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翻出一篇舊文章,關于哈佛大學2014年的本科新生錄取工作。仔細閱讀后,發現有許多招生的經驗可以借鑒。
截至2014年年3月27日,哈佛大學總共向2023名學生發出本科入學通知,而申請當年報考哈佛大學讀本科的學生,共計有34296名來自全球各國的高中畢業生,入取率為5.8%。據從招生辦得到的消息,在所有發出的錄取通知中【offer】,有82%的申請者最終選擇了到哈佛就讀。也就是說,有接近20%的學生因各種原因拒絕了哈佛的錄取。
從哈佛大學2018級本科新生的構成來看,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學生來源的國際化和多樣化。
學生來源多樣性。為了讓學生與來自不同地區和文化的同學在相處當中交融與碰撞,哈佛大學刻意保持學生來源的多樣性。
先看2018級2023名新生來源的地區構成的多樣性?!竟鸫髮W命名班級以學生入學四年之后的畢業季為班級的代名,2014年入學,2018年畢業,就是2018級學生?!咳雽W的2018級新生,來自于美國和全世界各地區國家。其中,23%來自于美國本土中部太平洋州的范圍,21%來自于西部和山地州的范圍,17%來自于南部諸州,17%來自于新英格蘭地區,10%來自于中西部諸州,10.5%左右來自于美國之外的國際社會,而其中7.7具有美國雙重國籍。
民族和種族的多樣性。從性別上來看,哈佛發出錄取通知的新生中,55%是男性學生,與申請哈佛的男學生比女生多的現象相符合。另外,非洲裔美國學生比例11.9%,拉丁裔學生比例達到19%,尤其令人驚訝的是亞洲裔學生的比例達到19.5%,還有1.9%的美國土著裔居民后代和夏威夷裔學生。
不同家庭收入學生的多樣性。為了防止精英教育變成富人教育,防止貧困家庭的優秀學生因為家庭貧困付不起高昂的學費,而止步于哈佛大學門檻之外,哈佛大學制定了為期十年的針對不同收入家庭學生的資助計劃【HFAI, Harvard Financial Aid Initiative】。嘗試一種打破家庭貧困學子的障礙,讓他們能夠進入頂尖學府,從而能夠享受精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育公平
為了刻意設計的學生的多樣性,作為私立大學有一系列的制度保證
1,為了保持哈佛學生中民族和種族的多樣性,在美國大學錄取制度中有一個矯正制度,【AFFIRMATION ACTION】。就是根據美國成立之初,由于對于美國本土土著民族,比如當地的印第安美國人的不公正待遇,造成的人口劇減、受教育程度低下等不良后果,而采取的一種救濟措施,也就是針對這些民族在大學錄取的時候給分配名額。
這個制度上世紀曾經遭遇過挑戰,一名白人學生被心儀的大學拒絕之后,狀告該大學對其入學歧視,因為比他成績低的享受配額的少數民族學生得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美國高等法院判決勝訴,要求學校不得歧視,但允許采取折衷辦法。
哈佛大學各研究生院也同樣追求學生來源地區和文化背景的多樣性。筆者在哈佛肯尼迪學院就讀期間,曾經觀察,在肯尼迪學院就讀的研究生,各種合作項目,國際學生的比例估計能夠達到或者超過50%。世界之所以為美,正是以其物種的豐富多樣性而變化無窮豐姿多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區、不同成長經歷的一些精英,在一起就讀,思想的碰撞與反思,為提高他們應付現代多變復雜社會的領導力非常重要。
