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國藩是清朝一個普通的官員,但是最終卻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上留下深刻的印記,成為中國人夢寐以求的“三不朽”傳奇人物.其家書成為人們學習的經典;其赫赫戰功流方百世;其道德足以為萬世楷模。為何讀書人曾國藩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就?很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通過大量閱讀曾國藩的家書、傳記、史料等,也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
? ?一是家庭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其學習和求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曾國藩的父親一直鼓勵曾國藩通過考取功名走入仕途,并且和兒子一起考試學習,這就給曾國藩以強有力的支持和言傳身教示范作用,曾國藩終其一生都沒有放棄過學習,就連與太平天國打仗也是有時間就看書、學習,這種終身學習的態度和實踐,為他不斷成長和抵御各種挫折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和解決問題提供思路。不斷的學習開拓了他的視野和心胸,清代官場復雜的歷練和殘酷的戰爭又使他能接觸實際,學以致用,發揮作用。他的學問是有大量實踐做支撐,他的為人處世也是官場多年體悟總結。
? ?二是曾國藩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他取得各種成就的根本。曾國藩的天資一般,甚至偏下,但是他能通過不斷的學習改變自己的不足,把天道酬勤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就學習而言,他每日記日記,練字、作文、寫家書、靜坐、能持之以恒幾十年,不是普通人能堅持下來的。他強大的毅力在學習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強悍的毅力也是他在與太平天國作戰時,能堅持到最后的重要原因。在與太平天國作戰近十四年中,他多次失敗,也自殺過多次,但是他最終挺過來了,再也沒有任何困難能把他擊敗。戰爭是最考驗人和鍛煉人的方式。他一介書生將湘軍,鍛煉成大清國戰斗力最強的軍隊,一舉將太平天國擊敗,取得蓋世之功。之后又能急流勇退,削減湘軍,取得朝廷信任,得到善終。其政治智慧也非常人能及。
? 三是清朝太平天國動亂的局勢,也給曾國藩立下功勞,提供了機遇。戰爭的到來,大部分人是逃避的,包括曾國藩剛開始也想明哲保身。但是儒家的齊身、修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又使他不能放棄,要做出一番事業。他最終艱難的選擇了與太平天國作戰,走過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旅程。現在讀來也是很難想象,一個書生帶兵打仗,帶領的還是民兵,而且沒有軍餉,朝廷對你還有防范之心,那是何等艱難?沒有超人的意志和過人的政治智慧怎么能生存?戰爭讓他功成名就,也讓他成為大清國最后一個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