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昨天姐問我看什么書,我說《你有權(quán)以自己的方式長大》。
好吧,就從這本書說起。
先說這本書的封面,通體純藍。正面書名作者簡潔而明了。我從圖書館選書有一個習(xí)慣,因為我不知道,我確切需要哪本書。我只知道我大概喜歡什么樣的書。于是,在二樓左拐文學(xué)室里分類查看。學(xué)校的圖書室圖書分類的有些問題,將大部分非工科類的雜七雜八的書目都統(tǒng)稱到文學(xué)類。其實一樓大門直走左拐最里面的右方和左中部分也有一些偏理性的文科類書,但卻歸類到心理類和語言文字類。或許心理學(xué)就是文科中的理性代表。(其實心理學(xué)是一門理論學(xué)科和應(yīng)用學(xué)科,偏理性。)其次,我在分類里選書的原則從選擇等級上分別是“樣式”“書名”“語言”。所以如果像我這樣的強迫癥患者世界上偏多的話,我想,想要一本書暢銷,它的外觀確實非常重要。但值得提的是每個人的審美不同。結(jié)果往往不能差強人意(差強人意這個詞很容易用錯)。
Q
其實選書就和看人一樣。我敢說兩個陌生人見面,第一眼肯定是看臉。如果”樣式“不行,互報“書名”,然后就懨懨了。如果略翻“語言”,實在無趣,那么肯定就最好不見了。 但如果初看“樣式”正好,互通“書名”美妙,“語言”也正合胃口,很好心中一定會大呼。恩或許這就是我此番尋找的。?但是書又永遠(yuǎn)不是人。書可以永恒,人卻是善變。書可以看完另尋,人卻不能欣賞完就丟。 書是我們選它,人卻是相互選擇。你看它不爽它不知道。你看人不爽,人一眼就明了。所以當(dāng)你充斥著各種想法的時候,殊不知對方也在這樣對你。 而你卻還傻笑。
H
回到這本書。
看了一小半,喜歡Clara寫意的文字風(fēng)格。只是借的時候沒有仔細(xì),細(xì)讀了才看到,這是一本文藝女青年的放蕩不羈的文藝吐槽和文藝故事不乏勵志主要適用和敘述對象是女性。(如果知道是這樣我肯定不會借閱)各種理解感情,事業(yè),男人,夢想和青春。其中文字犀利的地方就和臺詞一樣;事湊巧到就和童話一樣;說男人壞就和仇人一樣;煽情的地方就和身臨其境一樣...
因為沒有看完,所以不便多說。
但它還算是一本好書。不管別人怎么想,自己覺得好那便是好了。
人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