2,基于家庭收入背景不同而制定的不同學生資助計劃,保證了不同家庭收入學生的多樣性。
哈佛大學的名氣大,學費也高。從正常水平來說,哈佛大學是私立大學,學費是比較貴的,而美國大學的學費不論公立還是私立大學,近年學費都是呈上漲趨勢。
從需求上來說,一個完全沒有接受任何資助的學生,一個哈佛學生的學費,包括學費,食宿費等今年增加了3.9%,2014年達到58607美元每人每年。這樣的高學費足以擋住許多寒門學子的哈佛夢,哈佛大學的學生經濟資助計劃讓他們可以有圓夢的機會。
這項學生援助計劃原先針對低收入家庭背景的學生,2007年在現在校長佛羅斯特【President Drew Faust】和藝術與科學院長史密斯【Dean Michael D. Smith of the Faculty of Harvard of Arts and Science】的推動下,擴展到了中等收入家庭的學生。
根據招生和經濟援助主任威廉姆斯【William R. Fitzsimmons, Dean of admission and financial aid】說:“2018級學生是如此卓越,來源如此豐富,對于充分反映了美國社會的多樣性。能夠吸引到這么多杰出的學生入學,對于哈佛實現教育培養我們國家各方面未來領導人的愿景非常重要。”哈佛大學的學生資助計劃吸引了大量的學生投遞申請,許多學生和家長非常驚訝地發現90%的美國家庭能夠可以用其他公立大學的同樣甚至還少的教育成本,來申請到哈佛大學就讀。即使是在經濟衰退的2008年,這項計劃也沒有受到影響。
現在對2018級學生的背景情況分析,60%的2018級學生將會接受這種按照需求區別的資助,也就是只提供給美國居民的經濟資助,每年只需要付費12000美元即可。從平均費用58607美元到12000美元,這些學生費用下降80%。對于年家庭收入低于65000美元的學生,其中20%學費全免;而對于接受經濟補助的大多數學生家庭確保收取不超過年家庭收入的10%,以免因為學費而影響這些家庭的正常生活?!驹诿绹嬎阋患业募彝ナ杖?,是按照四口之家的標準來計算的,也就是一對夫妻和兩個孩子。家庭年收入65000美元是高于美國的貧困線標準的。美國2013年的貧困線標準是四口之家的年收入29437美元,低于這個收入家庭就是貧困家庭,有些州的貧困線可能有些出入,或低或高一點?!窟@些學生經濟補助計劃,不是以貸款的形式提供,而是直接減免。
另外,對于那些年家庭收入高于150000美元的家庭,也有資格獲取學生經濟資助。主要是考慮到這些家庭也可能面臨一些特殊的經濟環境,比如同時有幾個孩子在上大學需要交學費,或者家庭有人就醫,或者其它特殊家庭開支。
3,學校提供一些兼職項目,讓家庭困難學生可以在求學的同時有些收入。這樣可以解決學生的部分生活費。教師助理項目【Faculty Aide Program】,就是挑選一部分學生,擔任教師助理,通過幫助教授發信息、派任務、聯系同學、布置作業等事務工作,讓學生有一部分收入。哈佛大學研究項目【Harvard College Research Program】,就是讓學生自己按照興趣報名,主持項目的教授篩選,讓一部分學生參與到一些研究項目中,同時獲得部分收入。學院暑期研究項目【Dean’s Summer Research Program】,提供一些研究項目讓學生暑期參與,為下學期開學掙些收入。
問題來了:如此大的資助,校方花費不菲,錢從哪里來?
