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我是一個乖乖女,喜歡讀書,但只喜歡讀課堂以內的書。除此之外,就只有特別關注讀者之類的雜志能引起我的興趣了。大概,我就是那種沒人催我就不會去翻一下書的人,就算在讀書雄心勃勃抱了兩三本回來,結局也會變成遺忘在角落里。
不喜歡講話,超喜歡看電視,完全沉浸在那些刀光劍影和才子佳人的古裝世界里。可能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吧。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比起辭藻之類,我對光影更加敏感,仿佛活在一個無聲的世界里。小學選興趣小組,我選的畫畫而拒絕了跳舞。
人們,所有的人都在說,要多讀書,博文廣識。可是看那些紙張上密密麻麻的如螞蟻般的東西真的會很困吧!不如影像,有色彩,有聲音,多好。
到如今,當我需要一個人說出大段的話,我需要提筆寫下整篇的東西,才發現詞匯之貧乏,行文之晦澀,簡直都不如我的英文水平。英文好歹還學過一些套路。可是中文,高中的議論文訓練簡直就像噩夢,教條式的那一套根本支撐不了一個沒有內容的作者寫作。回頭看自己隨意寫的那大段大段,真的太無聊了!想做一個有趣的敘述者,所以去看書,看到別人原來可以這么寫,那樣說。發現大千世界的奇妙,各種各樣的表達者們……
就像精通書法的孩子從臨摹名家的作品開始,慢慢尋找適合自己和喜歡的風格。我雖沒有說話的天賦,多看書,希望爭取兩周一本,未來定能找到我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