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走呀,憂愁還是有呀。
什么都別想,還是干一壺情懷呀。
我會這么回憶2017年初。
我向北,你向南。我歸冬,你返夏。
2017年初是一場四個姑娘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穿過墻面斑駁的胡同重聚,沒有想象中的激動,只是仿佛還在匯四走廊里相遇。我們站在黃鶴樓上眺望遠處的長江,沒有期望中的美妙,倒是復習了煙波江上使人愁。我們靠著省博二樓的墻根,沒有防備地累趴掉,大概是遇到了假的自己。我們圍在新小城故事的桌旁,在花費五分鐘搞懂了座位要靠搶的規則之后,沉浸于小魚小蝦和藕湯的美味。跨年夜那晚,我站在房間里看著燈火闌珊的窗外,聽著你們拌嘴、吐槽、哈哈大笑,一切都還是老樣子。說不出欣賞你們哪種表情,可我卻說出,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陡峭的塔梯,成排的臘魚,錯過的飛機,滿眼的創城標語,市井和文藝間突兀的轉折。 在一月的武漢,我們又分別。 我向北,你向南。我歸冬,你返夏。我會這么回憶2017年初。
巧合是奇妙的安排,不思忖命運,就帶著感謝和勇氣走。
2017年的第一天,我站在辛亥革命博物館樓梯的拐角,刷到星星同學推送的公歷新年科普文,得知中國的元旦緣起于辛亥革命,不禁驚嘆這巧合。巧合是奇妙的安排,安排是交織的命運。命運安排我悲傷、煩惱、委屈、哭泣,卻也安排我開心和歡笑,然而最重要的是讓我遇見了那些給我溫暖和力量的人兒。剛剛畢業的我幼稚、莽撞,在一個雨天的清晨,沒來得及思考太多就進入了人生新階段的實習期。我局促地站在走廊邊上,迎面走來的人沖我點頭微笑,我揮了揮手,不知該說什么才好,一身的學生氣。那時的我不知道,這個迎面走來的形象日后成為了自己心目中知性踏實的代名詞,也不知道后來的問候、鼓勵、偶然相遇,給我留下了多么溫厚的記憶。緊張又忙碌的幾個月,我犯過錯,哭過鼻子,現在想來,實在是天真又可笑,可是在那里遇到的那些人,那些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善意,卻讓我不時熱淚盈眶。人生路,一程程,江湖難再遇,惟愿君安好。
高三是一段神奇的旅途,我結識了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如今幾乎每年都是和他們一起寫下本年度的約飯ending。記得高考后的暑假,我在日記里寫道“是否爆發出了那摧枯拉朽的力量,我也并不知道。雖然牽絆著種種遺憾,但過程與回憶是美好的,是結局無法相提并論的。” 文字生澀矯情,卻是個合格的總結。長大的我們 忙于工作和生活,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考慮,但我知道,你們和我一樣,也時常會記起這段年少的陪伴。
命運安排我遇見了太多溫暖又善良的人,安排我歡喜于生活中細小的感動。以后會如何呢,還是不去思忖了,就帶著感謝和勇氣走吧。我會這么回憶2017年初。
生活難免擰巴,別忘提一壺情懷。
《乘風破浪》里的徐太浪在昏迷時經歷了一次腦洞大開的98之旅,歸來后的他與正太冰釋前嫌,有人說阿浪是穿越了,有人說阿浪是夢一場,我說,那也許就是一次頓悟。阿浪與正太的矛盾累積爆發,他帶著冠軍的頭銜炫耀,轉頭卻看到父親蒼老的面容,也許這一刻,他開始思考與父親的關系,也許下一瞬間,他便突然理解和原諒了父親。也許根本就沒有98年的故事,也許張素珍也不叫牛愛花,也許六一的爸爸其實是七一。這一切不過是潛意識給阿浪一個臺階下而已。長大就是一次又一次頓悟的層層疊加,我們總是感嘆擰巴的事情不知不覺就解開了,反問自己是什么時候發生了變化,不要疑惑,想通往往就是一念之間。所以,別太在意七七八八的擰巴,總有某一天他自己就解開了。生活啊,難免擰巴,只是別忘了提一壺情懷。柴米油鹽兜著我們,卻不耽誤理想主義的延續。 年歲漸長的我們常說自己變得更現實和更接地氣了,別怕,這與情懷也不悖。
前幾日,一個多年未見的同學在朋友圈問道,你會如何回憶2017年初,這數行文字也便由來于此。時間在走呀,憂愁還是有呀。什么都別想,還是干一壺情懷呀。我會這么回憶2017年初。
2016年,多了一個小侄女,結識了三兩好友,收到了珍貴的新年禮物,愛上了相見恨晚的湯包,看到朋友們越來越好。2017年初,還和子一起看了花燈,吃了小蔡爸爸做的蛋撻,除夕追到門外和快遞小哥說一句新年快樂,期待小菠蘿的出生和綽兒的工作。剩下的日子,祝福我們愿望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