“由于校方承諾向所有學生提供可負擔得起的哈佛大學高等教育,不論學生家庭的收入如何,大多數學生家庭實際承擔的教育成本可能遠遠低于標簽價格【58607美元】,”前面提到的史密斯先生說。哈佛大學現在學生經濟補助計劃項目有6億美元的預算資金,最近又由校方發起了25億美元的社會募捐計劃。而前幾天,哈佛大學宣布,一位校友【Ken Griffin】就向學校捐助了1.5億美元,其中指定絕大部分個人捐助用于哈佛大學學生經濟援助計劃項目。
哈佛大學是私立大學,到2014年哈佛建校363年的歷史沉淀,良好的社會聲譽和長袖善舞的運作以及嚴格的資金管理,讓哈佛大學基金會的總額達到2013年歷史新高的320多億美元總額,更是校方能夠不斷為了吸引本科優秀人才而退出學費減免計劃的強大后盾支持。
哈佛大學招生工作的可借鑒之處
第一,生源庫豐富,哈佛大學可以多重維度考察,優中選優,選取尖子中的尖子生到哈佛就讀。
1,在哈佛2014年34296名申請入學的學生中,大多數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經歷。大約13500名學生在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美國高中生學術能力評估考試】批判性閱讀的得分在700分或者以上,16400名學生SAT的數學得分在700分或者以上,14200名申請者在SAT寫作考試中得分在700分或者以上。【我們知道,SAT考試分為批判性閱讀,數學和寫作三門,各800分,總分2400分?!科渲?400名申請者的SAT成績在他們所在的高中名列第一。
2,哈佛在招生并不是只關注SAT成績。除了用SAT成績衡量的學術能力評估以外,申請者還需要提供一系列自己完成的學術成就。依靠學校招生委員會中的一些一線教師成員,來評估和研究學生提供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學術成就證明,往往有的是不同學術之間,有些是跨學科的。通過這種對學生以前的學術成就評估,為哈佛大學來甄選下一代的學術精英。
3,哈佛大學招生不只唯成績,還注重考察學生的課外活動能力。通過讓學生展示課外活動能力,來考查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美國高中生的課外活動是五花八門的,在今年入選的2023名學生中,在課外活動興趣方面的統計顯示,有音樂、各種印象和表演藝術興趣的學生比例為38%;有辯論和參加政治活動興趣,包括對參與學生政府【Student Government】活動有興趣的學生比例達到33%;有參與社會服務興趣的學生達到31%;有寫作或者對記者工作感興趣的學生達到17%。另外,46%的學生愿意參加學校的文娛活動,校際間或者同城大學之間的體育比賽活動。
通過三個方面的全方位考察,哈佛大學優中選優,從大量的申請者中,得到了全面多素質的可造之材。
第二,對招生高度重視,有一只龐大的招生隊伍,確保選到最優秀人才。
1,招生委員會是哈佛大學專門的重要機構,與學生經濟資助計劃機構是合署辦公。這樣做的好處,是為了確保在發現好的優秀人才之后,能夠動用財務補助資源作為手段,把貧困家庭的優秀學生能夠招致哈佛麾下。第二,招生委員會吸收一線教師作為成員,來判斷學生的學術能力和成就,確保學生學習成績好,學術能力高。僅僅是招生辦公室中的一線教師成員,就有25名之多?!?013年哈佛大學的招生委員會中的教師成員名單:Members of the teaching faculty serving on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are Ann M. Blair, Peter J. Burgard, Diana L. Eck, Edward L. Glaeser, Benedict H. Gross, Guido Guidotti, Jay M. Harris, Joseph D. Harris, Robert D. Howe, Thomas Jehn, Nancy E. Kleckner, Harry R. Lewis, Richard M. Losick, James J. McCarthy, Louis Menand, Michael D. Mitzenmacher, Cherry Murray, Donald H. Pfister, Alison Simmons, Frans Spaepen, Christopher Stubbs, Richard F. Thomas, James H. Waldo, Robert M. Woollacott, and Amir Yacoby.】
2,哈佛有一個強大的校友網絡,有15000名校友志愿者參與到學校招生工作中。這些校友志愿者隸屬于學校和學者校友網【Alumni Network for Schools and Scholarship committees】。這些校友志愿者參與對錄取新生的面試【interview】,校友對于新生的面試對于最后的錄取有很大的影響。
同時,校友志愿者還參與到接待新生錄取工作,比如為新生介紹學校各方面情況等。對于一些國際生,或者比較遙遠的地區,哈佛會動用在當地的校友資源,委托他們當面試官,提供對學生的評估建議。這種由校友志愿者來招募推薦新生的做法也是哈佛大學持之以久的傳統。
