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集體總結
大班:
本月大班的訓練重點在突破側肩強化的基礎上,加入了多種變向手段,讓孩子熟練更多的“規定性"動作,加強各種變向之間的組合聯系,同時繼續強調變向后的側肩加速,為對抗中的個人持球進攻能力添磚加瓦。
本月加入部分傳球訓練,目的是為了和下月的突分結合打下基礎,從訓練效果來看,大部分孩子不會運用手指手腕,不會發“巧”力,都是“蠻”力,這就造成傳球球速慢,準確性不高,出手時機不好的問題。所以在下月中,我們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增加傳球的訓練,從原地到行進間,最后結合突破,不為計劃而計劃,而根據孩子接受能力和所反饋出的訓練成果,隨時調整計劃。讓孩子籃球成長的每一步扎實有效。
再有就是最近觀察大班的訓練,孩子們的專注程度越來越高,跟教練配合度越來越好,在每一步學習動作的基礎上學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這是教練最欣慰的事情,比任何球技進步都欣慰。
中班:
中班本月在解決四項運球的熟練程度的基礎上,更加重視三步上籃的標準程度,關注走步,關注起步距離及用手,同時加強持球奔跑速度,讓孩子們學會在球場上知曉是球服務于我,不是我服務于球。
下月的訓練中,除了繼續糾正個別孩子不連貫的三步上籃外,我們會加強腳力量的訓練,折返、小彈跳、蹬地等訓練,會逐漸加入,讓孩子們的學會在籃球場上跑步而不是田徑場,同時適當加入小范圍對抗,增加籃球對孩子的吸引力,簡要強調集體觀念。
小班:
小班的孩子在本月開展了行進間大范圍運球的訓練,逐漸從以往的原地,慢速行進間,增加到大范圍多跑動的持球運球,同時增加了前變向和S運球的占比,讓孩子的持球手感的到了增強。本月我們也進行了少量三步上籃右手高手的訓練,主要強調起步步伐,大部分孩子都能在訓練器材的使用下完成正確的起步。
在下月的訓練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對孩子行進間運球的訓練,加強前變向的熟悉程度,同時適當引入背后變向,觀察孩子的接受能力,從原地開始,一點點增加難度。除此之外,我們還會把三步上籃的步伐連貫性作為本月的重點內容,教會孩子在沒有訓練器材的幫助下自己找準起步位置,把右手動作熟練。
二、本月個人總結
其實按理說我對張宥澤的了解更多應該是來自校隊而非俱樂部,但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在俱樂部這短短幾堂課里,讓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在校隊的訓練,他挺活躍,甚至是有點浮躁,他會跟熟悉的朋友嘻嘻哈哈,很少見到他從頭到尾踏實穩定的。他進步不慢,但好多是摻雜在小聰明里的,他手感好,所以很多東西不需要多努力,就可以看出效果,就比如在比賽中得分這個事,好多球看起來我更覺得想懂的……但在俱樂部這幾堂課里,我少有的發現了他那么認真的樣子,是環境使然還是黃教練臉比我“黑”不得而知,但他真的可以做到一整堂課心無旁騖的練到最后一分鐘,再加上他本來就“小聰明”學得快,一堂課下來,動作的進步程度真的讓我驚喜。所以希望張宜澤不光在俱樂部這么投入,也把這個精神帶到校隊訓練中去。
我剛開始看屹屹訓練的時候,我覺得他就是個“趵突泉”,渾身冒著按都按不住的動力,貌似小班的訓練強度太弱了,不夠他釋放,阻礙他發揮。他的協調性不算太好,剛開始訓練腳步的時候,經常看到他“拌蒜”,但隨著幾堂課的練習,他這個情況越來越少了。同時也許是逐漸適應課堂穩定的節奏,我覺得他的精力釋放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例如籃球訓練的運球,大多是要蹲的,要低重心,但屹屹剛開始做不到,他總想往上竄,耐不住壓力,但慢慢的,當教練再布置類似的訓練時,他可以控制自己內心的“喜悅”,踏踏實實低重心做動作,完成之后,繼續他的“喜悅”活蹦亂跳。我覺得,當孩子學會在一個環境中控制他自己,同時保留自己的本心時,是最完美的學習狀態。
