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天仙配大舞臺看完《歲歲杜鵑紅》回來,小劇場里的演員向觀眾借打火機、問是否要收養寶寶……,這些互動形式讓我想起來小時候看戲的經歷,在農家的后院里,支起簡單的舞臺,演員在上面唱念做打,演義古人的悲歡離合,其中一定會有一出乞討的戲,那場戲中舞臺上會伸出一個長長竹竿,挑著一個小小的籃子,伴著演員聲嘶力竭的哭腔,伸到觀眾中間,慢慢挪向四面八方,哭得淚人一樣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紛紛解囊,一毛二毛、五毛一塊往里投。那時候的黃梅戲在我心里留下來很深印象,被演員的聲音感染著,被周圍哭泣的爺爺奶奶感染者,久久沉浸在其中。
??后來家里有了錄音機,爸爸買了一堆黃梅戲錄音帶——馬蘭、黃新德的《王小六打豆腐》、《夫妻觀燈》,嚴鳳英的《女駙馬》伴隨我度過了童年時光,百聽不厭。
??再后來有了電視,《相約花戲樓》成為了看得最久的綜藝節目了,有一年放暑假,在里面看到何云表演《紅樓夢》里的《大雪嚴寒》,完全被她的表演、聲音抓住,那種眼淚控制不住流下來的感覺特別奇妙,讓我記憶至今。
??再后來有了網絡,才算完整地去看了一遍電影《天仙配》、《女駙馬》,也了解了邵氏黃梅調電影的輝煌,體會了《江山美人》、《梁上波與祝英臺》里面流行歌化的表達方式。這段期間帶給我最大感動是韓再芬的《徽州女人》,如詩如畫的舞臺呈現,《歸》一則中,女人抱著兒子說,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出去,帶娘出去,娘要出去看看,現在想想都感動的想哭。
??再后來,2015年11月6號,我終于進劇院看戲,去安徽大劇院看再芬黃梅劇團表演的《五女拜壽》,整場表演精彩絕倫,身在其中的我哭的痛快,笑的開心。那份感覺和在屏幕看的感受很不一樣,這更加強化我的一個夢想,就是有一天要登上舞臺完整演繹一出戲曲。
??因此在2016年的年目標中,我列了兩個黃梅戲相關的目標:
因瑜伽館結緣
作為目標實現達人,制定了目標,當然要到處顯擺了,因為顯擺會帶來很對好處,其中之一,就是你的朋友發現相關資源時,會告訴你。有一天曉婷練完瑜伽,神秘兮兮地跟我說,“瑜伽館里有一個老師也在弄黃梅戲”。就這樣6月30號,我認識曉雪老師,誰能想到瑜伽館里的普拉提教練竟然是黃梅戲編劇呢?而且她媽媽就是大名鼎鼎的侯露老師(以前在相約花戲樓上就經常聽到侯老師對選手的點評,她非常在意選手的表演是否貼合人物設計,點評精準、犀利,十分贊。后來在線下見到真人,率性又可愛,非常Nice~)
一波二折的入門學習之旅
就這樣,加入了曉雪公司的黃梅戲培訓班,跟著汪曉明老師學戲。汪老師出身黃梅戲世家,一直活躍在舞臺,經驗很豐富風。但是我底子太差了,雖然生在安慶,但是宿松話和安慶話有很大區別,所以第一堂就是矯正口音,練習繞口令,學習清晰地吐字頭字腹字尾。為了監督自己,特地在喜馬拉雅上建立相關的專輯,記錄練習成果。
??4周后,過了口音關,又碰到了新的問題——音準,216·5·
這四個簡單的音,我就是發不準確,為了矯正發音,特地去買了電子琴,有了琴音的伴奏,發音果然準確了很多,也意外學會了讀譜,可以自己嘗試新的唱段啦。
??這半年,學習了兩段黃梅戲《龍歸大海鳥入林》、《我家住在大橋頭》,一段平詞、一段花腔,養成每周錄一段放在喜馬拉雅上的習慣。
??入門地艱難,好在走過來了,相信明年?會唱得更好~~
再聽《紅樓夢》
舞臺上,從
“花燭之前說是林妹妹,
花燭之夜是寶姑娘,
千萬要穩住寶二爺,
不許有一點風聲到瀟湘。”
唱到
“妹妹此去,黑夜沉沉,孤身一人,
沿途小心,莫再流淚,莫再傷心!
你走了也罷,如此紅塵……”
舞臺下,我早已泣不成聲。十年后在大劇院再次看到何云的表演,依舊完美~
期待
我不知道我要花多久,才能從舞臺的下面走上舞臺,才能從舞臺的邊緣走到舞臺的中心。不過既然這是我的夢想,就好好地為它努力吧,不管花多久,都要去達成,2016年開了一個好頭,希望早日美夢成真~~
Panda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