第三,哈佛的錄取新生工作幾乎貫穿全年,盡可能掌握更多申請者的全面信息,力求網羅到最優秀人才。
從一個例子可以說明。2014年的錄取本科新生工作剛剛告一段落,【收到錄取通知的學生,要在5月1號前確認接受是否來哈佛入讀】,2019級的新生錄取工作已經展開。要知道2018級的學生也是到今年的秋季才正式入學,還有4個多月的時間。招生委員會的職員已經開始計劃訪問125個城市,與杜克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耶魯、維吉尼亞大學等一些大學合作,對一些高中學校的生源目標進行考察,為招募2019級進行儲備。
他們這個秋季計劃共同訪問20多個城市,接觸學生,考察他們的家庭經濟背景等。2013年,哈佛招生委員會的主要成員訪問了所有的全美50個州,還有牙買加、墨西哥和波多黎各。共接見了50000名高中學生和他們的父母,還與3000多個學校的指導顧問見面談話。
第四,招錄新生是一個反復認識、反復篩選的過程,招生隊伍盡量保持與學生的個人直接聯系。
認識到招生工作是哈佛大學許多年以來追求卓越的基礎,哈佛大學制定了特別細致的招生流程。通過這個流程,通過電話、Email和面談等手段,讓負責招生的員工能夠逐漸深入了解準備錄用的學生。他們分別書寫個性化的書信祝賀他們被哈佛錄取,同時幫助他們仔細思考如何讓哈佛大學為他們提供與他們職業發展興趣相匹配的培養方案。
作為聯系如此之多的學生背后的支撐是通過一個綜合的數字信息平臺項目和一個社會媒體錄取項目??紤]到現在的學生依賴信息網絡得到關于高等教育的信息,通過哈佛招生網站和學生博客,來自全世界的學生能夠得到豐富的關于學校的信息。而社交媒體對于學生來說也同樣重要,通過數字信息技術,哈佛大學招生員工可以向全世界的學生提供他們需要的關于哈佛的信息。
在招生過程中,哈佛大學注意盡量與每一位申請者保持個人聯系。這樣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除了前面所說的招生隊伍,15000人的龐大校友志愿者隊伍,還有三個機構在招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綰AC,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Council; UMRP, Undergraduate Minority Recruitment Program, HFAI, Harvard Financial Aid Initiative】前面已經提到學生經濟補助項目對于家庭困難學子實現哈佛夢的重要性,而哈佛本科生錄取理事會【UAC】和哈佛少數民族本科學生招募項目機構【UMRP】也在貫穿全年的招生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五,哈佛大學的體驗之旅活動【Visitas項目】。
哈佛大學有貫穿全年的Visitas項目,哈佛體驗之旅,由哈佛本科生錄取理事會【UAC】和學生哈佛大學本科生導游志愿者隊伍組成。負責接待來體驗參觀哈佛校園的訪問者,有意向申請哈佛的學生、已經錄取的學生及其家長。
哈佛大學導游志愿者學生每年接待40000多參觀者,通過他們以哈佛在讀者身份的介紹,讓潛在的申請者得到了第一手關于哈佛的直接認知,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覺到一個伸手可觸及的哈佛大學。這種體驗對于哈佛吸引有意向的申請者最終下決心,有很大的幫助,是哈佛的一個招生經驗。這些學生導游引人入勝的個人故事課堂內外校內校外趣聞,他們個人豐富的經歷,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贊揚。
同樣,對于剛剛進入哈佛大學的學生,學生導游帶領的體驗對于新生熟悉校園設施環境,還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在哈佛學習的第一周,就是一位非洲裔美國女本科學生,帶領我們在哈佛校園體驗。在哈佛銅像前,我也是第一次聽到了關于哈佛銅像的三個著名謊言【Three lies of Harvard Bronze Statue】,知道原來美國學生同樣害怕考試。
據說,考試前摸摸哈佛銅塑像的左腳就能帶來好運氣,所以哈佛銅像的左腳被摸的閃閃發亮,而右腳則平常如斯。
在每年的3、4月份,哈佛大學學生經濟資助項目機構的成員【HFAI】會在Visitas項目期間,當面接待來校園訪問的學生和家長,回答他們提出的經濟方面關心的問題。這個補助項目能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多個選擇方案:月供計劃,以現在價格提前支付學費計劃【減少通過膨脹和學費上漲的風險】,一系列的父母貸款計劃甚至可以延伸還款期到15年的期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解讀哈佛大學2014年本科生的招生經驗,希望有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