李梓瑞我最先認識的不是他而是爸爸。記得我第一次注意到梓瑞時就是爸爸嚴聲厲色地在場地邊上帶他做運球,梓瑞超認真了,爸爸超嚴肅.后來,慢慢觀察,慢慢了解到這個對籃球充滿熱情的大男孩。他的人球結合能力很好,不管什么動作,得幾趟就差不多,很少看他丟球,在對抗中也能結合自己的想法完成進攻意愿。他心態穩定,每次上課都是笑呵呵的,就算挨了批評或者對抗失利,很少見到他沮喪,什么時候都是滿眼放光的投入訓練。但他也有他的小問題,一個是腳步過于花哨,很多動作看起來漂亮瀟灑,但實則更多用于花式籃球上,實戰起來確實受影響,而且由于這些動作他已經逐漸形成習慣,改起來確實要下一番功夫。其次,我希望梓瑞能再謹慎點對待最后出手的時刻。最近觀察他對抗我就發現,其實以他的技術水平,有些是必得分項,他每次起步,突破,過人時都很謹慎,甚至都落下防守人了,上空藍了,心態一下就松懈了。當然我們訓練或者不正規的比賽中,這都不算什么,小小遺憾下而已,但如果將來逐漸接觸大賽,或者延伸到學習生活中,這堅持到最后不松懈的作風,是能夠幫助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之前都努力了那么久,不要在最后這短暫的一刻給自己任何借口.教練會等待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蘭雨澤我之前一直都沒太注意過,真正讓我驚艷的是那天由于中小班合辦,臨時把他調整去大班訓練的那課。那天我突然調整他過去,他一下臉色就不對了,像要哭出來,但他沒有反抗,順從的跟大班跑圈。我看他有點不對勁,把他拽下來,問他試試行不行,他剛開始不說話,我就想完蛋了,他肯定要去中小班,可今天小孩子那么多,以他的水平,這堂課收獲基本可以算平平,但讓我沒想到的是,在鼓勵過后他居然答應了,并且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我絲毫看不出他是一個剛剛從中班過渡來的孩子,各種訓練行云流水,沒有過多失誤丟球不說,還有幾個動作做得可圈可點。剛開始調整班級的時候,我怕他心態崩,時不時鼓勵他,但后來我發現我真的不用那么擔心,他是那種會在環境中調整自己的孩子。他練好了,做對了,沒有失誤的時候,自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好,不用外界給予,自己就能鼓勵自己。當他失誤的時候,黃教練并沒有太嚴厲的說他,但他馬上就意識到這個動作的問題,同時自己就改正了。這真讓人驚喜!我們用籃球也好,用別的項目也罷,教育孩子的,不就是讓他能有自我學習自我調整的能力嗎,我沒想到蘭雨澤能有這樣成熟的心態。后來我還跟其他教練交流過,像對待這樣的隊員,我們就要控制自己的職教節奏,給他緩沖的時間,讓他在這個項目這個環境中去挖掘自己,他挖掘出來的,和我們指導出來的,絕對是不一樣的東西。期待這個孩子能給我更多的驚喜。
大迪迪究竟為什么叫“大”我也不明白,但我特別喜歡這樣叫他,就像一個隊里的大哥大一樣。他的基本功很扎實,動作標準,跟教練契合度也高,執行力好,對各種科目的掌握程度也高,更喜歡表現自己,有時候偶爾淘氣,沒被教練叫來當排頭時,都會撅撅小嘴。大迪迪的身體結結實實的,打起對抗或者玩起游戲來有股生猛的雛形,每次看到他瞪著眼睛撲過去的時候,我想如果我是他對面的小朋友,心里也會抖三抖。其實每次總結小班小朋友的時候,我真的覺得沒什么缺點可說的,對于這個年紀的孩子,能夠享受籃球享受球場,在這高高的籃筐下拼搏、奔跑、挑戰自己,能跟他們一起成長,真的是教練的榮幸,我們不需要他在一兩堂課之內學會什么,做好什么,我們只需要他在這個環境中逐漸突破自己的舒適圈,挑戰新的動作,完成新的目標,投進球了去歡呼,做錯了動作去沮喪,去盡情體會一切,體會每一分鐘都是新的,這種時候,我們還要求他們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