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浣熊唱片”,聽點好的。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系我們。
在音樂圈,你總是會看到”天才“這個字眼。3歲彈琴啦、4歲識譜啦、5歲寫歌啦…諸如此類的神童事跡屢見報端,出現在不少音樂人的童年簡歷中。
但唯一被“天才“的綽號冠以一生的只有一個人:Ray Charles。
也許你對Ray Charles并不熟悉,但你大概聽過靈魂樂,Ray Charles就是靈魂樂的開創者。
20世紀50年代,他在大西洋唱片時,開創性的把福音、布魯斯、R&B都融入到自己的音樂里,尤其1954年的一首《I Got A Women》,后來被稱作“靈魂樂的開端”。
你或許又在哪里見過Ray的照片,他永遠戴著墨鏡,笑得放肆而張揚。
這并不是因為裝酷,而是因為他在7歲時就徹底失去了光明。在接下來的時間中,Ray的世界一片黑暗,但他卻在這片死寂的漆黑中尋覓到了音樂的色彩。
他是現代音樂史上最獨一無二的天才,他已逝去15年。
一、童年的陰影
1930年,Ray Charles出生于美國喬治亞州,Ray的童年并不美好,貧窮和命運的捉弄伴隨著他的孩提時光,他甚至從未擁有過父愛。
Ray的母親艾瑞莎是一名孤兒,以務農而生,十幾歲時被貝利羅賓遜一收留,后來她被迫與貝利發生關系,生下了Ray。
因為性丑聞的影響,艾瑞莎帶著還是嬰兒的他離開了這里,搬到了佛羅里達,不久后,艾瑞莎生下了第二個孩子喬治。在此之后,他們的父親貝利羅賓遜只會偶爾來看看他們。
電影《靈魂歌王》中Ray和弟弟George
“父親從來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Ray在1978年的自傳中寫道。“我只記得他個很高,但他幾乎從未存在過。“
可是無論搬到哪里,艾瑞莎一家人都無法逃脫貧窮的困境。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混亂而蕭條,黑色星期四帶來了長遠的震蕩和不安,頹靡的經濟把美國人的財富席卷一空。何況還是在種族隔離的美國南方,帶著兩個孩子的艾瑞莎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幫別人洗衣服來換取可憐的報酬,維持生計。
電影《靈魂歌王》中Ray的母親艾瑞莎
他曾這樣回憶自己的童年:“我站在梯子的下面抬頭看著別人,除了地面,一無所有。”
5歲時,Ray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弟弟,尤為殘忍的是,他親眼目睹了弟弟死亡。
他和弟弟在后院玩耍時,弟弟不小心滑倒跌倒在大洗衣桶里。小查爾斯試圖將他拉出來,但濕衣服太重了,孱弱的Ray根本沒有力量承擔重量,驚慌失措的小查爾斯尖叫著跑回家里,向艾瑞莎求助,但是一切為時已晚。
弟弟的意外身亡,給幼小的Ray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傷痛,在今后幾十年間,他腦海中浮現出弟弟掙扎的畫面,就像夢魘一般伴隨著Ray的余生。
就在弟弟去世后不久,小查爾斯開始看不清楚東西,后來根據他的病情推斷,小查爾斯有可能得了青光眼。但在那時,黑人社區糟糕的醫療條件并不能夠治好小查爾斯的眼睛。
為了能讓小查爾斯不因此自甘墮落,艾瑞莎希望他不再沉溺于自憐。她開始訓練小查爾斯適應在黑暗中生活:她讓他獨自從井里取水、燒火、做飯、洗衣服,即使他經常絆倒,哭泣著祈求母親的幫助。
她告訴他:“你是個瞎子,但你不是傻瓜,你必須為自己做事。“
就這樣,小查爾斯鍛煉出了超凡的敏感和異于常人的獨立性,以至于有人在曾懷疑他是否真的失明。“她讓我自己行動,讓我犯下自己的錯誤,讓我為自己發現這個世界。“
7歲時,Ray Charles徹底失明了。艾瑞莎送他去了州立的慈善盲人學校。除了暑假回家,Ray大多的青春時光都在這里度過。他在這學會了如何閱讀盲文、打字、編織籃子、修理收音機和汽車。
Ray Charles和母親僅存的照片
最為重要的是,他開始系統地學習音樂,老師教他如何使用盲文彈奏古典鋼琴樂,這要比常人困難許多,需要Ray通過左右手來閱讀不同的盲文,學習不同的左右手動作,然后將它們合二為一。
其實Ray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音樂,3歲時,小查爾斯常常跑到鄰居的酒吧,看鄰居在一架老舊的立式鋼琴上彈奏Boogie Woogie。一來二往熟絡后,鄰居常常教他彈一些簡單的布魯斯音階,有時候伴隨著樂隊的伴奏,嘻嘻哈哈的消磨一下午的時光。
