦出一兩句話,為我解惑或是解氣。
現在想來覺得惋惜,辜負了別人的期待,更辜負了自己。尤其是當我看見身邊的朋友大腹便便,高談闊論詩和遠方又安于眼前的茍且時,我開始覺得我正在變成這樣的人——身材發福、眼高手低、自欺欺人,離夢想越來越遠… …
我的人生好長一段時間在滑坡,我知道。我嘗試過和朋友交流,嘗試過靠電影電視劇淘寶來麻痹自己,嘗試過接觸各種各樣的人、見識別人的人生參考自己,嘗試和別人一起做一些事情讓自己變得聰明勤奮… …什么都試過以后發現最終還得靠自己。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這人耐心很差,可能一點點不順心就輕而易舉放棄一件事。比如現在我困頓交加,沒靈感,沒有邏輯,覺得寫得糟透了,但還是得繼續。不求一個多完美的收官,只求有始有終,對得起我在電腦前幾十分鐘的付出,給自己一個合格的交代。我堅信堅持有意義,勞動生智慧。
寫作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我一直介意表露自己。可這些對別人可能只是道聽途說的故事,也許根本不重要。所以我現在選擇重新撿起它,嘗試堅持,不是為了成為什么了不起的作家,只是因為人生太短我會的又太少。和蒼白的生活相比,我更希望給自己留點值得回味的往事和有跡可循的人生線索。
每一次的堅持都帶著重新來過的決心,我想知道努力的極限在哪里。
每一次寫作都帶著對逝去時光的歉意,試著用言語化解我紛紛的欲望和焦慮,展示我的力所能及。
如果有一天美夢成真,我不想感謝別人,只想感謝孤獨煎熬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