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九)所謂中西結合

中西醫之爭,目前有著朋友間割袍斷義第一話題之稱。說是兩個朋友原本很要好,結果在飯桌吃飯時聊起了中醫西醫的問題,結果越聊越激烈,互相之間水火不容,最后誰也說服不了誰。一個拿科學數據,科學精神說話;一個拿中華文化千年傳承做依據。一個以西藥藥效明確,療效立竿見影為論據;一個以中藥取自天然,毒副作用少為佐證。一個以西醫提高人口的平均壽命為由攻擊中醫中藥的不作為;一個以中醫庇佑中華文化千年才使其經久不衰為由攻擊西醫西藥表面雖好卻無法延續文明的演替。一個拿中成藥中摻雜西藥有效成分的事例來批駁中成藥制造者的無恥;一個拿西藥中很多假冒偽劣的產品害人性命的案例來證明西藥仿制商的黑心。一個以抗生素治療傳染病為例大說西醫之功效;一個拿中藥治腫瘤之事大貶西醫對此病癥的無能。唇槍舌劍,一來二去,最后甚至大打出手,恩斷義絕,不歡而散。

其實在我看來大可不必,為什么偏要把中醫西醫放到對立面上去考慮問題呢?即使爭出高下來,又有什么意義呢?有人說有很大意義,這樣就可以讓人們都更加相信西醫,這樣人們就會收獲健康,從此就不會被那么多中醫騙子謀財害命了。

從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來看,這個觀點是能夠站得住腳的,確實西醫在一些病癥上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好于仍在蒙昧狀態下的中醫。可是西醫畢竟只能治療極其少量的疾病,那剩下的西醫治不好的疾病怎么辦?外國人沒有中醫就因此少了一條出路,美國在FDA的層層保護下,得了腫瘤似乎只有死亡的宿命,而中國人因為對中醫的開發和保護,使腫瘤患者在看不到生命微光的同時看到那么一絲希望,你難道能說這不是監管失察之下的好處?同樣是死,中國人因為有了中醫,完全有可能突破西醫所說的生存極限而一直長期帶瘤存活,你能說這不是中醫的功勞?

所以事情不能夠一刀切,看問題也不能揪住問題不放。中醫西醫在發展了這么多年之后,誰能沒有點過錯呢?誰都有對方可以揪住不放的把柄,就醫藥事故來說,中國的龍膽瀉肝丸事件在美國人看來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在FDA如此嚴密的監管之下不還是出現了反應停事件,萬絡事件,DES事件嗎?哪一次事件不比中國的這起腎衰事件更為可怕,要知道反應停事件干擾的可是祖國下一代人的健康,與龍膽瀉肝丸事件一比,龍膽事件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而且中國也就能舉出一個龍膽瀉肝丸來,如果你想舉出其他肝腎功損害的中藥來,西藥也可以舉出一大堆!哪個抗生素不是對肝腎有著不小的毒性呢?在西醫史上又有多少服用西藥導致的急性肝衰竭,急性腎衰竭呢?而對于庸醫庸術,因為利益因為生存而去招搖撞騙的又有多少,中醫有騙子,西醫也有騙子。中醫有到處招搖撞騙的祖傳老中醫,西醫也有治癲癇的各種納米埋線新技術。中醫西醫之劣,彼此各占一半,誰也別說誰,最多也就五十步笑百步。

這就要從我們國人的思維來看了,我們的思維似乎是一種看不慣別人幸福的思維,只要抓住別人一點點小錯誤就會如獲至寶,一旦出了什么事就會翻來覆去的不斷提起,讓對方絲毫沒有辦法爭辯。對方確實是犯錯誤了,但是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每個人也都會有他的難處,如果對方對你的無心之過也是不依不饒的,那兩個人的關系還怎么維系呢?這是朋友相處之道嗎?我們見不得別人好,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優越,好像一旦別人比自己好別人就侵占了自己的資源一樣,牙癢癢的時刻整裝待發,伺機報復。我們這種心態就注定不是健康心態,注定不是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古國氣概,有些小氣,肚量差出好幾個數量級來。

你說中醫西醫為什么要對立?為什么就不能互補呢?就像“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樣,這里面的士兵和將軍是對立關系的嗎?很顯然不是。有多少將軍來自士兵,又有多少著名的西藥來自中醫呢?即使不來自中醫,也來自各種植物,而對這種植物的運用,恐怕我們才是先主,只不過不在地域和時間上與他們重合,如果外國人也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說不定其中一大部分明星藥物都是從中藥中來或者在中藥啟發下得來。

士兵要向將軍學習,學習將軍的膽略,學習將軍之所以成為將軍的不凡之路,學習將軍超越自己成為將軍的非凡品質,學習將軍不斷開拓進取,戎馬生涯的艱難求索,學習將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豪邁氣概。用到中醫西醫上,就是中醫要學習西醫不斷開拓進取的艱難歷程,從而自己也從中受到啟發,蓬勃發展;中醫要學習西醫革故鼎新的科學方法,量體裁衣到自己身上,穿出一套漂亮完美的華裝;中醫要學習西醫的嚴謹求實,一切不惟理論的推導,而惟踏實的實踐。中醫也該學習西醫有目力千里的遠見卓識,從而真正做到運籌帷幄,掌握住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

將軍也要像士兵學習,學習士兵的豐富多元,學習士兵的靈活機警,吸納士兵身上噴薄欲出的朝氣,摒棄自身迂腐老成的桎梏,從士兵身上看到當年自己的模樣,從而不忘記初心,不偏離正軌。用到中醫西醫上就是,西醫要看到中醫身上龐大的試驗基礎,從中找到更好發展自己的機遇,西醫要像中醫學習那些自己并不擅長的科目,學習那些疾病中醫的治療方法,并結合自己的科學技術加以驗證,找到其有效于疾病的科學證據。西醫也要看到自己治療疾病理念構建上的單調,長了壞東西就切,缺了什么元素就往身體里補。這種小兒科一樣的簡單邏輯,似乎并不如中醫理論豐富動人。一個病,中醫可以用補用瀉,可以直接補充它缺乏的地方也可以間接補充,通過其它通道來實現。比如這個地方陰多了點,那我可以把這里的陰瀉掉,也可以把與之相對應的陽給削弱一點點,最后都是平衡,都能治病。中醫理論的靈活使西醫不得不細細思考自己治病理論的單調。簡言之就是,中西醫相互結合,彼此取長補短。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軍將本是同源,相煎何必太急呢?今日是西醫之名將統帥中醫之眾軍攻堅克難,打破人類疾病史的一層又一層壁壘,為人類的健康保駕護航。可是將軍終究還是會老的,士兵也終究會成長為一代名將,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而已!也許不久的將來,中醫這個名將也會統帥西醫眾軍繼續攻破疾病之關隘,同樣可以為人類的健康保駕護航。

到那時我們還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只是含義全變,臉上心頭充滿自豪的神情。

上一篇: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八)賣藥在中國

下一篇: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十)危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