Ray在盲人學校學會了作曲、鋼琴、單簧管和薩克斯,雖然查爾斯很喜歡古典音樂,但他卻對收音機里聽來的爵士、布魯斯、鄉村、福音有著更濃厚的興趣,閑暇時常常去琢磨這些風格如何演奏。每當學校舉行集會時,Ray都會跑去彈唱一些流行歌曲,舞臺上的他,與常人無異。
Ray Charles就讀的盲人學校
Ray Charles后來用三個詞“Nothing 、Nothing 、Nothing”來形容失明對他的影響。“無論如何,我將要做的事情早晚會發生,失明和我的音樂生涯沒有任何關系,它沒有給我帶來什么,也并未帶走什么。
二、一切都在西雅圖改變
Ray在盲人學校呆了整整八年的時間,直到15歲時,他的母親去世了。
這是他生命中最痛苦的回憶,弟弟和母親的去世是他生命中的“兩大悲劇”,他覺得那個時候的自己“是一個失去所有的孩子。”
悲傷的Ray離開了學校,開始嘗試以音樂家的身份謀生,他向自己做了一個承諾:“沒有狗,沒有拐杖,沒有吉他。因為這些事情與無助和乞討聯系在一起。”
16歲的Ray Charles
但是在1945年的南方,年輕黑人音樂家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和前景,Ray在佛羅里達輾轉多地,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生活在貧困的邊緣。堅持了幾個月后,他發現在佛羅里達玩音樂真的很難,他想組建自己的樂隊,在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
他問朋友哪里離佛羅里達最遠,“朋友拿了張美國地圖,斜著畫了一條對角線,我在西北部看到了西雅圖,我就說讓我們去看看哪里有些什么。”
1948年3月,Ray Charles坐了5天的灰狗巴士來到了西雅圖。
18歲的Ray?Charles
西雅圖除了飛機和無處不在的咖啡館,還有著最為濃厚的音樂氛圍,這里是爵士之都、搖滾起源地、現代音樂的根源地。
市中心有30多家俱樂部,從白天到午夜不間斷營業,樂手們的工作競爭非常激烈。即便如此,年輕的Ray很快就找到了演出的機會,他和朋友組成三重奏-McSon Trio,開始在黑人俱樂部演出。
?McSon Trio
因為Ray很喜歡爵士樂大師Nat King Cole,從小便十分擅長模仿他的聲音,他便在演出中頻繁模仿的Nat King Cole的歌唱。“Ray演奏時,你可以閉上眼睛,我發誓你可以聽到Nat King Cole在唱歌。”
Nat King Cole
不久,Ray Charles就開始在西雅圖音樂界小有名氣。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后,查爾斯搬進了一個小公寓,買了電鋼琴和收音機、唱片機。他獨自購物、做飯、自己洗衣服。
他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年僅15歲的Quincy Jones,兩人日后結下了伴隨一生的友誼。當時15歲的Jones驚訝于17歲的Ray擁有自己的公寓、儲量豐富的酒吧、三套西裝和一群女朋友。
他也對Ray的獨立而驚訝:“我會看著他穿過街道,沒有拐杖和導盲犬,就這樣穿過街道,從來沒有任何差錯,就像有人忘了告訴雷,他是個盲人。”
Ray Charles?和?Quincy?Jones
三、出道開始就是如日中天
1949年,Ray和樂隊被洛杉磯的Swing Time(搖擺時光)唱片發掘,錄制了他的第一首單曲《Confession Blues》,發行后成為他的第一首熱門歌曲,拿下Billboard R&B排行榜的第二位。
在與Swing Time 唱片簽約之后,Ray搬到了洛杉磯,又以個人的名義錄制了另外兩首R&B熱門歌曲:《Baby, Let Me Hold Your Hand》,《Kissa Me Baby》。
1952年6月,彼時還成立不久的Atlanta Records(大西洋唱片)找到了Ray,以2500美元的價格買斷了他的合同。
和大西洋唱片的簽約,宣告著屬于Ray Charles的音樂時代來臨。
Ray和大西洋唱片創始人Ahmet Ertegun
接下來的幾年里,Ray不斷嘗試改進自己的風格,他不希望自己只是模仿者,他開始嘗試將布魯斯、福音和搖擺樂融合在一起,創造一些新的東西。他把一年大部分的日程都安排在路上,頻繁地在西海岸和南部巡回演出。而大西洋唱則給了他最大的自由。
“我意識到,我能為Ray Charles做的就是讓他獨自一人。”大西洋唱片創始人Ahmet Ertegun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道。
當Ray不久后寫出《I Got A Woman》后,大西洋唱片的信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I?Got A Woman》7吋單曲黑膠
1954年,《I Got A Woman》發行,這是一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單曲,它標志著經典Ray式風格的出現:憂郁而溫柔、世俗(爵士)且神圣(福音)。Ray開始用前所未有的情感強度歌唱,他嘶吼著、尖叫著,展示著他靈魂深處的熱情。
就像他母親告訴他的那樣:“只做自己”。
更重要的是,它還意味著一種風格的形成:這首歌Ray是以Southern Tones的一首福音歌曲《It Must Be Jesus》為基礎改編而成的,Ray將原曲中歌頌上帝的歌詞改為情愛而世俗的情話,并在原曲福音式的行進間編排出R&B的風格。
這種風格在不久后形成一波潮流,風靡了整個50、60年代的世界樂壇,對音樂的發展形成巨大的影響,人們稱之為“靈魂樂”。
《I Got Women》發行后不久便席卷全美,僅僅兩個月便登頂Billboard R&B排行榜。它的出現,在那個躁動不安的年代,就仿佛冷水澆頭一般,刺激著每一個黑人的神經。
樂迷們興奮不已,宗教人士卻大為震驚,視其為洪水猛獸。“人們說它在褻瀆神靈,”Ray后來回憶道。“我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傳教士的來信,說我在惡搞贊美詩。接下來的你也知道了,4、5年后它變成了靈魂樂,每個人都開始這樣做。“
20世紀50年代中期,Ray擴大了他的樂隊編制,還為樂隊加入了一支女合唱團The Raelettes。他再次從福音中借鑒靈感與元素,她們的聲音高亢而激情,這和他深沉而刺耳的男中音形成鮮明的對比,帶來了類似福音的合聲效果。
Ray Charles和The Raelettes
他開始音在樂中安排類似教堂音樂一樣的對話式段落,但與福音不同的是,Ray的歌詞依然暗含性暗示,而在音樂和呼喊回應中則充滿了隱晦而奔放的情色張力。
這一技巧在他1959年發行的單曲《What 'd I Say》中達到了巔峰。
據說這首歌是在1958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即興創作的,當Ray和他的樂隊演奏完了所有準備的曲目后,卻被告知但還有12分鐘的時間演出才能結束。他告訴大樂隊說:“聽著,我會隨便亂搞一通,你們都要跟著我”。
Ray先用電鋼琴演奏了一小段布魯斯音階,然后切換到普通鋼琴行進,鼓手識趣地配上了拉丁風情的康加鼓式節奏。
當他開始唱簡單的即興歌詞時,整首歌發生了變化,他在十二小節布魯斯中加入了福音元素,他開始在歌詞中呼吁大家一起跳舞,就像Boogie-Woogie中那樣。
歌曲行進到一半,Ray示意女聲合唱團Raelettes重復他的聲音,于是在短暫停歇后,這首歌變成了Ray、Raelettes和銅管樂器間瘋狂的呼喊和回應,他們在狂熱的呼喊、呻吟和銅管聲中呼喚交映、此起彼伏。
舞池的觀眾開始肆無忌憚的舞動,Ray甚至感覺到整個俱樂部像在地震中一般搖晃。許多觀眾當場詢問他在哪里能買到這張唱片。
結束巡演后,Ray趕忙回到大西洋唱片將它錄制了出來。發行后幾周之內,《What 'd I Say》便引爆流行狂潮,登頂R&B單曲榜第一,Billboard Hot 100第六,成為Ray Charles的第一張金唱片,也是當時大西洋唱片最暢銷的單曲。
有趣的是,這首歌因為歌詞和節奏中頗為挑逗的性暗示,使得它頗受爭議,受到不少保守派的攻擊:“Ray Charles的歌詞始于教堂回到臥室”。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挑逗性,《What ’d I Say》在年輕人中紅透半邊天,大洋兩岸的無數年輕人把收音機音量調到爆破,然后和Ray和Raelets一起唱著“Unnnh,unnnh,oooooh,oooooh”,順便做一些羞羞的事情。
Ray Charles打破了舞臺和舞池間的界限,用超然的熱情重燃布魯斯,毫不客氣地將精神和性愛、肉體快樂和信仰愉悅聯系起來,把一個又一個周六的午夜罪人和周日的清晨禮拜者,帶入喧鬧的和諧之中。
它和五年前的《I Got Women》遙相呼應,定義了什么是靈魂樂。
四、音樂史上最大合同之一
1959年,Ray Charles在大西洋唱片的合同到期,此時的他正如日中天。
貓王去當兵了、Buddy Holly意外去世、Chuck Berry鋃鐺入獄、Jerry Lee Lewis娶了13歲的表妹而被主流封殺,只有Ray成為音樂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唱作人。
沒有財團支持的大西洋唱片已經沒法滿足Ray,他跳槽到財大氣粗的ABC-Paramount唱片,他們給Ray開出了幾乎是有史以來音樂屆最豐厚的合同:
50000美元(如今的429737美元)預付款,更高的版稅抽成,擁有錄音母帶,還有一項附加條款:如果離開ABC,作品擁有權歸他所有。
ABC唱片給予了他極大的自主權以及資金支持,但是因為宣發途徑和廠牌調性的不同,Ray很明白自己面對的受眾更為廣泛且主流,他開始嘗試新的風格。
1960年,Ray在ABC的首張唱片《The Genius Hits the Road》發行,老歌迷發現它和經典Ray式風格有所不同:大量的管弦樂編排,還有爵士樂的出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這首翻唱金曲《Georgia on my Mind》。這首爵士樂大師Hoagy Carmichael在1930年創作的歌曲,Ray Charles在原來基礎上加入了大量的管弦樂伴奏,再加上他那粗糲而溫柔的聲線,給這首寫給家鄉的歌帶來了別樣的溫情。
改編后的《Georgia on my Mind》十分成功,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一,Ray也憑借它獲得4項格萊美獎。
此后不久,Ray Charles索性發布了一張純爵士專輯《Genius + Soul = Jazz》,該專輯具有有著極高的藝術性,被一些樂評人稱為當年最好的爵士樂專輯。
1961年,Ray Charles創作了他另一首傳世金曲:《Hit The Road Jack》。這首歌再現了Ray Charles典型對答式結構,歌詞內容為一男一女的婚后吵架牢騷:
“去撲街啦杰克,別再回來!你沒錢,也沒顏!”
“你說什么?!你這個世界上最惡毒的老女人!”
有趣的是,和Ray Charles對唱的女聲正是他的出軌對象:樂隊女聲合唱團The Raelettes的領唱Margie Hendrix。兩年前他們倆的私生子剛出生,在此后關系卻不斷惡化。
從1961年10月9日星期一開始,這首歌連續兩周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一,連續五周在R&B排行榜排名第一,還獲得了格萊美最佳R&B獎。
?五、成為大師的一道光
50年代大西洋唱片時期的Ray Charles,是一位創時代的歌手與鋼琴家,打破了神圣和世俗音樂之間的壁壘,培育了福音和布魯斯的混合體靈魂樂。
而6、70年代的Ray Charles,則是一位博采眾長的大師,除了經典的R&B和靈魂樂外,爵士樂專輯也有著不俗的銷量和口碑。
他還將自己的音樂擴展到了更廣闊的領域:
比如鄉村樂與西部樂經典專輯:《Modern Sounds》,在這張LP上,Ray重新詮釋了鄉村樂和西部樂最偉大的歌曲。再比如翻唱自Beatles的英倫搖滾《Eleanor Rigby》,此后的幾十年間,Ray Charles一直在把爵士、布魯斯、鄉村、和靈魂音樂融合到自己的音樂中,配合他粗獷的聲音,形成了獨特了風格體系。
他從各種風格中汲取靈感,開拓了一條只有他自己才能駕馭的河流,這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音樂風格的融合與發展,這是其他人所未能完成的。
整個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都是Ray Charles的黃金時期,近半個世紀內,幾乎每年都有專輯發行,Ray的聲音也頻頻出現在電視、電影的BGM中,他自己也在后期參演了不少電影,甚至獲得3次艾美獎的提名。
Ray發行了60多張專輯,影響了幾代音樂人,從Frank?Sinatra、 Aretha Franklin到Elvis?Presly、Stevie Wonder,再到Billy Joel 、Roger Waters……
他獲得了12座格萊美獎、格萊美終身成就獎、肯尼迪中心榮譽獎、國家藝術獎章,還入選了搖滾、爵士、R&B名人堂,種種榮譽的背后,是他對現代音樂發展的深遠影響。
2004年6月10日,Ray Charles在家中去世,享年73歲。
Ray Charles的一生獨特且傳奇,兒時的困苦與失明的不幸,給了他常人難以觸及的苦痛,但他卻憑借著一己之力改變了現代音樂的面貌。正像Quincy Jones說的那樣:“就像有人忘了告訴Ray,他是個盲人。”
不過Ray Charles生前一次接受采訪時的回答,也許能夠很好的解釋這一切:
“我希望人們知道,如果你繼續堅持下去,可能就會從生活中的逆境中挺過來,換句話說,你絕不會僅僅因為被擊倒幾次,就放棄你的人生。”
Ray Charles是現代音樂史上真正的天才,獨一無二、毋庸置疑。
——作者?Rocky
本文為浣熊唱片(RaccoonRecords)原創,歡迎轉發,商業媒體轉載,需獲得授權,并注明作者及出處。
圖片來源:除特別標注外,圖片均來自網絡